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诳言 >

第128部分

诳言-第128部分

小说: 诳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依计行事

    16依计行事,到网址



………【17 阐法首席】………

    好一个奸诈的家伙!

    李和心抛出刚才那句问话也是别有用意的,她的话很在理,如果张子初回答“不对”的话,就有点吹毛求疵了,很可能被大家以为是这批捣乱者的幕后主使,或者说,是认为对罗盘教的不满,接下来可能就直接进入两教对辩的激烈场面。

    如果张子初回答“对”,那就等于在附和李和心的话,首先在心理和气势上就弱了一筹,辩论还没开始,就失了先机,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所以,他的回答就在“对与不对”之间,由得李和心自己去发挥好了。至于所谓的疑问,也不过是不想跟李和心在这个问题上搅和下去,引开话题罢了。

    “不知甘旷奴教主有何指教?”李和心一派雍然大度。

    张子初轻叹一声,眉宇间尽是悲天悯人的气息:“无遮大会之所有号称无遮,乃是因为法会期间,向十方众生布施,无遮无拦,但罗盘教所开的这无遮大会,却在会场外面设下圣凡鉴别阵法,将世俗凡人阻拦在外,让最该获得法布施而生正信的人群徘徊在法会之外,让人为之一叹!”

    言下之意,你这无遮法会只怕是名不符实吧!李和心想,小子!我知道你玩花招比谁都行!尤其是在加尔各答市弄出来的神迹,更是步步推近,紧扣心弦,不知迷惑了多少世俗凡人,才让你的乩谷教迅速落地生根,四处开花结果。现在我这无遮法会就不找世俗众生,来的全是修行道,我看你玩什么花招来诳人?!

    表面上却点头微笑:“甘旷奴教主果然慈悲为怀,但历史总是前进的,法会的程式也不可能一无所变!正如原来无遮法会期间,三界十方众生,圣凡同临,但现在来的却只有人界生灵!这就是时代变化的必然,如今世俗民众在信奉宗教之余,还沉缅在物质器世界之中,骤然让他们看到无上正道,不仅不会令他们立刻生出信持之心,反而让他们心生恐惧,万一引起搔乱的话,只怕会殃及无辜!相比之下,修行者对三界的理解上更为深刻,更接近于无上正道,也唯有他们才能明鉴是非,认清真正的大道所在,再由他们入世,引导世俗凡人,自是事半功倍,成就无上功德。”

    话语中更是将修行者捧得高高的,听到下面一大批人大大点头,觉得罗盘教虽然不怎么样,但对法会的这个改革还是有一定理由的。

    果然,张子初也不在这个问题上有进一步的纠缠,而是笑着说:“原来如此。虽然有点违背慈悲不分贵贱贤愚的原则,但和心教主既然这么解释,你又是东道主,我又哪有那么多的意见?还请开始法会吧!”

    语下之意,虽然你错了,但我不计较,看我多高的风格!呵呵,李和心还真的不能再跟他解释了,否则只怕越说越流于下乘!她轻轻一笑,手指轻挥,一缕清风过境,轻柔和顺,带着丝丝香气,遍布无遮法会十七峰,让人精神一爽,心境平和,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

    好妙的布置,看来罗盘教背后的高人可不只有李和心一个,更不会只有拳头大脑袋小的两只上古异兽,张子初心中暗暗一凌,对无遮法会的认识又看重了几分。

    李和心见全场静了下来,心中满意了几分,这才缓缓地开口说:“为阐明无上正等正觉,辩明正宗所在,召开无遮法会是我印度修行界的传统……”

    话还没完,张子初又高高举手,示意自己要发言了,李和心停了停,毫无怒意地问:“甘旷奴教主又有何指教?”

    张子初说:“据我所知,李教主好像是中国人吧,什么时候出来个我印度修行界?”

    李和心眉头微皱:“法不分国界!昔日曲女城无遮法会之主唐僧大乘天何尝不是来自中国?本教主虽出生中国,却在印度成道,得三界根本之秘,醒悟身为梵天降世的本来面目,自然可以称我印度。”

    “原来你还记得出生中国!”张子初咕哝了一句,挥挥手说:“你继续说吧!”

    “好!”这个好字一应出口,李和心就知道自己不自觉地跟着他的思路走了,先输了一着。好在她的计划原本就没有很在意语言机锋的得失,也就继续说了下去:“此次,罗盘教身为东道主,自当创造一个友好交流,共阐大道的平台,为普渡世人做一大乘之舟。”

    张子初挖了挖耳朵:“看来李教主都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我等洗耳恭听。”

    李和心神秘地一笑:“既然罗盘教身为东道主,再占据首席阐法位置,未免有点太占尽便宜。真正的真理是赤裸裸的,它不需要这么多的铺垫和借势,因此,罗盘教不会占据首席讲法位置,甚至于愿意等大家都讲完、辩完之后,再向大家阐述我罗盘大法的真义,以求获得大家的认可!”

    “随你便吧!反正你是东道主,这种程序安排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张子初耸耸肩,垂下双眼,像是要入定而去的样子。

    “因此……”李和心拉长声音,盯着张子初:“这首席阐法的位置还请乩谷教来承担,不知甘旷奴教主意下如何?”

    这话一出,下面一阵议论纷纷,从刚才这两人针尖对麦芒的暗斗中,大家早已感觉到一阵阵火yao味。乩谷教的出现和立足得力于加尔各答神迹显现,那种上万人的梦境和灵力汇聚,即使连高明一点的修行者也做不动,即使不是神迹,也是天界的手段,这才在短时间内发展出如此之多的信徒。

    现在李和心一边说什么真理是赤裸裸的,一边又将首席阐法的位置让给乩谷教,分明是在讽刺乩谷教的教义并非真理所在!甚至,还对他的教义表示出一种蔑视,任由你先阐道又如何?

    众多修行者见目光转向张子初,看他如何应对!张子初笑了笑:“乩谷教首席阐法本无不可,但凡事总有先来后到,论宗派历史之悠久,乩谷教不过是牙牙学语的新生儿,论信奉人数之多,印度教、伊斯兰教和罗盘教都在乩谷教之上,我这一不客气的话,岂不让人觉得乩谷教连基本的礼貌都不懂,还阐什么法啊?立马就给人陷害了!”

    李和心说:“甘旷奴教主多虑了!法无先ff8后,闻者为师,法无高下,达者为师!既然甘旷奴教主自命大神毗湿奴的分身,何不向大家阐述你所知道的天地大道之密,大家自然会以自己的心灵来判断这其中几分是真,几分是伪!不知其他的宗派还有意见吗?”。

    看到他们两个之间的枪来弹往,哪个不知趣的还要在其中搀和?在很多习惯守旧的修行者眼里,巴不得这两个新兴的教派拼个你死我活,最好是两败俱伤,以免威胁到自己宗派在世俗界的地位。大家相互巡视的目光几乎在同时答成了一个协议,纷纷出声相附:“李教主说得也在理啊!乩谷教立教之时,有天地为证,如此之兆,是福是祸,还得细细辩明方可!”

    “真金不怕火炼,真理越辩越明,既然乩谷教以为真理在握,为什么不敢承担这首席阐法之职?”有平直相劝的!

    “是啊!是啊!甘旷奴教主该不是怕了吧!”有乘机起哄的!

    “或许真让李教主说对了,借神迹而起势,这样的宗派真有所谓的真理吗?神迹神迹,呵呵,我们这些人在世俗界中,随便露一手,又何尝不是神迹!”有别有用意的!

    “这么说就有点过了,我还是相信乩谷教不至于用这种下流手段来立足。最起码,他们的五只吉祥圣兽可不是普通的妖兽,看上去倒有几分仙气佛光,不过是否代表了天界大神的旨意,那就难说了!”也有笑里藏刀的,这话说得似褒非褒,似贬非贬,纯粹是软刀子割喉,让人难受!

    张子初轻轻一拍座下的白象!这五妖从云南被抓过来后,没少费张子初的天材地宝!搜尽几处龙宫藏宝、灵境圣地,还到千奇门以龙胶换了一批药,才凑足了洗心水、易髓玉芝、天香露水、筑基丹、五彩晶心,配合晏龙所传的符禁秘法,才将它们改造成现在模样,岂是普通修行者能看破的?

    这一副洗髓易筋下来,五妖境界也随之暴涨,各自拥有近千年道行,早已通灵!白象见张子初示意,身子微晃,一根尾巴已搭在了青狮身上!白牛、孔雀、金猴也依法而为,暗中将自己的全部道行过渡至青狮身上。

    青狮仰天大嘴一张,一只小小的青铜钟喷出,在钟后,是一声狮吼!狮吼钟声交融在一起,如千万道炸雷同时在十方炸开,只震得十七座山峰簌簌抖动,修为稍差一点的修行道头昏脑花,一头栽倒在地!好在狮吼之声一发即收,否则不出人命才怪!

    张子初见大半修行者面带骇色看着他,全场静得连落针也清晰可闻时,才悠然开口说:“所谓语言机锋,巧舌如簧,不过只是旁门小道,岂能阐得尽真正的天地大道?大道玄妙,唯有以心传心!否则,我等何须费尽千辛万苦传教创教,直接写两本教科书,不就万世其昌了?”

    17阐法首席

    17阐法首席,到网址



………【18 辩才无碍】………

    新鲜!

    首席阐法者居然一开口就否定了辩论,那这个无遮法会还有什么意义?大小宗派的修行者你看我,我看你,老半天,才有一位僧人站了出来:“若法不付诸语言,不辩论清楚,又如何让他人心服口服,信受奉行?我佛释迦牟尼三十二相之广长舌,便是为说法而生,才能轮转十方,教衍千载……”

    张子初没等他说完,就很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说:“《涅槃经》载,我佛在涅槃之时,曾说过他说法四十余年,未曾说得一个字,又做何解?”

    “那……”那位僧人说:“那是我佛谦虚!”

    “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又岂会说这种故做自谦的话?”张子初冷笑一声:“昔日,佛祖在灵山法会上,妙手拈花,不发一语,唯独迦叶尊者见状微笑。事后,佛祖才说,我有妙法,教外别传,不着一字,尽得其真,付诸摩诃迦叶。这事和尚该不会太陌生吧?”

    能参加无遮法会的,可没一个是好欺负的主,那位僧人本来就是印度佛教上座部的高僧,闻言之下,立即反驳说:“所谓禅宗,所谓教外别传,不过是大乘宗的逆法分子,假借我佛之名编造的一段谎言而已!以讹传讹,恐怕弱了教主的名头吧!”

    张子初哈哈大笑:“好!不提大乘宗的东西!我知道,你所谓的上座部,也就是大乘宗口中所称的小乘宗里,是不是有秘宗修行?”

    “有!秘宗修行乃我佛门正宗。”那位僧人低头称是!

    张子初说:“所谓秘宗,以灌顶开悟,身密、意密、语密三修,传自释迦牟尼之子罗候罗!说到这里,我倒想知道,既然我佛释迦牟尼讲究众生平等,自然不会有私,可为什么罗候罗硬是秘行第一?如果语言有用的话,为什么不广为说法,难道释迦牟尼也藏私不成!”

    “这……”那位僧人一阵语塞,张子初前前后后,引用的尽是佛门经典,一个字都不涉及乩谷教教义,却硬是印证了自己的观点,这个口口声声称辩论无用的人,却辩才无碍,逼得他只有对张子初一礼,默默地退到了一边。

    在印度文化中,其实存在着两种极端,一个极端认为法轮常转,说法无碍,只有在所有辩论中取得胜利的人才是真正的真理掌握者,所以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之前,是学透了印度最高级最全面的百科全书《四吠舍》,才能在以后的时间里,面对婆罗门教的逼问,应对自如,让不少婆罗门教的势力改信佛教!另一个极端却是神秘主义,以为真正的天地至理只存在于个人的体悟之中,无法言传,顶多采用特殊的办法,帮人开悟,最后加以印证而已。

    张子初提出来的至法无言,虽然否定了前一个极端,却契合了后一个极端,弄得那一群宗派修行者不上不下,难受至极。他们在脑子里纷纷将自己教派的教义过了一遍,还真像佛教那样,能找出不少关于真理无言的说法,全都暗自摇头,不知该从何解释起。

    他们没话说,张子初的话可多着呢:“其实说到底,所有的教义只是无限接近真理的方便法门而已,并不是真理的本身!教义流传,只是以一种让大众能明白的说法,引起大众的信奉,借以引导他们走上正道,就像现在的大人为了让小孩子发奋读书,会跟他说,孩子,好好努力学习,学好本事有糖吃。但谁都知道,学好本事的好处绝不会只是有糖吃,真正的好处比糖不知要好多少倍!天地真理也是如此,体悟到天地真理的好处说也说不清,就算说得清,人家不是听不懂,就是觉得太过不可思议,反而觉得怀疑,没办法之下,各宗派才用一些浅显的说法,比如有糖吃之类的来引导世人,慢慢地让他体会到比糖吃更多更好的好处,到最后,听到有糖吃,就会觉得好笑,觉得幼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觉得学好本事是件好笑幼稚的事!和尚,佛祖在《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就曾说过,佛法如船,无船不足以到彼岸,但你上了船不下来,只怕这辈子也到不了彼岸,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那名老僧一阵尴尬,没想到张子初如此步步紧逼,其实他所说的东西,在很多佛经上都有,特别是佛祖也曾把这个世界比喻成失火的房子,而世人就是那些不知道失火,还在房子里玩的孩子!他想把这些孩子引出门外,免遭火灾,但跟他们说“房子失火了”,那些从未见过火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只好跟他们说房子外面有好玩的陀螺,有棉花糖,才将他们诱出来!那些说房子外面有棉花糖的说法流传下来,就是种种经文。

    “既然只是方便法门,就有种种缺陷!所以,千百年来,虽大道流传,造就无数圣人,同样也谬种流传,使人走上邪道的更多!对那些无知的世人,我可以用棉花糖来引诱他们,但对已接近天地大道的修行者,我不忍心他们误入了棉花糖堆里!计较文字语言,即使赢得无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