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婆婆,我的非常闺蜜 >

第31部分

婆婆,我的非常闺蜜-第31部分

小说: 婆婆,我的非常闺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葆本来安排的是两个单人间,可登记的时候,婆婆忽然说想住在一处,也好做个伴。梅葆犹豫了一下,于是让房东换了间大的双人房。房间在三层小楼的顶层,屋内陈设简单却又极干净,顾芬特意看了看床铺,那雪白的床单枕巾并不亚于星级酒店的标准。推开屋里一扇大大的木窗,目光穿过绿树红花,民宅屋角,便已是碧蓝的大海了。

    两个人刚放下行李,杨光的电话就打了进来。

    “媳妇,你和老妈到了吗?”杨光问。

    “已经在旅馆安顿下了,一会儿就带妈去岛上吃好吃的。”梅葆笑着看了看婆婆。

    顾芬接过电话说:“告诉你爸一声,我们已经到了,你媳妇安排得挺好的,你们就放心吧。”

    “妈,家里有我和爸呢,您就在那边好好玩,梅葆熟悉厦门,有她在您身边我们也放心。”杨光听出老妈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与轻松,心里很是高兴。

    两个人洗过澡换了单衣,梅葆带着婆婆去吃饭。天色将暗,岛上的路灯已开,那家家户户的灯火中也满是异乡的风情与温暖。

    路上的游客已经不多,那家著名的鱼丸店前却还是人头攒动。听梅葆说,这是岛上最美味的食品之一。

    顾芬尝过,味道果然不错,鱼丸咬在嘴里很有嚼头,汤料更是鲜美非常。店里的墙壁上挂满岛上的一些老照片,让游人又别有一番感触。

    董梅葆看婆婆吃得香甜,说:“妈,咱先吃一碗啊,一会儿我再带你去吃沙茶面,留点肚子。”

    听到梅葆那略带点孩子般贪婪的声调,顾芬也被逗乐了。

    厦门沙茶面的味道也很独特,顾芬跟着梅葆在岛上的一些小店里乱逛着,直吃了个滚瓜肚圆,然后两个人才人手一杯珍珠奶茶,慢慢地溜达回旅店。顾芬忽然觉得自己也年轻了不少,今儿没少奔波,却一点也不觉得累,更是破天荒的没少吃。

    旅店的楼顶有个大露台,隔壁院子里有一株木棉树伸展过来,坐在舒适的躺椅上喝着功夫茶,该是怎样的一种享受?花香阵阵,星空点点,伴随着远处的涛声,还有那过往船只上的灯火,都让顾芬一扫昔日的郁闷之情。

    “梅葆,谢谢你。”顾芬说。

    这下,轮到董梅葆发愣了,她没想到婆婆会这么说。

    “这次外公去世,你跟着前后张罗没少忙,你姨和舅舅他们都跟我夸过好几次了。”顾芬接着说,“现在又陪着我出门散心,孩子也不管了。”

    “咳,安琪那不是还有杨光和爸管着呢吗。”梅葆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她可从没见婆婆这样夸过谁,“妈,厦门也是我喜欢来的地方,陪您我也跟着沾光呢。”

    “我以前也会出门去旅游,一般都是单位组织或是跟着旅行团,到哪都像走马灯似的忙里忙慌,就是玩,也少些闲适享受的心情。”顾芬说,“今儿这样跟着你出来,真是让我耳目一新,怪不得杨光以前出门玩都是自己组织,原来,这才算是真正的旅行休息呢。”

    “妈,其实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您也应该尝试一下,或许就适合您也说不准,这样我们也能更有沟通的话题,就能相互理解又相互支持了。”梅葆一边给婆婆倒茶,一边说。

    董梅葆上次就跟这里的房东学会了怎样泡功夫茶,这会儿向房东借了茶具,又拿出刚才买的“大红袍”,一板一眼地泡给婆婆品尝。顾芬就喜欢梅葆做事情时的那种专注模样,什么事情在她手里都好像是信手拈来,不费什么气力,却又总是做得很是周到贴心,南方女子的细腻勤快也由此可见一斑。梅葆出生书香门第,也免不了心高气傲,原本她身上自己很不喜欢的固执冷淡,此刻好像也柔和了许多。

    或许儿媳妇说得对,婆婆的美好时代就来源于自己先放下架子,融入这个年轻人当家的时代,以便去享受更丰富的生活。心情好了,看什么也都不一样了……

    杨光这两天心情不错,老妈那边玩得开心,笼罩在家里一段日子的阴霾已散,自己的两次面试看起来也很有希望。周末的中午,他把安琪托付给老爸照看,和李子民、高洁以及几个朋友小聚去了。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涮羊肉好不热闹,李子民和高洁的好日子也快到了,两个人决定在北京最美丽的季节五月结婚。

    “你妈的情况怎样了,好点了吗?”李子民很关切地问。杨光外公办后事的时候,他跟着也忙前忙后,当时杨光老妈的状况很糟糕。

    “咳,这段时间我们一家人都寸步不离地陪着,这不梅葆出的主意带她去旅行了。”杨光说,“厦门那边听说气候正好,很适合我老妈调节身心,反正去了几天听那说话的声就知道好多了。”

    “你这媳妇娶的,整个一心理医生啊。”李子民说,“再瞧我家这位,连陪我妈上个街都不愿意,还整天说要保持距离什么的。”

    高洁在一旁使劲敲了一下李子民的脑袋,说:“别没良心啊,你妈那边需要我出力花钱的事我可没少过,除了逛街。”说着又转向杨光,“我平时买东西老太太是这也觉得贵,那也看不惯,可她买的吧我也实在是看不上,这街是逛不高兴的。”

    “咳,这事我能理解,我媳妇和我妈这方面也是买不到一起去。”杨光对李子民说,“但我现在是明白了梅葆常说‘婆婆不是妈’的意思了,就是要更加相互尊重理解,做成朋友才是正理。”

    李子民笑了,“结婚刚一年,就被媳妇给同化了?”

    “我看梅葆说得对,和婆婆做个朋友,比总是矫情着要做成什么亲母女强。”高洁说。

    一帮朋友正吃喝说话,杨光的手机响了,接起来一听,居然是李春天。

    “找我有事吗?”杨光走到安静点的地方问她,他实在想不出来李春天怎么会给自己打电话。

    “你哥和你在一起吗?我打他电话关机,去家里找他也没人。”李春天着急地问。

婆婆的美好时代 婆婆的美好时代(3)

    “没啊,我在外面和朋友吃饭呢。”杨光说。

    “你帮我找找他好吗?孩子想他了,这两个星期他都没来看甜甜。”李春天说。

    “哦,我试试看吧,可他的手机要是打不通,我也没法子。”杨光回答。

    “你哥是不是还总和那个叫林清的女人在一起?”李春天的口气有些犹豫,可还是问了出来。

    “这个,我还真是不知道,前段时间因为我外公的事情我们都挺忙的,谁也不会去留意这个。”杨光回答。

    “哦,我知道,我知道。”李春天也觉得自己问得不妥,可又实在是忍不住。老人去世她也带着孩子去吊唁了,毕竟曾经也疼爱过自己和甜甜。

    放下电话,李春天也感觉出了杨光对自己有些许冷淡,可又能怪谁呢?自己和杨毅没离婚的时候,就没处好和他家人的关系,何况现在又离婚了。自从上次大闹过饭店后,杨毅就一直对自己爱理不理,甚至是能躲就躲,幸好他还是很爱甜甜的,自己平常也还是能够看见他。可这次两个星期都不见他的踪影了,打电话总说忙,要么就干脆不接。前段时间因为外公去世大家心情都不好,李春天也忍耐了一些时候,可看着杨毅对自己和孩子越来越疏远,她终于又难以忍受了。

    这次,她是再也不想听老妈的话了,想来想去,找来找去,还是觉得杨毅好。而且,女儿甜甜的状态也让她很是担忧,她对爸爸的依恋变得强烈又敏感,杨毅过几天不来看她或是不去幼儿园接她,她就不吃饭乱发脾气,幼儿园老师也反映最近孩子越来越孤僻,不愿意和小朋友玩。李春天觉得自己应该找杨毅说说这事,不能总这样下去,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可杨毅就是躲着不见,甚至连话都不听自己说完。

    李春天这才意识到离婚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对孩子的伤害更是没有料到,难怪董梅葆一再说,做单身妈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面对杨毅现在的态度,李春天也开始后悔自己没有把事情处理好。她刚才也给梅葆打了电话,结果梅葆和顾芬现在在厦门,实在没辙了,就把电话打给了杨光。可她听出,杨光好像并不想帮自己。

    杨光一直到晚上才打通了杨毅的电话,“哥,你有两个星期没去看孩子了?”

    “哦,我忙。”杨毅心不在焉,“你怎么知道的?”

    “李春天今儿找不着你,就把电话打给我了。”杨光说。

    “又是她多事,别理她!”杨毅没好气地回答。

    “哥,不是我说你,李春天再怎么不好,甜甜那边你可别耽误了照顾。”杨光说,“你和林清怎么好我不管,但咱爸妈多么在乎甜甜你也是知道的,现在妈刚好点,你就别跟着添乱惹她生气了。”

    杨光其实知道杨毅这段时间正和林清热恋,整天泡在一起,可能是真耽误了对甜甜的关注。刚才李春天打电话说孩子想爸爸了,他心里忽然也跟着一阵难受,自己也是做父亲的人了,在和安琪相处的过程中他也慢慢悟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正想着,安琪从房间里跑出来,歪着脑袋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啊?”

    “宝贝,想妈妈了?”杨光抱过她坐在沙发上,女儿可爱的小脸红扑扑的。

    “嗯,很想了。”安琪说,“也想奶奶了。”

    “真是个好孩子,咱现在就给妈妈打个电话问问吧。”说着,杨光拨通了电话。

    董梅葆那边正和婆婆顾芬闲坐在海边的一处大排档里吃海鲜,接到父女俩的电话,一家人在电话里嬉闹成一片。

    顾芬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一边又不由得想起大儿子杨毅和甜甜。于是也接过电话嘱咐杨光,让杨毅多去看孩子,自己在厦门也给甜甜买了礼物。

    在厦门的鼓浪屿上,董梅葆和婆婆顾芬住了一个星期。期间她们走遍了海岛上的每个角落,对美丽的厦门的风土人情也了解了个大概,这里服务行业的水准和素质,更堪称是全国最佳,真正让人感觉宾至如归,让人流连忘返。

    闲暇的时候,顾芬喜欢坐在旅馆的露台上晒太阳,深深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风景里,感受生活的美好,还有那思想的自由。梅葆有时候会在一旁和别的旅客聊聊天,有时候则会泡上功夫茶陪婆婆坐着,并不多说什么,只是这样静静地守候,却能够倾听到彼此心灵的声音,都变得那么恬淡而从容……

    和梅葆同吃同住的几天里,顾芬又对这个儿媳妇有了更多的了解。生活习惯干净有条理,思维缜密有头脑,每每出门都要早起半个小时换衣化妆,是个从里到外都精致讲究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子。她当然也会有她的清高,根本不屑计较不同路的市井喧嚣,但她也有着她的性情,愿意守望呵护身边的温暖美好。没有人是完美的,但眼前的梅葆好像已经将那些不完美淡化到了最轻最轻,只是远远近近地,感受着自己身边的点滴幸福。

    一天下午,两个人去逛鼓浪屿上的农贸市场,各种时令海鲜和新鲜果蔬让人养眼馋嘴,而岛上居民悠悠的生活状态也跃然眼前,让人羡慕不已。漫步小街,钢琴声会不断地从某个窗户里飘出,和着飘落的木棉花和繁茂的大榕树,这也是鼓浪屿上的一道别致风景。鼓浪屿又称钢琴之岛,家家户户大概都有懂音律之人,十指抚弄着跳跃的琴弦,流淌出//car。auto。ifeng。/series/6815

    天籁声声。岛上还有座钢琴博物馆,可见这个城市的丰富内涵。

    街上还有一处卖麻糍的摊位,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来旅游的人也必会来此买上一粒尝尝。叶氏麻糍的特色是:韧、香、冰,石磨磨出生糯米浆,压干后蒸熟,再反复揉搓,做成的糍粑坯,细腻柔韧。馅料用黑芝麻末、花生末、白砂糖粉,按一定比例掺和而成,炒熟的黑芝麻和花生仁香气四溢,舂扁轧碎后更出味,也更易于混合,味道比单独食用更胜一筹。白砂糖经过碾细,入口即化,口感甘甜冰凉。连以前不太爱吃甜食的顾芬,尝了后也赞不绝口。

    今儿去买麻糍的时候,顾芬碰到一对年龄相仿的东北籍老夫妻。聊天时听他们说每年冬天都从吉林老家来鼓浪屿居住,租的是老年//house。ifeng。/loupan/gongyu/list_0/0。shtml

    公寓的房间,价格食宿都很实惠,等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再回东北去过夏天,享受儿孙之乐,他们称自己为“候鸟老人”。

    “孩子们没意见?”顾芬问。

    “那能有什么意见?我们过得开心,身体就好,不也是给他们省心?”老太太乐呵呵地回答。

    “你们不帮着带孙子啊?”顾芬说。

    “咳,我们出钱就行了,孩子本也是该自己父母教育的。”老太太说,“我们也辛苦了大半辈子,现在孩子们都大了,我们退休也该过些清闲的日子了。”

婆婆的美好时代 婆婆的美好时代(4)

    梅葆看这对老夫妻红光满面,气质状态都很不错,手拉着手站在路边,恩爱之意溢于言表。

    顾芬回到旅馆还一直在想那对夫妻的话,与其说在家守“空巢”,还不如做“候鸟”,老人过得快乐,孩子也省心,谁说人老了就飞不动了?看样子自己是有点落伍了。那老太太打扮得花红柳绿,看起来很是好看,自己的衣服却一直钟情于黑和灰,要不是这次出来之前,跟着梅葆买了几件衣服,顾芬还不知道什么叫“休闲装”。董梅葆更是整天穿戴得花枝招展,走在风景里,自己本身也成了风景。想到这,顾芬暗下决心,今后也要做个改变,刚遇到的那老太太比自己还大两岁呢。

    旅程的最后两天,梅葆又带顾芬去了厦门附近的东山岛。那里远离工业区,海水也要比市区干净清澈许多,是那种湛蓝的颜色。而东山岛的海浪是最出名的,浪头前赴后继扑向沙滩,发出一种奇特的响声,悦耳悠扬。

    天气虽热但毕竟没到夏天,不能下海游泳,游人都在沙滩上的各色躺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