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北洋 >

第263部分

北洋-第263部分

小说: 北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中自由选定景观照相留念,只不过没有人去尝试身穿龙袍照相是个什么滋味罢了。

“你这样做是不是在彰显中国的皇权彻底不存在了?”沈静看着专家们在太和殿外合影留念的时候笑着对谭延说道。

谭延笑着回应道:“文渊,你不觉得你的问题和那个曾经采访我的美国记者差不多么?”

看着沈静笑着摇头,谭延接着说道:“为皇室服务的人不是一两个,牵扯极为广泛,我这样做不光是告诉所有人中国的皇权已经不存在了,每个人只要有能力,在今天都可以通过金钱来满足自己的皇帝瘾。更重要的是给以前为皇室服务的人和商家一条活路,他们所生产出来的诸如皇袍等物品按照外国人的定义来说是奢侈品,看上去是很贵,但是你也不要忘记在中国有钱人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你没有看到江南织造以前专供皇室的仿制品在江南富户那里争相抢购么?还有我开的御膳房,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一下皇帝的待遇……”

沈静笑着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些你都强调很多了,我是说你这么厚待这些技术专家,难道真的打算依靠海军来抵抗那些对我们不友好的外国列强么?虽然你用你的资产承担起了中国海军发展的经费,我也不会替你省钱,但是这么做的代价是不是有些太高了?说实在的,现在的旅顺造船所虽然实现了战舰的国产,但是相对于李鸿章时代,他们作建造的每一艘大型战舰几乎都是可以购买两艘甚至更多艘的镇远……”

“这是这些专家应该得到的待遇,文渊,以你的见识不难明白我的用意,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用银子买来,但是这些人才却无法用银子买到。你知道这次会议中,最令我高兴的是什么?”谭延反问道。

沈静笑着说道:“我自然明白,你应该是看到了魏成勋这些年轻技术人员吧?”

谭延点点头说道:“魏成勋他们的年龄和我差不多,我也没有想到先前北洋级那个十一寸主炮的设计方案是他们做出来的,这是一种进步。我觉得这些年轻技术人员已经成长起来了,下一步我要拆分旅顺造船所,将像魏成勋这些年轻的技术专家集合到一起成立一个除旅顺造船所之外全新的技术团体。给他们足够地空间来施展自己的才华……”

“如果你肯用这些银子投在陆军身上,那可以非常轻松的解决对旧式军队地整编,在两三年内得到六七十万训练有素的新式陆军也不在话下……”沈静摇摇头说道。

谭延笑着说道:“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有能力同时发展陆军和海军的国家有几个?”

沈静听到这个问题有些不明白谭延的意图。便照直回答道:“如果说陆军和海军都很强的国家,法国和德国都应该算一个,还有你一直很顾忌的俄国也拥有这样的能力,事实上俄国的海军和陆军一直都很靠前……”

“呵呵,你说的是现在,未来是无限可能地,德国和法国由于离英国这个传统海上强国实在是太近,根本没有同时发展陆军和海军的资格,不光是德国和法国。其实欧洲列强地国土都接壤,相互牵扯。一国之军事策略必然会牵扯到另外一国。致使他们谁也别想成为海陆皆强地国家。像德国、奥匈帝国、法国都是如此,在地图上看它们是紧邻,远交近攻现在在欧洲已经逐渐抬头。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环环相扣之下,这些列强国家迟早会有一天擦枪走火自相残杀起来……”谭延冷笑的说道。

“你是说欧洲迟早会发生数国大战?那和我们发展海军有什么关系?”尽管沈静清楚欧洲各国列强矛盾重重,但他还是不相信欧洲会发生一场所有强国都卷进去的大战。

谭延笑着说道:“咱们打个赌,一个银元地?!有资格能够同时发展海军和陆军的国家必然是像咱们这样远离欧洲中心,在一个区域内没有什么明显军事强国的国家,像我们中国和太平洋另外一端的美国都有这个资格。至于俄国其实还是很有希望的。不过那也要等它有能力生产满足战舰建造所需的钢板才可以!”

沈静摇摇头说道:“你和别人打赌从来就没有输过,我又不是外人会上你的恶当。你身家这么让人眼红,还来算计我?!”

谭延拍拍沈静地肩膀笑着说道:“欧洲大战之时便是我们谋取最大利益地时候,到时候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必须积极行动起来,陆军自然是针对北边的俄国,而我们地海军重点针对的便是南洋。哪里是属于英法荷等列强国家的地盘,美国也插上了一脚,不过这些问题并不大,只要我们的海军实力够强劲,就会将南洋构筑成我们中国对外的第一道防线………我的意愿是建立起一个拥有整个远东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在我们的地盘上没有任何人敢对中国人指手画脚!”

“你别忘了,海军花钱的地方不止是造军舰,未来养着这些军舰的银子也未必会少到哪里去,别到时候你来个撒手不管,就是把我当了也养不起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沈静没有好气的说道。

“现在我们的国家才刚刚走上复兴的道路,各个方面几乎都是一片空白,但是我们有着众多天然的优势,这些优势是欧洲列强国家所不具备的,没有道理它们能够养得起庞大的海军,而我们却要愁……放心,在我抽手海军的时候,我也会将一部分铁路资源拿出来进行置换,你应该清楚像京汉铁路这样的铁路公司到底有多么的赚钱……”谭延笑着说道。

沈静笑着说道:“那你干脆把粤汉铁路也交出来吧?还有天津至上海的铁路也是不错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谭延轻轻的推了沈静一把正色说道:“其实你们可以考虑投资建立一些大矿场、大工厂等重点大型重工业项目,现在不像李鸿章和张之洞时代那样,每年各所大学中的毕业生众多,各方面的科技人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充足,你这个国家总理手里不缺银子,还不如赶快投资一部分大型重工业产业,看到我的汉阳钢铁厂了没有?目前中国所有的铁路运营利润绑在一起也不是它的对手!现在我马上就会在马鞍山建分厂了,怎么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做?”

第二百七十章 … ~ 讨价还价~

魏源等专家是紫禁城的第一批临时住户,同时也是紫禁城所接待的最后一批住客,这里将会成为一个大博物馆,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接待外人入住。大清王朝在谭延攥紧的手掌心中轰然倒塌,王朝皇权虽然没有了,但是维持过去皇朝奢侈生活的种种部门依旧存在,不说别的,光是服务于皇帝一家的数千太监和宫女便是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情。

谭延对这些昔日服务于皇朝的奢侈生活的部门没有放任不管,拥有前生记忆的他知道这些部门是多么的宝贵,很多传统的技艺就是在乱世中流逝掉了,他有这个能力将它们保护起来。当然谭延是不会做出让一群人带上假辫子搞什么“祭天”、“祭祖”仪式的…………这些是满族人的仪式,它并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充其量不过是像傣族的泼水节一样的水平。一直很让谭延非常疑惑的是,前生记忆中的中国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才使中国人彻底剪掉了辫子,但不用五十年电视电影中就到处充满了“辫子的怀旧”,他就绝对不会让中国人再带上一条假辫子,这东西本来就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同时也是对自己努力推翻这个腐朽朝廷的一种嘲讽和否定。

正如谭延预料的那样,皇室生活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为神秘的,中国人掌握财富的能力也着实的让人感到惊讶…………“御膳房”几百两银子,甚至是上千两银子一桌的“皇帝宴”甚至需要排队预约等上半个多月才可以排上号,各种宫中的养生方法也是极为火爆。至于紫禁城已经开始开放其中地一部分,不过每天参观地人数还是被严格限制,包括在龙椅上身穿皇袍照张相要花费十两银子的高昂价格。照样被前来参观的人所无视。

不光是北京。几乎全国各个重要城市并没有因为清王朝被推翻而遭到重大破坏,相比之下折腾了半个中国最后人数减少五分之一为代价的太平天国还没有怎么样,在其活动的区域便是处处焦土,与之相比谭延近乎“和平演变”方式的政变使得中国并没有遭受大革命那样血与火的考验。

虽然现在已经是一九零一年春天,但是在农历上这属于庚子年的腊月。一月十五日,北洋海军用猛烈的炮火轰击了釜山港,这里是日军最后的据点,在汉城大战之后,日本残余军队和釜山守军加在一起不过才三千多人,而他们要面对一万多装备精良地北洋陆军。同时也要承受杀进釜山港的北洋海军大口径舰炮的射击。

北洋海陆两军毫不吝啬的用炮弹将小小的釜山港变成了一片火海,因为是在朝鲜作战,北洋陆军根本就不在乎日本据城而守怕伤到城内平民,日本驻朝鲜陆军在杨超规定的时间内没有举起白旗投降,这就让北洋海陆两军地火炮有了发泄的理由。

在猛烈炮火的洗礼下,釜山港变成瞬间变成了废墟。这倒不是炮弹的威力够大,而是因为釜山的房屋大多都是木质,被火炮一炸便燃起了大火。原本准备冲锋地北洋陆军在面对这样的大火反倒一时无法进攻,只得等火势稍小之后才以入城式的方式进城。

釜山港地日军覆灭之后,谭延向日本政府发出了最后的通牒。要求日本投降,否则便炮轰日本本土,并且派遣陆军在其本土登陆。日本上下举国皆惊。就在农历春节这一天,北洋海军在龙旗号和镇远号的带领下炮击了日本下关。

说实在的,谭延并没有做好用陆军登陆日本本土来解决战争的打算,不过为了配合外交讹诈,谭延将在湖北聚集起来的六万旧式军队用火车运送到了天津。这些旧式军队是经过严格遴选之后的精壮,本来打算在湖北接受整编训练成为四个师,结果为了充数制造战争氛围。被谭延发了军服和枪械之后。便开到了天津,小站兵营容不下这么多地士兵。便在天津走个过场用火车疏散到胶州湾和威海卫,向这些港口集中大量地陆军本身就是表示谭延的战争意志。

即便分散了从湖北调来地兵员,但谭延还是让这些从湖北来的士兵混合在北洋老兵当中在街上闲逛,用一口的湖北话在街上说…………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间谍,这些间谍虽然经过谭延的严厉打击,依然是杀不胜杀。与其他列强国家不同,日本间谍都会说中国话,甚至还掌握了两三种中国不同地方的方言,让湖北的新兵走上街头用湖北话,这也是对日本的一种压力,他相信在中国残存的日本间谍最想弄清楚的事便是中国到底会不会真的派遣陆军在日本登陆。

炮击日本下关和将湖北兵员调往天津,这些都是做出中国将会向日本派遣陆军登陆的动作。果然还没有等到农历正月十五,日本驻中国公使林董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说通了英国公使窦纳乐,一起前往中国外交部提出面见谭延以解决现在的中日争端问题。谭延也知道现在应该是收网的时候了,至于能够从日本人手中压榨出点什么,这就要看日本人配不配合,而英国人会不会趁这个机会来打劫了。

这一次日本放弃了朝鲜,但是却不肯让出琉球,更不愿意承担天价的战争赔款,而窦纳乐也在一边对谭延施压,要求尽快的结束这场战争,否则各国列强将为了其在日本的商业利益而出兵干涉……

谭延枝节无视林董,对窦纳乐说道:“窦纳乐先生,作为中华共和国的总统,我讨厌一个外交官在的面前应用外交手段实施讹诈,而我也会以总统的名义向索尔兹伯里首相致电,希望大英帝国更换一个更好的外交官,否则中英之间地和睦关系将会遭到严重地威胁。而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利益也会受到极大的损害……”

在去年的外交风波中。英国已经选择了做缩头乌龟,谭延不相信英国国内会支持窦纳乐,尤其是英国首相与窦纳乐之间的私人恩怨必然会加剧这种分裂…………索尔兹伯里真的不应该将窦纳乐派到中国来,尽管从私人恩怨上他将窦纳乐“发配”到遥远的中国,并且在外交政策上边缘化远东,即便窦纳乐是一个称职的尽力维护国家利益的外交官,但这种流放式的外交官能够其多大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

令窦纳乐没有想到地是,谭延真的向索尔兹伯里致电要求英国更换驻中国公使,在电报中他严词批评了窦纳乐强行干涉中国内政。并且以武力威胁,致使两国关系陷入了不稳定的边缘。而这封电报发出的时机也选得非常好,正是德国亨利亲王等上战舰从德国出发前往中国的时刻。德国是第一个向中国派遣如此高规格的皇室成员来拜访新成立地中国政权,这种积极的态度让英国陷入了一片哗然,联想到中国对英国的态度,索尔兹伯里首相非常干脆的撤换了窦纳乐。至于窦纳乐和日本之间的秘密交易随着这一人事任免而变得毫无意义。

为了让日本屈服,谭延推迟了镇远号进入船坞接受改装地时间,北洋舰队全体出动,在三月一日再次炮击日本沿海城市,这一次北洋海军炮击的目标是位于长崎的小野浜造船所。将其彻底摧毁……接下来地数天之内,北洋海军不顾窦纳乐和林董的强烈抗议,不断的选择新的沿海目标实施炮击。因为日本海军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在远东上的海面上,北洋海军的运输船是非常安全的,甚至于北洋海军就在日本人地视野范围内进行补给,一幅要长期打下去地样子。

谭延不仅对日本持续性的打击,并且在国内也开始展开清洗…………以前他没有能力对南方和日本合作地商家动手,现在他是名义上的总统。南方的沿海城市基本上都为北洋所控制。根据先前缴获的众多日本文件。北洋陆军凶神恶煞的在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市制造了无数起抄家流放的案件………所有涉及的商家全部以叛国罪这一谭延临时签订的法案来处理,不过北洋陆军在执行的时候明显要粗暴的多。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经过审判便当着他们的家人活活的被重刑打死。

谭延的雷霆手段震慑了所有对日本有一定关系的人,任谁也承受不起赤裸裸的武力威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