圣踪-第5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那还害怕也在我的身体里待不住,溢出来到处乱跑起来了。所以你虽然看见我言语动静都很自如,其实不知道我正是害怕到了极点呢!你可千万别靠近我,说不定我身边的害怕就跑到你那儿去了,无端让你吓一跳!”
“哈哈哈!”烛九阴见玄黄居然一本正经地说着这些不着边际的话,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笑了一半,不知为何,骤然停住笑声,对着蚩尤冷冷道:“天妖,我不喜欢他这样胡言乱语,你去把他的舌头割下来!”
玄黄一停,吓了一跳,忍不住一下子捂住自己的嘴巴,道:“烛姑娘,你未免也太狠毒了吧,你不喜欢听,我不说话就是了,干嘛还要割掉我的舌头!”
烛九阴冷冷道:“我乐意,你管得着?”
玄黄立即转而对着蚩尤道:“天妖前辈,你考虑清楚了吗?要不要答应跟晚辈打一个赌?”
哪知蚩尤却道:“打赌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既然地妖想要你的舌头,那本座就先取你的舌头来送给她才是。”
玄黄没想到如此冷酷的天妖蚩尤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干笑两声道:“前辈且慢,在您动手之前。晚辈先问一个问题。天地双妖并称,不知道你们二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烛九阴当即娇声一哼,向着玄黄迈进了一步,秀眉一挑,似笑非笑道:“我们是什么关系。关你什么事!”
蚩尤却道:“自从本座与地妖出现于天地之间,你是第一个敢问这个问题的。若是其他生灵,胆敢如此冲撞,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而且会是形神俱灭,永不超生。哼,但毕竟你出身特异,本座对你自然也有另眼相看的部分。不妨告诉你,本座与地妖出生有名之前,本无可名状。若要类比。本座与地妖因造化而成,同出混沌祖气,以人类而言,或可称兄妹。
当初八妖派去的妖物告知的那番话,欲奉你为妖族之首,其实是出自本座的意思。现在本座亲口承诺与你,只要你愿意回来,不仅可与本座兄弟相称,而且在妖族之中,你除了只在本座之下。天地之间的所有生灵都会拜服在你的脚下。你与本座一同,颠覆天地,再造乾坤,如何?”
“哦!原来是兄妹!”玄黄长长地哦了一声。仿佛没有听见蚩尤那一番勾心的言语,好像相比之下,他更是关心烛九阴和蚩尤的关系一般。烛九阴一皱眉头,双眉倒竖,道:“你想说什么?”
玄黄不答。蚩尤却道:“本座与地妖乃主从之属,不过是借地妖之气遁身化形罢了。等到天地一破。乾坤再造,本座便可以彻底离开地妖。到时候,你自可与地妖逍遥永存,自由自在!”
陆正听到这里,不由地心中大是疑惑。从他们的对谈听来,玄黄的出身来历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好像不是人类,反而是妖物一般。否则蚩尤怎么会派妖物去引诱他,让他做妖族之首呢?如果玄黄本身不是妖物而是人,且不说蚩尤如此敌视人类,就算是蚩尤怀有奇谋,想让他暂时先做妖族之首,只怕那么多妖物也不可能答应吧!
难道说玄黄竟不是人,而是妖物?
陆正一颗心不由地狂跳了起来,但越想越是觉得这个念头真切,甚至隐约感到命镜之中传来一种共鸣之感,似乎自己跟玄黄的感通之中也有了一丝莫名的变化,如在回应以确认他的猜测一般。看来玄黄果然是妖物,就算不是,只怕也是天地之间的其他生灵,而绝不可能是人。
但转念一想,又有些不对,如果玄黄不是人而是妖物,他怎么会帮助人类来对抗妖物呢?甚至不惜和上古八妖、天地双妖作此生死之赌。哪怕他是一名心存良善的妖物,这未免也有些太匪夷所思了吧?这么说来,玄黄又好像应该是人才对,只是因为如同刚才蚩尤提及了,他的出身特异,所以才对他另眼相看,只是这种特异,具体又指的是什么呢?
正当陆正困惑之际,忽然命镜之中所见的玄黄身上忽然有一道光影一闪而隐,是他的法力运转变化到达极致出现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对峙之中,玄黄一直在默运一身神通法力。此时他已经进入了最为巅峰的状态,一身法力运转到了极致,所以才会出现那一道光影变化。
陆正一见到这光影的变化,又是大吃一惊,顿时感到玄黄身上的秘密实在是太过扑朔迷离了。那一道光影如果是任何人都不会感到有什么异常,偏偏陆正不同,他可是天命之主,只有他才能从刚才那一道光影之中感受到,光影之中蕴藏了天命之主独有的气息变化!
这玄黄居然还是天命之主!(未完待续。)
第四章 疑心
觉察玄黄乃是天命之主,陆正心中一惊,一丝疑惑迅速从心头升起,瞬间又好像冰块融化在水中一样,这一丝疑虑转为透明,又从心中消失不见了。因此缘故,命镜之中的诸般景象顿时起了玄妙变化,无极大阵之中的一切忽然都静止了下来,刚说完话的蚩尤和正欲回答的玄黄以及在一旁的烛九阴居然一下子都不动了,一切都凝固了,他们的脸上仍留着最后一刻的表情。
这时候,忽然有一人出现在了无极大阵之中,他看着静止不动的玄黄等人,脸上露出了疑惑之色,转而又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随即又仿佛是恍然大悟一般点了点头,好像明白了什么。
这个人不是别人,赫然便是陆正!
陆正怎么会进入了无极大阵,和玄黄他们在一起,难道是他穿越了千年吗?也是他运用了大神通法力,将玄黄他们都定住了吗?当然不是,一切还需要从陆正意识到玄黄就是天命之主的刹那一念说起!
陆正此前当然知道圣宗也得到了一朵天命花。当初在天意花降世,陆正还是陆止一的时候,他就听说过自古以来天意花多次降世,但只有一朵天命花出世,所得者正是圣宗。如今得知玄黄正是天命之主,那他必是后世所称的圣宗无疑了。陆正不是已经感通了玄黄,得知自己就是圣宗了吗,为什么在心底还会有怀疑呢?
这倒不是陆正不相信自己命镜所觉,也不是如一般知命境修行人在运转命镜回顾前生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产生的疑惑之心。那一丝消失在陆正心中的疑惑可不是因命转而生,他是另外有所疑!
当修行人入知命境之中,即能修成命镜,但却并不会有太多的修行人会以命镜去追寻自己前世。也许有人会觉得很奇怪,这又是为什么呢?追寻自己的前世,察探自己的来处,洞彻三生的因果,不也是一件很有趣、或者说有助于修行的事情吗?
殊不知事实恰恰相反。当修行人以命镜看见自己前生的时候。等于是同时成为了两个人,往往会有各种纠缠随之而来。那时所面对的不止是万物劫之中的形神变化之极的劫数,而是面对真正的天化之劫。过去之我、现在之我,如何是我?从过去到现在。一切因何而成,显然并非我之变化,变化也非出自我愿,乃由身外之天变而成。当前世今生相对,诸所成相。彼此如何相融,前生后有,如何相安?这是需要洞彻知天境中天化之妙后,才能真正做到的。
对于一名刚刚知命境的修行人而言,在命镜之中面对自己的前生,并不是去看看自己的过去那么简单。身心契入,形神感通,前生等于是与我合二为一。如此一来,等同是去面对真正的天地之道化的奥妙,稍有不慎。极容易爆发从知命境突破至于知天境的天心劫。而历劫失败的下场,往往是沦陷迷丧在种种天地变化之中,轻则不得自返,重则直接形神化灭,身死道消。
所以一般知命境的修士,大多数只会慢慢地在巩固知命境的修为之后继续修行,等到境界成熟,然后去面对知天境的突破。在此之前的修行之中,修行人当然也会在觉得机缘适合之后,慢慢回转命镜去观自己一二生前世以助领悟天地之化的奥妙去突破知天境。但是也绝不会往前追溯太多生,一来没有这个必要,二来若经历太多生,自然存在这迷陷的危险。
修行人在命镜之中经历前生的时候。往往有几种危险,最为普遍的一种,便是出发前生未了之缘。也就是自己前生所经历的未曾了结的事情都会莫名其妙的找上自己,比如一些情仇恩怨等等,甚至有可能前生的仇人和爱人都追溯而来,这都是修行人需要好好面对的。稍有不慎,便有生死之危。
当然这些爱人和仇人的追溯,并不是说他们得知了他前世的身份所以才来纠缠。事实上他们往往都不会知道眼前之人就是他的前世。而是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前缘发生种种联系,更让人觉得其妙的是,在这个过程之中,甚至会出现仇人变爱人,爱人变仇人的事情。也许有人会说,那面对这些事,说出自己的前生不就可以了吗,说不定自己还能得到前生所拥有的一切呢。
这自是想当然了,修行到了这一步境界,如果一念心生回转前世,只会立即爆发知天境中之劫,落得身心同丧,形神齐失的下场。因此不要说是变回前世,哪怕只是受到前世的影响而做出一些行为举止,也有可能在无意之中沦入劫难呢!
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那就是修行人被前生吞没,再度去成为前生之人,成为过去之人,重现天地之间。其身已变,再不是当初之人,哪怕是自己的前生,当然也不能真正成为前生。除非是有了脱天境界之后,否则当然只是妄念。这样的修行人,往往会陷溺在追寻过去之中,但天地已变,到最后只会落得凄惨的下场!
所以修行人大都不会轻易尝试取面对前生,但如果想要进入知天境,却又不得不去求证生生之变,过去未来之变。所以修行人为了两全,往往采用另外一些修行之法,比如观天地众生万物的变化,或者扪心自问等等,从中体察,为求迎来道生一悟。这一点,正是佛门之中有许多禅机的来源!
因此缘故,修行人在面对前世,一旦发现自己产生疑惑之心的时候,往往会立即退转化消命镜,绝不可能久久停留其中。陆正当然也十分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之所疑,并不是因前生自己是圣宗而疑,而是对已经变成红衣人的白衣人师父有所疑!而他的这一丝疑惑的消失,也不是说他变得重新信任师父;恰恰相反,他是证实了自己心中所疑,确信自己已经洞彻了红衣人师父的意图!
陆正心中一念耿然,红衣人师父助他运转他的命镜,的确是要让他知道自己的前生,但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确是圣宗的一道残念,而是为了让自己心甘情愿地去成为圣宗!也就是说,师父要让自己成为当初的那个圣宗。变成自己的前世!
正是这一念洞明,所以刹那之间,无极大阵才会忽然静止,就维持在那一刻不动。而同时陆正身心之中才会倏然起了一种玄妙的变化。仍旧保持着与玄黄的感通,但神念之中却分化出了另外一道心念,从与玄黄的感通之中跳了出来,变成了今生的陆正,来到了这个静止的无极大阵之中。
无极大阵之中 “多”了一个人。但实际上却一个人也没有多。对于无极大阵而言,这个陆正是不存在的,因为本身这个无极大阵就在前世而不是在现在。陆正所进入的也是命镜之中展现的一切罢了。
知命境之中,命镜发动偌久,就算是进入知命境界再久的修行人,只怕也已经沉浸在与前世的感通之中,不能自拔了。当然,倒不一定说这名知命境的修士就会沉迷其中,爆发意想不到的劫数。但不管怎么样,与前生如此感通。是绝对无法从中抽离而出、护持自身神念,继而再行观照自身的。如果要能做到这一点,除非是这名修行人已经有了知天境界的心境修为!
红衣人师父当然是深明这一点,所以十分放心,但是令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陆正却偏偏在这样的感通之中,以知命境的修为,从与前生的感通之中化念而出了!
这其中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陆正可以做到?
修行之道,知命境求证的是万物变化,所历之劫名万物劫。入知命境洞彻明了天地如何生我。此后修行再进,以圣宗所言,乃是所谓知天境。相比知命境,知天境则是明白生我之天地从何而来!
我在万物之中。与万物齐同,天地生我又生万物,那么又是谁造化了天地?
修行到了这一步,与之前诸般修行不同,并非需要再于形神之中求变化,而需要所谓的道生一悟!所谓道生一悟。是说通过此番领悟去明悟何为真正的天地之道,从万物之变化领悟万物之生生,由此而求证知天之境。若以道门修行而言,也就是去求见所谓的天地造化真宰。修行人若能求证知天境,便等于是求证造化生生之本,得此境界便是所谓不死境,此后才能进入脱天境界。
陆正乃是知命境的修为,明晰万物变化之极,但是却不知生生,所以面对前生后身,应该是是会产生困惑的。但对于陆正而言,他之所悟却已远超知命境界了。按照白衣人所言,在两界山上陆正突破万物劫成就知命大成之际,其实便已经悟入知天境界,只是所悟不全,并不能立即就入知天境罢了。
白衣人心中也曾经揣摩过,陆正之所以能够在知命境之中对知天境有所领悟,一来是因为他修习的是御龙诀的缘故,另外一点,也是他炼化天命花在身,人命之中含天命,自然会有所影响。甚至在白衣人看来,倘若不是陆正没有知晓自己真正的身份,只怕在他经历知命境的时候,刹那生出道生一悟,连续突破万物劫和天心劫,登时知命知天双成,也是不无可能的!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白衣人自己心中所思罢了,并没有告诉陆正。因此上,陆正虽然是知命境的境界,但是因为身为天命之主的缘故,加上所悟也有知天境的天化之妙,使得他自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