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忘世书 >

第26部分

忘世书-第26部分

小说: 忘世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必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巫晓还看到了几省尚书及枢密院的官员也都在其内,巫晓现在位阶太低,尚没圣前议事的资格,他辩明了路径,向凤阳阁行去。

    凤阳阁外庭的议事厅内早已坐了十几个人,安国夫人穿戴整齐的坐在首座,见巫晓进来,示意他在中间左手旁落座。

    “皇上正与众大臣紧急商议此事,现今突厥突起十万大军来犯,丰州已经失守,我也想听听众位卿家的看法”

    一个小太监递给巫晓一封战报,巫晓打开一看,对当前形势已然清楚。

    十天前突厥突然起十万大军,一路向安北都护府进发,一路破了丰州,田州,阳州三处大的州府,安北军与骁骑营正在沿线紧急布防,但是两军加一起才七万余人,要防守超过一千里的防线实在太难,而雁门关守军也不可随意调动,万一敌人突破防线,尚有长城关隘可守,如果长城关隘一失,则直接危及长安,长安离雁门关都不足千里。

    朝廷北迁政策刚落实不久,尚没有形成有效的防御和战斗力,突厥大军一来,更是人心惶惶。安北都护府和骁骑营大将军联名请朝庭火速增援。

    “突厥人往前惯是小股袭扰,今日为何突起十万大军来攻,此中必有蹊跷”一位军老的官员道

    “而今国库紧张,新军招募不足,又欠缺军械和训练,可用之兵不足三万”兵部侍郎忧心冲冲的道

    此时一个黄门小太监送来一份小报,安国夫人看了一眼道:“念”

    哪黄门小太监尖声念道:“皇上正与众大臣商议策略,但是一时尚无有可行之策,兵部尚书王选言新军不足三万,且训练不足,难担增援大任,宜火速调请各节度使兵马前往漠北”

    小太监停了一下继续念道:“冠军大将军认为,调各节度使兵马需耗费时日,等军马到时,漠北估计全线告破,危及雁门关,其它人等尚未有言论”

    安国夫人挥挥手,小太监便又去了。

    “河西离漠北较近,可先调河西兵马前往增援,再缓调它处”吏部一位官员荐言

    “不可,不可,陇西道近来十分不安稳,北庭节度使宋成屡次藐视朝庭,反意已明,河西兵马一动,老巨恐怕会另起祸端”吏部侍郎起身道。

    众人一阵沉默,此时哪传信的小太监跑步回来,安国夫人看完小报之后还是让他念出

    “河西节度使余承已派谴大将陈冲领一万军马星夜驰援漠北,皇上着力褒奖,唯恨少”小太监念完又去了

    凤阳阁各官员也是振奋一阵,议论纷纷。不多时小报又来,皇上想派人领兵前往漠北增援,但满朝文武,无一人最应,皇上正大发雷霆。

    一盏茶后小报又来,皇上点名神策军虎奔营大将前住,虎奔营将军称神策劳拱卫京畿则任重大,不宜前去,不少大巨附和,请皇上收回成命

    安国夫人一听气愤异常,胸口不断起伏,左手一拍案大怒道:“这个仇士良,危难之际,还不为朝庭着想,只想保存实力,着实可恨”

    下面坐的大臣均言请熄怒,良久之后安国夫人再次挥手,小太监飞奔出去了。

    她回身坐正,放眼环望在场的十几个人,最后目光落在巫晓身上,随后道:“溪鸣有何看法”

    巫晓缓缓起身,抬手道:“小将愿领新军前往漠北增援,北迁之策是小将职司,小将愿誓死护守”

    安国夫人一拍案几站了起来,朗声道:“好,朝庭还是有人的,我果然没看错你”

    众人回望巫晓,眼中神情不一,有怀疑,有肯定,有茫然。

    安国夫人随后取来纸笔,写了一张小条,交由小太监送出去了,他一路小跑,来到宣政殿,将小卷放由殿内太监,殿内太监示意知晓,他轻声走到龙椅侧旁边将小卷交给一个老公公

    老公公看了看道:“换杯茶来”,哪太监忙换了一杯新茶,用一个小托盘托着端了来,老公公将小卷展来,压在茶杯之下,接过了托盘,默声走到皇上近前,收走旧茶,将新茶带托盘放到皇上正前,轻声咳嗽了两声。

    皇上会意,低头看时,只见哪小卷上写道:“兵部郎中溪鸣愿领新军前往增援,此人可用,宜先缓之”

    皇上不动声色的询问了其它人选,殿下大臣均无有良策

    “兵部可有合适人选”皇上问道

    王选立马出列应道:“有几位老将尚在京中,气节不衰,或许愿意领兵出征”

    “就没的年青人嘛”皇上有些不耐烦,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道:“我听说有个叫溪鸣的不错,不知道可用否”

    王选看了一眼皇上,回应道:“溪鸣乃去年武进恩科头名,现正职司军户北迁之事,才干出众,文武全才,只是年纪堂青,未经历练,此等大任,可能非他所能”

    此时冠军大将军站出来道:“老臣认为溪鸣小将有勇有谋,可堪大任”

    “大任没人愿意担当又有何用,北迁之事又正好是他职司,何不宣他上殿问话”皇上怒道

    “是,溪鸣或可一试”王选见皇上振怒,便顺皇上意思说了

    待巫晓上殿之时,朝堂之上已是沸沸扬扬,王选给他使了个眼色,巫晓忙跪拜

    “起来吧,联来问你,突厥人兴兵十万犯边,漠北向朝庭请援,你可愿领兵北上”

    “军户北迁之事本是微臣职司,微臣愿领兵北上增援,誓与漠北共存亡”巫晓大声道

    “好,有胆色,朝庭要是多几个像你这样的臣子,联复何忧”说完皇上扫视了一众大臣,有不少人低下头不敢直视

    “联升你为定远将军,正五品衔,为新军南苑营统领,兼漠北巡察使,总领北迁政事,领南苑营三万新军,刻日启程”

    巫晓跪下道“臣领命”

    “着户部,吏部,工部全力配合物资粮草军械,不得有误”皇上刚讲完

    三部尚书立马站出来领命。

    “速发调令至河南,淮南,山南,剑南四道各州府,让他们火速派兵增援”皇上布置了后续调兵计划,各官员皆称是,一场空前大战即将爆发。
第三十八章 南苑大营
    第二日巫晓自兵部办理了一应事务并领取虎符,又增补了肇虎为翊麾校尉,随他出征,一切办妥之后巫晓带着肇虎来到了南苑大营。

    营中一片宣闹,不知何人将要出征漠北与突厥人对阵的消息传到了这里,营中一片胆怯畏战之气,这些人都是招募不足一年的新兵,有些人更是近半年才到军营。

    以年青人为主,而将领更是临时拼凑,差中选优。

    整个军营脏乱不堪,豪无军容可言,此时已是午时,得到消息后营中早已炸开了锅,三三两,十几一群聚在一起议论。

    兵部官员陪同巫晓出现在门口时,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他就是新封的将军啊,年纪好小啊,还没我大”

    “这不是带我们去送死吗?”

    “我看还是别去了,找个机会开溜得了”

    “这人傻啊,别的将军都不干的事他去干,连累我们去送死!”

    有些人的话语甚至声音比较大,巫晓听到耳朵里,却并不作声。

    他来到中军大帐,大帐之中此时已坐了几个人,巫晓向他们点头,自行来到主将之位坐下,将配刀放在前面的案几之上,肇虎提着两把巨大的铜锤,站在巫晓背后,又眼圆睁环视众人。

    巫晓在兵部任职多时,对南苑大营有一些了解,也来过一两次,但是认识的人不多,随时的兵部官员介绍了一下南苑大营的情况,并宪军,参谋,主簿,饮食,医药,军械,马匹,牲口,军饷,人员具体数目等。

    然后在座的官员一一起身介绍了自已,巫晓一一点头,新任将军到任的消息,早上就已传达军中,到午时却只有宪军统制,行军参谋,行军主簿,和两位统领五千人的领兵将领到场。

    巫晓面无表情,只轻声道:“传令升帐”

    传令兵领命出去,外面三通鼓响之后,两个五千人统领匆忙来到。

    “再传”巫晓道

    外面又三通鼓响,又有两位五千人统领姗姗来迟

    巫晓见座位尚有两个是空的,便道:“再传”

    最后三通鼓响之后良久,没有人来。

    “宪军何在”巫晓轻声道

    站立在侧的宪军统制立马上前道:“请将军吩咐”

    “将两个不到的统制押来”巫晓看着他

    “是,将军,只是末将恐怕……”他话未说完,巫晓转头看了一眼肇虎道:“你跟他去”

    肇虎领命,随哪宪军统制去了,一盏茶之后,肇虎一手一个将两个捆得结结实实的统制提了过来,两人口上被塞了布条,说不得话,只能咿咿呀呀的低叫。

    “将两人放在军帐之外”巫晓道,几个宪军军汉马上照办。

    看到这个情形,四位迟到的统制满脸冷汗直冒,又不敢去擦。

    “半个时辰之后,全军在校场集合,十夫长以上的将领按位阶站到前排”巫晓慢慢道,他声音不大,脸上看不出有什么表情,但每个人心中都感到了压力。

    三万人齐聚在校场上十分的壮观,黑鸦鸦的一片,此时烈日当空,新军营很久没有全员集结了,有不少年青人都有点心潮澎湃。

    巫晓在点将台高位上坐下,俯视三万士卒

    “清点人数,统制不在的宪军统制清点”巫晓道,传令兵一阵急促的鼓点响起,旗手挥舞旗语,校场上的士兵开始挪动脚步,成一纵一列站好,但是动作缓慢,状容不整,旌旗和兵器歪歪扭扭。

    良外之后人数清点完毕,尚有五十人不到,

    “全部绑来,有反抗者,就地军法从事”巫晓厉声喝道,校场太大,后面兵士听不到主将在说什么,但是前面的将领都听得清清楚楚,军规规定,点卯不到可是要杀头的。

    先前新来的主将将两个统制押在中军大帐之外,可能只是想立威,做个样子,这下看来要动真格的了。

    众将领不禁生出一股寒意,都站直了身子,不敢随意讲话,这股氛围慢慢传到了后军,校场上很快安静下来,虽然后面的兵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看到前面都鸦雀无声,也不敢再造次。

    而此时,军营之中不断有人被押到校场前,跪在高台之上,更有惨叫声从军营传来,再蠢的人也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此时虽然烈阳直射,但是所有人都冒起了冷汗。

    宪军回来时,高台之上已跪了四十几个人,还有十几个人头被丢到了一堆,鲜血染红了高台的一角,四十几人个个身如筛糠。

    “行刑”巫晓淡淡的道

    哪宪军统制看了一眼巫晓,轻声道:“将军,四十多人全斩了?”

    “一个一个来”巫晓道

    宪军统制一挥手,一名刽子手提着大刀站在刑台前,两名宪军拉了一个被绑的士卒拖了过去,将他的头按在了刑台上,刽子手手起刀落,一颗人头滚出了老远。

    宪军再去拖第二个人,哪人吓得大叫“将军饶命,我是百夫校尉,下次再也不敢了”

    巫晓一抬手,两名宪军将他押到巫晓前面

    “谁的指使?”巫晓问道

    哪百夫校尉立马道:“左军校尉程前”,他努力站直身子,向人群是观望,然后指着一人道:“就是他”

    哪程前一见不妙,立马向营门口跑去,但是还没有跑出去几步,就被宪军抓住押了回来。

    巫晓一指之前的百夫校尉道“放了他”,哪校尉千恩万谢,回到了队伍中。

    “谁的指使”巫晓回过头来问程前

    哪程前看着他狠狠的道:“是你惹不起的大人物,我看你敢杀我”

    巫晓一挥手,程前被押到了刑台前,刽子手还不等他说话,手起刀落,人头已离体。

    又一个被拉了过来,巫晓还没问,他口里高喊一个人名,哪人被宪军拉出来,问出了另一个人名,如此顺腾摸瓜,新军中潜藏的搅局者一一被挖了现来,到最后都不用再问了,因为哪些心中有鬼的人都自已跑出来寻机逃掉,但是哪只是妄想。

    一共斩了三十几人,血淋淋的尸体就这样摆在高台之上,几乎将点将台全部染红,不少士兵呕吐不止,甚至有晕厥过去的。

    巫晓看差不多了,他站起来走到高台的边缘,大声道:“再读一次军法”

    宪军统制拿起一道册子大声念道念了现来

    “同军相残者死

    妖言惑众者死

    点卯不到者死

    临阵脱逃者死

    闻鼓不进者死

    闻金不归者死

    叛逃敌营者死

    ……”

    宪军统制这一声一声的吼叫,终于吼到了每个新军士卒的心里,他们重新认识到,军法不是开玩笑的,特别是在这位年青的溪将军这里。

    “带上来”巫晓指着两位统制,这次宪军没有任何犹豫,今天反证他们已经杀得麻木了,五千人统制的头,跟其他人的头,在他们看来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两个统制拼命想叫喊,但是因为塞了布条,喊不出任何语调。

    巫晓指着两人道:“我希望这两颗是军法处置的最后两颗头颅”

    他话音刚落,刽子手便手起刀落,两颗头滚出了很远。

    “我不保证你们都能活着,但是活着的人将前程无量,死了的人会尊严的死去,家人也会得到丰厚的抚恤”

    “今夜打点行装,明日开拔,兵发漠北”

    台下前排的所有将领齐声道:“是”,竞然整齐划一,声振九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