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踪-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生,而且雷电之气有助于他们散却形骸,更容易化形成风,成就风身。所以他所谓的不喜饮酒,对于其他的酒也就罢了,但是对于无妄浆,很明显只是他的一个借口罢了。
渊无咎的休憩之所是经行山山腰的一间静室,内中精洁简单。自有法阵隔绝。渊无咎盘腿静坐,似凝思,更似发呆。这时候岸无涯走了进来,道:“代辅天!”
渊无咎眼皮也没有抬道:“无涯,我说过很多次了,我们做事兄弟那么多年,你还是叫我一声师兄吧!坐下吧,我知道你有话想说!”
岸无涯一行礼,他可不敢真的再以师兄相称,渊无咎既然处心积虑坐上了忘情天的位置。再叫他师兄,岂不是将他从忘情天的大位上拉回了天宗宗主的身份吗?难道渊无咎真的会愿意听见这样的称呼?但是岸无涯仍是显得有些感动的上前坐下,他知道渊无咎不爱听废话,便开门见山道:“代辅天。无涯心中在想,万里红云所见的那个人,会不会是齐无用!”
渊无咎‘哦’了一声:“无用师弟?你觉得是他?”
岸无涯道:“无涯左思右想,猜测对方私下里去见万里红云,应该就是冲着代辅天而来。谁都知道,万里红云跟荒未央的交情。知道他是最不会真心拥戴您当这个代辅天的。无涯相信,除了万里红云之外,齐无用也极有可能去找了地宗宗主含弘光,以及今天所有没有到来的其余几位宗主,他们都是极有可能对代辅天您怀有异心的人。否则他们这几天也不会罔顾代辅天的命令,竟敢不如令聚集雷宗,商讨眼前天意花之大事了。”
岸无涯说到此,顿了顿,又继续道:“即便是今天已经来的这几个人,也未必就没有怀着其他的心思,很有可能只是表面上故意敷衍的,但是事实上却是在寻找机会……”
渊无咎听到此,忽然打断道:“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推翻我这个代辅天吗?你的意思是,无用师弟想要自己做忘情天?”
“齐无用在天宗雌伏那么久,必是有所图谋。”虽然双方都是心知肚明,但岸无涯仍不敢直接说出齐无用就是涤玄天指派,他道,“也许一开始齐无用他并没有想当忘情天的心思,但是后来看见代辅天登位,加上涤玄天和荒未央身死,所以产生了这样的非分念头也是极有可能的。他知道单凭一人之力,根本做不到这一切,而且他要做忘情天,也需要道门其他宗主的支持。想来齐无用就是利用含弘光等人对代辅天的嫌隙之心,所以运筹谋划其中。
而且从他去见万里红云来看,只怕他已经运作得差不多了,否则以万里红云出了名的直肠子,他必然会担心自己的谋划泄露。如今他既然找上了万里红云,说明他已经不在乎代辅天您知觉这一切了。无涯在担心,只怕齐无用所选择的时机,便是在天意花降世之时,但他究竟有什么谋划,是联合道门宗主一起反您,抑或者是其他手段,无涯惭愧,倒是还没想清楚!”
岸无涯说了半天,说道最后却发现渊无咎凝思不语,神情不属,好像根本没有注意自己说话,不由一愣。只见渊无咎却好像想到了什么喃喃说道:“如果不是无用师弟,而是他呢?”(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信之何信乱我心
他?哪个他?看来代辅天心中好像已经有了猜测,并不认为约见万里红云的人不是齐无用。
岸无涯刚想接口问一句代辅天认为是谁,渊无咎已经回过神来,对岸无涯道:“无涯,你不必去猜测这个人是谁了,他这样做自有他的目的,倘若目的就是在我,那强行阻止并无任何意义。而一味与之纠缠,反而会失去我自己的目的。要来的,总是要来,如果来了,那就一块儿来,我也会有我该做的事情。”
岸无涯听了这话,想了想道:“代辅天,倘若道门之中人心不齐,对建立道门威严只怕不利吧。”
渊无咎抬头看了岸无涯一眼,问道:“人心不齐?你哪里看见人心不齐?”
岸无涯被这句话问住了,有些费解道:“这……代辅天,含弘光等人不从代辅天之令,心有异见,至今未至雷宗与会;而万里红云私会来历不明之人,居心叵测;更兼君行庭等人私心谋运,巧言令色,这难道还不算人心不齐吗?”
渊无咎微微一笑,道:“无涯,听你的意思是,只有人人令行禁止,时时处处与我一心,才算是心齐吗?如此说来,别忘了,你也未必与我齐心!”
岸无涯脸色一变,急欲起身辩解,却被渊无咎伸手虚按坐下,连忙说道:“代辅天,无涯我对您可是死心塌地……”
“我没说你对我不是死心塌地!”渊无咎打断了岸无涯。
岸无涯听得渊无咎似乎话中有话,心中虽急,却不得不停下来,听渊无咎到底想说什么。只听渊无咎继续道:“但是你之所以思我所思,想我所想,是因为你怕我罢了,这一点,你我心里都如明镜一样。刚才我让你叫我师兄,但你始终不敢,一直以代辅天相称。因为你不敢。你怕叫了一声师兄,我心里反而不快,以为你僭越,对吗?”
面对渊无咎一双洞穿一切的眼眸。岸无涯无可狡辩,也不敢点头承认。渊无咎叹了口气道:“无涯,无用师弟逃出天宗,动向不明,你刚才猜测诸事与他有关不说。为了讨好于我,一直叫他的名字,以分清立场。可你知道吗,在我心中我仍旧视无用为师弟。你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吗?因为无用师弟、你、还有我,我们拜的是一个师父,所以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我们始终都是师兄弟,哪怕天崩地坏,哪怕我们成了寇仇敌怨,这是永远不会改变了的。”
岸无涯听得心中一动。刚才渊无咎的确一直称呼齐无用为无用师弟。又听渊无咎道:“我现在说这个话,也知道你是不信的。不是你不信,是你不敢信,因为你怕我了。你觉得在我面前,你算计没有我深,修为没有我高,所以你怕我,人一旦害怕了,所做的事情就不是自己了。这虽然与修为无关,却也是修行的一部分。这一点你倒是可以记在心里,日后若想修为再进一步,便不要总想着修为二字,而应该多想何为修行!只谈修为。那是妖物亦能做到的事情,但是为什么妖物却不能入于解脱?其中有大事,不要轻忽了!”
岸无涯越听越是惊讶,他们师兄弟二人有多少年没有这样对话了,或者说自从成为师兄弟,渊无咎何曾像现在这样对自己说话。这番话分明是一番婆心苦口的指点啊。完全是亲密无间的师兄弟之间才会说的话啊!
渊无咎是想真正收买人心吗?这是岸无涯心中升起的第一个念头,但是转瞬之间他就否定了,因为他想不出渊无咎收买自己的必要。以自己现在对他的忠诚,或者就如渊无咎所言,自己是怕他,因此对他是言听计从,如左右手一般,是绝对不会背叛他的,哪有这样做的必要?
既然不是,那很有可能渊无咎就是真心的了,而且仔细听他说话的口吻,似乎是在感慨,又似乎是在自我解释,隐约之间更好像他要去面对一件大事,所以在交代什么一样的感觉。
岸无涯正不知如何回答,渊无咎却自顾自己往下说去:“你那日对我坦诚这些年来心中所想的一切,包括你心中对我的种种算计。这是你很聪明,也很清楚只有完全的将你自己交托在我手上,才能取得我的信任。但这是你刻意在我面前摆出的样子,说到底,你始终不能与我交心。因此就算对我坦白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取信于我,让我放心,但在你心里却不会真的相信我。”
渊无咎的每一句话都切中了岸无涯心中真实想法,他此时心中反而不再惊惶,也没有去思索渊无咎为什么这样说,而只是认真的听着渊无咎说下去。
“所以你也不会了解我心里真正的想法,你也会以为我处心积虑为的就是忘情天大位。连你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是其他的人了。他们一个个都会质疑我、远离我、戒备我,甚至想要将我从忘情天的位置上拉下来,或者干脆要了我的性命。既然是每个人都不信任我,那人心又怎么可能真正齐于我呢?”
岸无涯心中震惊,他还是第一次听见渊无咎吐露对于忘情天之位的心声,听他的意思似乎并不在乎忘情天大位,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为什么现在会成为堂堂的道门代辅天呢?他究竟是在寻求什么?对于道门其他宗主的想法,自己怎么忘记了,以渊无咎之智,难道会看不出那些人的心思吗?只是他为什么从不加以阻止呢?莫非他真的不怕被拉下代辅天之位?费尽苦心,所求真的不是在忘情天大位!
岸无涯一时心中都是问题,也不知道该问什么才好。渊无咎此时倒是略微停下了说话,向他看了过来,笑道:“是为了太上玄妙经!”
岸无涯一震,脱口而出:“太上玄妙经!师兄你做上忘情天大位,所求的是太上玄妙经!”
渊无咎点点头,脸上笑容不减,问道:“师弟,难道你不曾想过看看太上玄妙经吗?”
岸无涯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道:“但是太上玄妙经只有玄宗弟子才能修炼,我们是天宗弟子,只能修习御天诀……”说了一半,他看见岸无涯的眼神,顿了一顿,“当年刚刚修行入门,在知身大成之后,我的确也想过想看看太上玄妙经的法诀究竟是什么样的。但这不是我所能触及的,后来渐渐也就没有了这个心思,怎么师兄,你一直惦念到现在?”
渊无咎道:“你觉得不可思议是吗?”
岸无涯摇摇头:“我不懂,师兄你可是天宗数百年来才出的惊世绝艳之才,是能够动用天镜,令天镜认主的唯一之人,当初师父对你是如此刮目相看!现在你的御天诀修为已经是到了知天境大成巅峰之境,我知道这些年若非你强行压制自己的修为,否则的话你早就应该迎来化生大劫或者化灭大劫,迈入脱天境了!
既然你的修为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往下一步就是解脱之境。太上玄妙经对你已经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最多就只有一些启发而已。难道你还能将一身修为散去,然后重新修习太上玄妙经?”
渊无咎目光转向虚空,有些出神道:“你说的一切都对,但那是太上玄妙经啊,是道祖亲自所传的唯一法诀。我总是想看一看,道祖所传的真诀,究竟是什么样子。自从听闻是道祖所传的法诀,想要一睹玄妙经的念头,就在我心里扎了下根。本来这个念头随着我的修为越来越高,也逐渐从我心里淡去了,但是没想到这时候有个人却出现了!”
岸无涯问道:“谁?”
渊无咎答道:“荒未央!”
“荒未央?他怎么了?”岸无涯迷惑了,这件事关荒未央什么事情。
渊无咎道:“荒未央当初拜师涤玄天,进入玄宗的时候,不过是十三岁,但是不到两年,就在他十五岁的时候,却已经到达了知天境!区区两年,从一个完全不知修行的人,变成了一代知天境的高手。因为这个缘故,让我心里又想起了,太上玄妙经历究竟记载了怎么样的修行法门,能够让荒未央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有如此精进。”
岸无涯皱眉道:“师兄,这你也未免想的太偏颇了。古往今来历代道门忘情天,也只有荒未央一个有这样的精进。其余历代忘情天也是修炼太上玄妙经,但是他们不也是跟你我一样步步成就的吗?所以荒未央之成就,并不能说明太上玄妙经有多么奥妙,只能说天意机缘如此,荒未央本身与太上玄妙经契合缘深,所以才能出现这样的事。
再者,佛门之中的三十二相,也跟荒未央差不多,年纪虽小,却据说已参透佛祖所传的三十二相诀,遍学佛门十山的法术,此后便前往人间游历,至今未回佛山。这两人都是天赋之高,在修行界早有流传,有人臆测他们的来历不凡,甚至可能是道祖和佛祖的化身。只是这种说法无根,加上未央天现在已经身陨道消,自然也不必再提。不管怎么说,仅仅是一个荒未央,并不能说明太上玄妙经如何奥妙。
何况就算退一步来说,即便太上玄妙经奥妙如斯,但是也未必适合师兄你修习啊。更不要说散却一身修为去修炼了,再好的东西,如果不适合自己,取之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点心境,难道师兄还堪不透吗?”(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 思之何思意不宁
“堪透?”渊无咎微微一笑,道:“师弟,你所谓的堪透,不过是摄定心念,明白取舍之极罢了。修行到了我这个境界,许多事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过知命境而行成于所遇,面对的是自己;达知天境已明此身何来,面对的是天地造化。虽然明白在己,但并不是说有了这样的境界,就能事事圆成,不留遗憾。你说的不错,我始终不曾进入脱天之境,的确是自己在压制一身的修为,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还没有足够的自信去面对长生之境,我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长生,要踏出的一步对于我的意义究竟何在,这才是我要堪透的!”
为什么要长生?骤然听闻这个话,岸无涯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修行界多少人孜孜以求的境界,或者苦于天资不逮、或者是由于机缘不足、或者是处于自己的心性不够,乃至无师缘、无法缘、终究无得道之缘,导致连长生的门径都摸不着,至于人间之人,更不用说了,就连入修行之门都不可得。而如今堂堂知天大成的修士渊无咎就在脱天境的门口徘徊,却在思索着一个这样看起来无比荒唐的问题。
为什么要长生,当然是为了不死啊?但是转念一想,岸无涯却忽然又觉得自己所想的这个理由又不是那么确定。求不死和长生并不是一回事,世人之所以贪生,是因为害怕死亡;而长生则不然,世人不因怕死而不死,要想真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