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基岩有自己地电台,可以和北京总部联系,这个设想被他完善之后形成了一个方案用电报发送给北京地“”机关中枢………下毒不是非要在酒里面才行,躲避被提前发现的风险还有很多种。以温氏家族在海参崴地能力。从当天的饭菜中动手一样可以达到目的。只是这个时间和端掉敌人弹药库的时间太接近了,两个任务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且即便是在宴会的酒菜中下毒,这对于温基岩来说也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工作…………宴会肯定是西餐形式的,而在斯达尔克夫中将的家中,华人厨师才有两个,温家有餐馆但在海参崴这个以华人为主的地方,想要找到能够被斯达尔克夫看中的西餐华人厨师,这比鸡蛋里挑骨头还困难一些。
“不管怎么说,下毒来对付海参崴的俄国高层政军要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太短了,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特务连连长说道。
温基岩笑了笑说道:“你这个办法也倒提醒了我,咱们可以将偷袭弹药库的计划做的更完美一些,合适的毒药我这里没有,但是蒙汗药我还是可以找到的,几瓶酒可以无声的放倒一个连,这至少做掉这座目标弹药库难度将会大大降低……”
温基岩不知道,北京的“”机关总部在接到他的电文之后,总部负责人立刻拿着他地电文面见了谭延。而且也说明了海参崴那里遇到的具体困难,表示即便在宴会上动手,成功的可能性也很低…………中国情报部门意识到这点已经太晚了,错过了最佳准备时机,现在就算有合适的毒药运到海参崴也至少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而这些法国酒到时候早就在斯达尔克夫家中的酒窖里面了。
“下毒本来就是秘密情报机关一项重要的手段,我们的情报机关组建时间还比较短,各方面很不完善这可以值得谅解。不过现在既然出现了问题,那以后就绝对不能再犯这样地错误……你给海参崴回电吧,告诉他们现在以摧毁目标弹药库为首要任务,在完成这个任务的前提下,他们怎么做都可以,只要不被俄国人发现就可以……”谭延很从容的说道。
在这个时候任何指责都无济于事,本来就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也许情报机关的疏忽是犯了“隐性的错误”,但没有必要在这个小问题上斤斤计较,毕竟“”机关是自己手上的王牌之一。组建的时间和执行各项任务的经验也距离“老道”还差得很远。谭延相信“”机关如果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地话,那它的作用远比常规意义上的十个师要有用的多。
谭延对于情报机关的发展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后世美国中央情报局、苏联的克格勃、以色列地摩萨德都是有让小儿止夜啼的“威名”,影视中那些风度翩翩的俊男靓女很是迷倒了一大批少男少女。不过谭延只有经过组建一直这样的情报机构才知道其中的难处,万丈高楼可不是凭空出现的,任何情报机关都必须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机关尽管还很稚嫩,但它不是已经在发挥作用了么?谭延对它的未来倒是充满期待。
北京总部的电文让温基岩他们减轻了不少包袱。虽然行动计划泡汤,但是总部依然回复说一批特种毒药将会以最快的速度运抵海参崴,到时候情报站要注意查收,最后总部还是强调了一点…………弹药库行动从行动到后事处理一定要注意干净利落,情报站和执行行动地人员在完成摧毁弹药库地行动之后,立刻放弃其他事务,直接通过秘密交通线撤离海参崴,原定的潜伏计划取消……
“这倒是省了不少事……”温基岩将电报交给赵恒君和特务连连长笑着说道。
赵恒君对电报不感兴趣,他这个“最高行动负责人”说白了是他的特殊背景而来,揭开层层面纱。他就是一个高级打手到这里客串一下帮忙的。赵恒君心中明白。更是看得开,所以连看都没看直接交给了特务连长。
“先不用考虑这么多了,将注意力放到任务上吧,端掉这个弹药库之后我们再想其他的事情……按照我们新的方案,要摧毁这个弹药库其实是用不了这么多人的,一共四个弹药库能不能再顺手多带一个?”特务连长看过电文之后交给温基岩问道。
“你太贪心了,说实在地。若不是这个弹药库存放着对步兵威胁最大地地雷和炮台与舰队的弹药库。我还是不建议去碰它,同时对两个弹药库下手。你如何去协同两个队伍地步调,只要有一个动手成功,那另外一个则要面对蜂拥而至的俄军,这就增大了另外一个队伍的行动难度……最糟糕的便是如果次要目标弄出了动静,我们这次行动的主要目标就很难完成,同时撤退的时候虽说是安排好了退路,但也不是你想走就走的…………这里不算太平洋舰队,但是俄国远东陆军就有四万多人,将近一半的俄国远东陆军都驻扎在这里!”温基岩好好“敲打”了一番特务连长。
这次行动虽说“”机关只是协同,但是按照北京电报的意思,完成这次任务之后,“”机关在海参崴的使命也就全部结束了,暴露在台面上的情报机关是不会命长的。就温基岩所知,目前国内至少有五家情报机关,而“”机关的保密性远在其他几家之上,如果他在战争结束之后还要在这个机关内混下去。说不得改名换姓也是理所当然,到时候海参崴温家多半也是烟消云散,将会以另外一个面孔和背景出现……
军队的想法温基岩可以理解,他也想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多添一笔,可惜自己眼前这一笔都很难说写好,自古人心不足蛇吞象,多少大好局面都败在一个“贪”字上。温基岩有着冷静地头脑,知道那些是自己有能力去做的。那些是自己万万不能做的…………没有可靠便捷的通信方式来保证联络,他是不会同时对两个目标下手的,只有吃到嘴里咽下去的肉才是真吃到,那在盘子里面的肉虽然诱人,但你伸筷子的同时也要掂量一下自己地分量够不够。
等待的日子是最漫长的,尽管这不过才十来天的时间,但是在这段时间内为了避免暴露,所有参与行动的人员都必须要在地下室中过十来天,这确实够让人受的。温基岩也对这些士兵很同情,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好酒好菜的招呼着,来降低士兵心理压力。
应该说这些天温基岩才是最为忙碌的,他开始为袭击海参崴弹药库行动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贿赂弹药库守军,同时开始对弹药库的扩建工作开工,以保证在最后需要地时刻,特种士兵们有足够的借口进入仓库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最重要的莫过于是先将雷管炸药等物资混杂在劳工手中运送近施工现场隐藏起来。
自从到海参崴在温家潜伏起来之后,特务连连长和他的战士们对温家能够有如此“通天”手段都感到非常惊奇。不过随后经过温基岩的“教育”之后才明白过来,在海参崴只要有钱就可以办成很多事情,即便在这里生活的华人地位比较低,但金钱能够摆平绝大多数问题,办不成的也只是你投进去地金币不够多而已。
通过温基岩战士们也弄明白了为何两瓶烈酒外加百来个金币就可以和一个俄军连长成为铁哥们…………俄国远东陆军的待遇之差是特务连他们无法想象的,他们每个月除了拥有正常士兵的报酬之外,特务连作为总统亲自训练的尖刀部队,每个月还有高达五十银元的津贴,而一个生活在因天津的平常五口之家一个月的用度也不会超过二十银元。
俄国普通士兵的薪水非常低,还要忍受上级军官的盘剥。从他们地经费到军装。甚至于整个部队地训练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甚至到了让中国同行们极为惊异的地步…………俄国远东陆军和太平洋舰队在最近半年内没有进行过任何演习,炮台火炮和舰炮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严禁开炮,实际上是在节约下经费供海参崴的军政高官享乐。可以说在海参崴至少在军队中上下级对立的矛盾十分尖置于人锐。
温基岩和特务连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海参崴看到地并不是俄国地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他们只看到俄国军队中的阴暗面,而俄国在欧洲地大本营现在已经搅成了一锅糨糊…………因为社会矛盾异常激化。俄国各地的工厂罢工、市民走上街头游行。俄国农村也有非常不稳定的迹象。
尽管在俄国的中国外交机关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撤离俄国,但是谭延给龚照援的任务还是要考察俄国现在的社会情况。并且每天都要形成一份书面材料用电报传送回北京大本营。在北京情报分析部门将会根据电文来分析俄国的政局,从而也形成自己的判断资料呈送谭延来审阅。
不管是外交官的亲眼所见还是情报部门的推断,谭延看到的都是被架在火上烤的俄国,俄国内政大臣的话也许是无心之举,但是谭延却明白这是转移目前俄国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进入七月之后中国东北陆军开始了频繁的调动,围绕两个中心…………海参崴和海兰泡,前者为俄国远东第一军的驻地,后者为第二军,相对应的是由中国陆军第一军刘禹为核心的三个陆军师、一个实验炮兵师和两个混成协;海兰泡方面是以隔河相望的瑷珲为指挥部的曹锟部,除了三万两千京畿卫戍军之外,还有一个陆军师一个混成协。
在谭延的努力下,东北聚集了足够数量的中国陆军,这些军队进入东北的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五年,通过多次大小规模不等的军事演习和剿匪行动,已经对这里的环境极为熟悉。参与战役的所有陆军部队无一不是中国陆军的精锐,而号称“精锐中精锐”的老北洋七镇、直督督标和京畿卫戍军,除了第五师坐镇京津,第七镇坐镇广东之外,其余部队全部列在了第一线…………在俄国远东政要们还沉浸在酒精和舞会当中的时候,中国军队包括海军在内所有的军事力量已经完成了最后的攻击姿态,所有作战部队指挥官都接到了最后的“”日作战计划,远东上空战云密布……
总算在最后时刻完成了这一章,另外所谓“命名日”是修改的,历史上斯达尔克夫夫人的命名日是在二月,也就是历史上日俄战争时,日本炮击旅顺的那一天,在这里修改了。
第二百九十五章 … ~ 国与家~
七月十二日晚间,北洋海军在补充了煤水之后全体起航出港,因为是在夜间加之是中国的海军基地,所以并没有人发现这支远东最强大的舰队的动向。舰队在夜色的掩护下,以旗舰北洋号战列舰为核心,七艘战列舰、六艘天津级装甲巡洋舰、十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和二十余艘小型舰艇与补给舰在驶出胶州湾之后,转向东南向朝鲜半岛的南端驶去。主力战舰出海后,从旅顺也同时出发了五艘龙威级装甲巡洋舰,它们将会分成两队,分别直扑朝鲜的仁川和釜山两座港口,在釜山港外,还有一艘龙威级装甲巡洋舰负责监视港内的两艘俄国巡洋舰。
十二日晚间天气良好,海面上风浪对于舰队航行极为有利,虽然施行了***管制,但是邓世昌和他的副手站在舰桥上借着月光可以看到不远处朦胧的战舰阴影,想到中国海军从北洋时代一路走来,发展到现在击败了日本联合舰队,重新坐稳亚洲第一的宝座,他心中多少还真的有些心潮澎湃。
舰队一路安静的向前劈开波浪迅速前进,在抵达济州岛附近海域之后,按照原定计划邓世昌舰队向北京大本营发送了一路平安的电报。邓世昌知道,他这一封一路平安的电报在被北京接收到之后,便是给已经濒临破裂的中俄关系再砸上一榔头彻底支离破碎——北京时间七月十四日早上,中国外交部长寇青正式向俄国驻华公使喀希尼提出两国断绝外交关系,下午三时中国向俄国提出宣战。两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凌晨四点,一辆经过特殊改装的装甲列车缓缓的滑进吉林府车站,火车站早在昨天下午就被陆军全部严密地监控起来。在车站站台上的步兵虽然已经站了三个多小时,但是依旧挺直腰板紧紧的握住手中手中的步枪,士兵的头盔将略显昏黄的灯光映出一片金属地色彩,步枪上的刺刀更是在这夏日的夜晚平添三分肃杀之气。
火车停下后。打开车厢门,在曹锟的带领下,二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先跳下来列队站好——曹锟的特务连精锐被杨超给征用了,但大战在即,总统会在吉林府坐镇,所以曹锟在得知消息之后便立刻从阿勒楚喀带着二十名精锐乘坐火车赶到奉天护送谭延。
“立正!敬礼!”在军官的号令下,车站迎接谭延地士兵方队做出整齐划一地动作。对于这些士兵来说。谭延并不陌生。除了少数补充士兵之外,几乎所有的第一师官兵都见过谭延,有的甚至还听过他讲课和被其操练。第一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原来的直隶督标的基础上组建的,至少在第一师所有的军官都是谭延一手带出来的。
谭延缓步的走在站台上,看着眼前这些军容肃整地士兵,做为东北驻军时间最长,训练最为严格的第一师,他们将会在第一时间被投入到海参崴的地面战场上。现在吉林府内地防务已经交给六个地方保安团,现在留在车站站台上的士兵是最后一批滞留在吉林的第一师士兵。也是最为精锐的战斗工兵团——中国陆军走到现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草创阶段,谭延起家的那几支最为根本的几个精锐师,每个师的编制都不是常规意义上地陆军师编制。七个师每个师都会侧重凸出一个或多个编制,人数上也多有不同,若不是刘禹在第十八师地炮兵师编制过为特殊,也许第一个炮兵师将会是在前七个师番号内诞生。
谭延已经很久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穿军装检阅军队了,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他的军装是一身深绿色士兵服,没有佩戴任何勋章和花哨地配饰。他的军装布料也不是特制的,因为他进入军营就要和士兵摸爬滚打。就像伍轩仁看到的那个“泥猴”一样。不过谭延这身装束在士兵中会受到欢迎。而他本人在陆军军队高级将领当中更是有着无与伦比的威望,在军队穿着一身军装总比那些在政府部门中白天西装革领。晚上长袍马褂的政客要受欢迎的多。
在军队中谭延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人,即便他不穿着军装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