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恨-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拔静戴着面巾,所以方朋无法看到她的表情,凭感觉他知道她在笑。她为什么要笑呢?方朋很是不明白。不过;她笑起来时眼睛真的很好看,清澈的目光好象山涧的清泉,两道弯眉好似清泉上的流云。刹那间,似乎有什么东西打动了方朋的内心深处,使他的心神有些不稳。
拓拔静轻声道:“静所用兵器是剑,与先生相同。”
方朋更是奇怪,他上大殿来时并未携带兵器,拓拔静怎么会知道他擅长用剑呢?他不知道拓拔静自小用剑,对用剑作兵器的高手一眼即可看出。他还以为对方事先对他有过调查呢。这个看法与在旁观战的宋廷君臣相同。
方朋当即也未做深思,很快回过神来,又恢复了往日的风范,微笑道:“长公主远来是客,在下请公主亮出兵器,与在下全力一战!”
拓拔静轻轻的点点头,道:“多谢先生好意,静心领了。等静感觉不支时,自当用剑。不过到时候,先生也切莫自居身份,也请动兵器!”
“既如此,方朋不再强求,公主小心!”方朋爽朗的一笑,拱手道:“请!”
拓拔静微微颔首,道:“请!”
刹那间,方朋已然心神清静,波澜不惊。虽然只是静静的站在场中,并没有什么其他动作,但是在场诸人无论是大宋君臣还是西夏使节,都可以感觉到他那逼人的气势和峙若山岳的大家风范。宋廷君臣会心的一笑,都自信没有看错人。方朋的确有自信的本钱。
相反,拓拔静俏立于场中,却让人无法感到她的存在,似乎场中只有方朋一人。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她好象从场中消失了,在场诸人竟然完全感觉不到她的任何气息。真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 ﹕。qisuu。】拓拔静的确在场中央,但是却没人可以感觉到她就在场上。甚至连方朋也感觉不到她的存在。
拓拔静却感觉到了大殿外的西北风声,卷起的雪花声,和大殿内的每一个人的举动。可以说,她感觉的到身边的一切。一瞬间,拓拔静似乎又回到了当年萧如玉授艺的时候。
“小静,我玉女派武功一切以《玉/女心/经》为基础,所有招式其实都是它的附属品。所以,你首先要学的就是它。只有领悟了它,你方可学到我派武功之精髓!”萧如玉的声音很是轻柔。而《玉/女心/经》开篇即道:“天道自然,顺之者桓昌,逆之者必亡。万物有灵,天道有常,唯合自然之道,达万物唯一者,方可大成!”
拓拔静那时侯并不懂,只是问道:“师父,是不是要忘记自己,忘记一切,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记得萧如玉轻微一笑,道:“问的好!如此年龄就有此疑问,可见你的悟性的确比我好,看来仙子岛扬眉吐气的日子不远了!你说的境界的确很不错了,但是忘却还是刻意为之,还不够自然。心经的意思是,顺。莫要刻意去做,也无须去忘,只要顺其自然,你就会明白一切!”拓拔静看不懂师父当时的目光,那是一种很深邃的目光,充满智慧和一些无法形容的东西。
记得自己当时说:“师父,我不懂。”萧如玉轻抚着爱徒的秀发,柔声道:“你会懂的。如今一时之间你或许不会明白。但是,你慢慢领悟,一定会懂的!你将会是玉女派近四百年来最出色的弟子!师父相信你。”
忽然,拓拔静听到了有人小声说话:“赵总管,你是武林内行,依你看方副总管此战如何?”
“回范大人,综观二人表现,方副总管已然显示出了逼人的气势,可西夏长公主却毫无动静。可见此战已无悬念可言。赵刚一言可断,方副总管必胜无疑!”
“可我总觉得有些不对,究竟是什么地方,我也说不出来。”
“噢?”
拓拔静会心一笑,心思:“金银手”赵刚名声显赫,眼力竟然还不如一个丝毫不懂武功的范仲淹,当真是既可叹又可笑!
方朋却感到了有些不对。自己气势如虹,甚至连场下的诸人都感觉的到,但是对方却丝毫不为之所动,单是这份镇静已经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难道,拓拔静真是深藏不露,连自己也看走了眼不成?方朋心神略动,当即道:“长公主远来是客,方朋请长公主先行出招赐教!”
拓拔静完全把握到了方朋此刻的心境,于是微一颔首:“恭敬不如从命!献丑了。”殿内诸人尚未听清话音,只见拓拔静身形一动,也不见她如何作势,刹那间已是漫天掌影。犹如飘花飞絮,虽已将方朋全然笼罩,却感觉不到任何惨烈之意。相反,使人只觉有风花雪月之感。这究竟是什么武功?
殿内诸人终于吃惊,而且是大惊失色,甚至连野利仁荣也不例外。他虽然相信拓拔静很厉害,但是厉害到这般邪气,却让他大感意外。在这时间,还是没有人感觉到拓拔静的存在,但是却可以感觉到方朋所面对的是天地的浑然一体。
方朋此刻已经没有吃惊的时间了,虽说大变瞬生,但是毕竟方朋是一代高手,心中虽惊但是手底下却丝毫不乱。双手似切似啄,连应十余掌,身形一转已然在闪避间堪堪脱出了漫天掌影的包围。看到他的脱险,宋廷君臣均松了口气,却是再无必胜信心了。
范仲淹忙道:“赵总管,你可看出对方是什么武功,竟然毫无杀气,但是却如此可怕?”
“金银手”赵刚已然似乎呆了,半响方道:“方副总管使的是华山派的武功--千鹤手,至于西夏长公主的武功嘛,厄。。。。。。恕属下眼拙,看不出来。”
“什么?看不出来?”范仲淹有些不敢相信。平日里素以阅历过人,熟知天下门派武功自称的“金银手”赵刚竟然也有认不出来武功来历的时候。那这场比武岂不是。。。。。。。。。。宋仁宗更是大惊,若此战失利,那么他答应的要应允拓拔静的一个请求的事情岂非是。。。。。。。。。。。不敢想象!!
殿外风雪大做,一时间已然席卷了整个苍穹。大殿之内,比武才刚刚开始。。。。。。。。。。。
第六章——宫廷比武(下)
西夏地处宋廷西北,是与西域联系的必经之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唐僖宗中和元年拓拔思恭归唐以来,西夏始终对中原王朝表示臣服,受他们的册封。但是,此地从来没有接受过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其实还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
自拓拔思恭受封为定难节度使起,拓拔氏始终控制着这里。直到拓拔继捧向宋廷献上四州之地,宋太宗方始看到了统一的希望。但是,拓拔继迁的谋反和割据再次打乱了太宗的计划,不但西夏旧地未能收回,反被西夏攻下了宋廷的西北军事重镇--灵州,并将之更名为西平府且定为都城。自此,西夏成为了大宋的心头大患!
宋太宗赵光义临死前尚且对此事念念不忘,可见西夏对于宋廷之重要。此后,元昊迁都兴庆府,大兴宫室,擅改中原王朝年号后自建年号,这些大宋都能忍。但是而今,元昊竟然有称帝的打算,宋廷无论如何也无法再忍受下去了!原本想借此比武良机狠挫西夏威风,但是此刻。。。。。。。
#奇#方朋早已没有了起初时的轻视之意,如今之计在于如何保持不败,莫要使朝廷丢脸,至于胜利,他已然不敢再想了。身处于拓拔静的漫天掌影之下,他只能感到对方无尽的压力,却无法判断对方的下一步究竟会如何!
#书#武林高手之间的对决,所比的不止是武功,还有经验和见识,以及临场的判断和对环境的利用。所谓“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道理。如今,环境显然不会有什么改变,这种情况对两个人是公平的,谁也不占便宜。而经验和见识是通过一次次的与人交手得来的,按理说方朋是占上风的。可是,事实全然不是如此。
方朋出道以来经大小战五十七次,观战更是不计其数,但是他从来没有见过拓拔静所使的武功。当然,谁也不敢说自己识得天下武功,但是像拓拔静如此高明的武功他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一旦经验见识不管用,方朋只能寄望于临场判断了!
拓拔静出道以来尚且是第二次与人交手,还谈不上什么经验。但是离开仙子岛前,她早已于玉女派中打败了所有弟子,且对于中原武功也知之甚详。玉女派与中原武林将近四百年的恩怨,早已让仙子岛见识过了无数中原武功。拓拔静只见方朋出了十余招,已经看出了他的武功家数。当然,看出是一回事,但是破解却是另一回事。
只见方朋身如鹤影,形似酒醉,双手在片刻间已然闪出了无数幻影,再配合他独特的身形步法,场中形势立即变化。华山派的千鹤手不愧为该派绝学之一,再加上方朋临场经验丰富,一时间旁观众人只看见千道鹤影肆意盘旋,再也不见拓拔静的一丝影子。观战众人同时发出一声惊叹,为这瞬间逆转的形势所震撼。宋廷君臣心中再度自信起来,宋仁宗更是坐起身体面带微笑。而野利仁荣此刻只觉自己手心已是汗渍一片。
那么拓拔静此刻又如何呢?
拓拔静并没有被方朋的形影所迷惑,她可以清楚的感觉到对手的存在。就在众人惊呼的时候,她在一瞬间接下了方朋近乎疯狂的上百次鹤啄以及如同展翼飞翔的鹤切!鹤啄如钻,鹤切似刀,凌厉的劲气扑面而来,几欲让人窒息。千鹤手在方朋的手中已然发挥出了它的最大威力。在漫天鹤影中,拓拔静的一道紫影分外抢眼。
紫影在无数道鹤影的包围下,在凌厉的劲气下,在如同狂风骤雨打击下,飘飘摇摇却始终屹立不倒,还显得略微有些游刃有余。拓拔静竟然可以自由的穿梭于鹤影狂击下,而且还间或施以反击,纤纤玉掌举手间已化做飞花飘曳,使这惨烈之意略微淡化。她依旧在试探和等待,等待那一刹那的机会。
方朋已经摸到了拓拔静的心思,但是他没有办法,他只能冀望自己可以在狂攻下使拓拔静疲于应付,然后在乱中取胜。于是乎,他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击,千鹤手的施展配合上了华山派最霸道的心法--‘万仞狂功’。拓拔静立即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劲气四溢的千鹤手几乎要把她的面巾撕的四分五裂,来自四面八方的鹤啄更加让人不好应付。
拓拔静的纤纤玉掌在曼妙的身形步法下,将所有的鹤啄一一化为无形,招式千变万化,前后竟然无一招相同。每一招都让在场的所有人叹为观止,相比方朋令人眼花缭乱的身影手法,拓拔静的每一招都可以让人看的一清二楚。而且只让人产生了美的享受,丝毫不觉得此刻的她在与人比武决斗。这不是比武,简直是比舞!
拓拔静的每一下出手,都带给人一种难言的欣赏。如花开,似花香,若花飞,犹花落。仿佛看得到一眼漫无边际的花海中,一株飘逸繁茂的花树,在绽放着春意昂然的鲜花。花香渐渐包围了鹤影。但听一声娇叱,众人眼中一花,花意鹤影顿时全然消失不见。人影霍然分开,方朋低垂脸颊凝视着自己的双手,一言不发。拓拔静静立于一侧,秀眸中饱含无限深意。
此前所有一切众人都看的清清楚楚,但是偏偏这最后一记交手,没有一个人看得清楚,即便“金银手”赵刚也不例外!那片刻究竟发生了什么,恐怕只有当事两人心中清楚。范仲淹期艾道:“厄。。。赵总管,依你看,此战结果是。。。。。。。。”
当殿诸人都竖起了耳朵倾听赵刚的回答,赵刚一怔,片刻后才结结巴巴的说:“厄。。。依小臣看嘛。。。。。。厄。。。。。这个。。。。。。。。好象是。。。。。。。厄。。。。。。。唉。。。。。。。小臣也没有看清楚!还请大人谅解。”
众人目光一致投向场中,只见方朋微叹一声,嘴角留露出一丝苦笑,随即拱手道:“静公主绝妙身手,在下心服口服。但不知公主所用是何武功,尚请不吝相告,也让在下长长见识。”
观战诸人这才知道方朋败了,而且败的心服口服。宋廷诸人立时心灰意冷,宋仁宗更是暗暗叫苦。野利仁荣长出一口气,顿时放下心来。只见拓拔静目光流转,顾盼生姿,随后轻言道:“静所用武功是----‘繁花掌’!”
方朋长出一口气,仰头道:“好一个‘繁花掌’,今日得见如此绝妙武功,在下也算不枉此战了!但是静公主莫怪在下厚颜,今日之战并非在下私利,所以还请公主亮剑,让在下再来领教一下公主的无双剑术!”
宋廷君臣好似又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方朋人称“残烟剑客”,自然是以剑术闻名方得此外号,此刻空手虽败,但是一旦兵器在手,情况一定不同!或许还可以扳回来一局,那么就算是双方平手,大宋既不会丢面子,宋仁宗自然也不必接受拓拔静的哪个请求了!野利仁荣看到宋廷君臣的表情,马上也想到了这点,刚放下来的心再度悬了起来。现在就看拓拔静在胜利的情况下肯不肯再比一场兵刃。
拓拔静微微一颔首,道:“好,我们就再比一场兵刃!”她自然知道对方不肯死心,而她决心一次将宋廷的矜持全部催垮!放松下来的空气中又弥漫起了浓浓的杀伐之气。
华山派以剑术闻名于武林,方朋更是尽得华山剑法之精髓,且凭借不凡的剑术得了个“残烟剑客”的绰号,当他一剑在手,拓拔静还能有几分胜算??大殿外风雪未息,大殿内杀伐又起,原本无事的天地苍穹,再度面临挑战。。。。。
第七章——立国表文 (上)
很多年以后,方朋想起当时的那次宫廷比武,想到那身形婉约的拓拔静,就会有一种震撼感!他没有想到,对方竟然在他的千鹤手发动到最强威力的时候,一举应下了所有的攻击而且在他变招的一刹那,双掌连在他的双臂、双手、胸前印了十七掌,偏偏让他劲力全失却又没有丝毫内伤。真是无法令人相信这是事实。
但此刻,方朋面色凝重,丝毫不失大家风范。一剑在手,片刻前的失利已然于心中全部消失。一个剑客,剑就是他的生命,他的一切。手中有无长剑是绝对不同的!当剑入手的那一刻,方朋变成了另一个人,浑身散发着剑的锐气。傲立于当场的他就是一柄剑!
华山派的武功大多讲究的是轻灵飘逸,清古俊秀,但也有少数武功十分的惨烈激昂。方朋人称“残烟剑客”,剑法以飘渺空灵闻名,而如今的他已然是剑气四溢,全然没有了那种烟霞云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