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抗战之责 >

第86部分

抗战之责-第86部分

小说: 抗战之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自然。太君,您想,大日本离这里有多远?几千里地吧?敌人的飞机能飞这么远?所以,只要不是白痴,谁会相信那些鬼话?”肖彦梁打蛇随棍上,话里带话地说道。

“你说得一点不错,只要不是白痴,就没有人会相信那些鬼话。”大介洋三话虽然这么说的,心里却在嘀咕:“哼,白痴,哪个士兵,哪个老百姓不是白痴?进城的时候看见那些支那人脸色好了很多,估计已经有不少人看了报纸。”

想归想,大介洋三走到办公桌边,拉开抽屉,取出一些银圆,对肖彦梁说道:“这些你拿去买酒喝,累了一个晚上,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谢谢太君。”肖彦梁赶紧接过银圆,行了个礼退出了屋子。

等肖彦梁退了出去,大介洋三坐在椅子上,望着墙上的“忍”字发呆。过了好一会,他猛地站起来,抽出报纸,仔细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大介洋三的冷汗冒了出来。报纸上讲述的,正是中国空军对日本本土进行了空袭的报道。

本来这个消息他就只是听任说的,现在报纸就在眼前,整个过程详细地报道了一遍,让他对这件事有了彻底的了解。

即使不懂中国文字的日本人,也可以通过报纸上那些汉字的意思猜出个大概意思来。怪不得回来的时候看见那些哨兵拿着报纸看的入了迷!

“八嘎!”大介洋三恨得咬牙切齿。看来均军部想保密的措施是没法执行了。大介洋三现在是非常感激肖彦梁的迅速出动,及时收缴了这些报纸,把影响降低到了最低点。

大介洋三放下报纸,走到桌子边上,拨通了上级的电话。

回到张旭的院子,在德贵的带领下,文川和吴志伟已经趁乱回来了。

“你们可回来了。”肖彦梁高兴地说道:“快,给我说说昨晚的场景。妈的老看着外面放烟花似的爆个不停,可把我们给急坏了。”

“就是。文哥你说了要等彦梁大哥回来才说,现在人都齐了,该说了吧?”德贵在一旁帮着腔。

“你们也看到了,今天街上的人跟过节似的,虽然不敢明着庆祝,可是那些老百姓走起路来,腰板都之乐不少,见面打招呼的语调都变了,全透着一股子兴奋。好久都没有这么开心过了。”看见肖彦梁、德贵得着急样,打扮成一个挑夫的文川笑呵呵地说道。

坐了五个人的屋子稍稍显得有些挤,张旭挪了挪位子,让肖彦梁坐下,等着文川精彩的描述。

说实话,文川的口才还是很不错的,昨晚的过程,尤其是那场空战,更是如说书一般,抑扬顿挫,牢牢的抓住了听众的表情。

“乖乖,6:0,厉害,厉害。真想不到国军空军这么厉害。”文川讲述完,张旭兴奋地一巴掌拍在被子上,称赞道。

“那不一定,”一边的吴志伟有些忧郁地说道,“我看过那些护航的飞机,都是欧美的P…40老式飞机,并不是国军的飞机。国军的飞机基本上已经消耗完了。这些飞机是那些到我国帮助我们抵抗日本人的国际友人,他们来华参战,都是自带飞机的。”

张旭、肖彦梁等人还是第一次听说有“国际友人来华参战”,不由得愣了愣。

“你们大概也知道我们空军的实力。”见几个人发楞,戴安平解释说:“虽然他们和日本空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并且也取得了优异的战绩,但是我们消耗不起啊。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的空军基本上就有名无实了。你们看这位吴志伟,他就是一名飞行员,养好了伤,想开飞机上天和日本人拼命,可是没有飞机让他飞!

好在我们的抗战事业引起了许多的国际友好国家的同情,他们有的给我们捐助飞机,有的给我们捐助钱财,更有一些国际友人,自己带着飞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和我们一起抵抗日本侵略者。”

缓了缓,戴安平鼻子有些发酸,慢慢说道:“这些国际友人,有的,已经为我们伟大的抗战事业牺牲了。”

屋子里霎时间安静了。

“同志们,这些国际友人的伟大举动,不正说明我们的抗战事业一片光明,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吗?我们是不会忘记这些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牺牲的国际友人的。”好一会,文川缓缓说道。

“说得对。”戴安平接着说道:“我们的抗战事业必胜!只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佣自己的实际行动,尽到自己的责任,胜利必定是属于我们的。”

“彦梁老弟,这回,你们这些警察的汉奸罪名可是坐实了。”见大家还没缓过神来,文川笑着换了一个话题。

“罪名?哦,你是说收缴那些报纸啊。”肖彦梁一愣,随即反映过来,笑着说:“半个小时的时间,难道他们还背不熟报纸上的内容?”

“高,实在是高。我们不收,日本人和侦缉队也会收的。”张旭笑着说道。在这一点上,他的反映也很快,得出了和肖彦梁一模一样的结论。

“不错,我就是这么想的。与其到时候鸡飞狗跳的,不如我们马上行动,得了便宜又卖乖。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肖彦梁补充说道。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报纸晃了晃:“更何况大介洋三又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报纸。”

“大哥,你也藏了一份啊。”德贵惊讶的说道。不过他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

“早知道你会藏一份的。我带了三份报纸,再多就要藏不住了。”肖彦梁并没有介意德贵的私藏报纸的行为。说完他把报纸一一分给几个人。

******************

注:有些读者问,关于“同志”在国民党中的这种称呼是否合适,其实只要多看些历史文献,就应该知道这种称呼从孙中山先生创办同盟会时就开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明言大家应该是很熟悉的。

正文 第七十七章 轰炸日本

“号外!我英勇的空军成功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

接过报纸,跳入眼帘的,赫然是大大的一行标题。文川激动得几乎拿不稳报纸了。在回来的路上,他便从德贵口中知道飞机抛洒报纸的消息,也听德贵大致说了一下报纸的内容,心中的渴望可想而知。刚才在肖彦梁面前的冷静,其实都是装出来的。现在当真拿着报纸了,也仅仅是看清了标题,两只眼睛就被忍不住涌出的泪水模糊了。

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文川不好意思地眨了眨眼,却听见张旭在小声责怪德贵:“好你个王八蛋,来了这么久,就知道给我们讲,有报纸也不给我们拿出来。”原来是德贵看见肖彦梁掏出了报纸,自己也从怀里取出了报纸。

“还不是怕被大哥知道……”德贵给自己辩解道。

文川心里不禁莞尔,在路上他就问过德贵有没有收藏报纸,这小子竟说按肖彦梁的命令,全部上交了,当时自己就不相信他的话,不过为了尽快趁乱入城,也就没有在这个问题继续追问德贵。

当下一屋子的人都投入到报纸的内容中去了。

“中央社特别号外!5月20日凌晨,我英勇的空军派出轰炸机编队,克服重重困难飞抵日本本土,先后沿熊本向北,沿途经久留米、佐贺、长崎、福冈等城市,一共将所携带的数百万张传单全部投放完毕。在日本本土的飞行途中,均未遭到地面高射炮和飞机的拦截。编队于十一时三十分安全返回国内,受到了广大军民的热烈欢迎。

为了向日本人民体现出我们的仁义,此次轰炸我们并没有携带炸弹,全部携带的是警告日本政府的传单。传单的内容是‘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逊,则百万传单将变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

夜袭日本本土,彻底打破了‘大日本神圣领空不可入袭’的妄言,狠狠地灭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我们抗战到底的决心。

国民政府在此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打击侵略者,彻底把侵略者赶出中国。”

报纸只有一面有文字,是一篇“特别号外”。但是短短的内容,铿锵有力的文字,不大的报纸给人带来的是一个民族誓死抗争,永不低头的豪迈壮气!

文川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慢慢看完号外的,拿着报纸的双手到后来几乎有些颤抖。先不说委员长在11年(公元1931年)下令东北军少帅张学良放弃东北是对是错,单是和日本人开战快一年的时间里,除了一些有限的胜利外,就是不断地丢城失地。就是那些仅有的所谓的胜利,也是广大英勇的国军用血肉之躯去弥补武器的低劣,战术安排的笨拙才换来的。同样国民政府的空军尽管拼命,但是飞机的落后,后勤的落后,也无法阻止日军的脚步。

可是现在,就在几天前,几乎已全军覆没的空军,竟然组织编队,第一次远征日本,轰炸日本人的老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壮举啊。

“小吴,你看这事是不是真的。轰炸轰炸,不带炸弹带传单,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收回思绪万千的文川,却发现了一些蹊跷,立刻问道。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吴志伟。

“我觉得事真的。国民政府不会用子虚乌有的事来糊弄老百姓和前线的将士的。”看见大家的眼神,吴志伟想了想回答道。

“可是据我所知,我们的空军并没有能飞到日本本土的飞机啊。早在抗战爆发的前一年,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制定的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就向空军提出要求,‘准备全部轰炸机袭击敌之佐世保、横须贺及其空军根据地,并破坏东京、大阪等大城市’。可等抗战开始不久,我军能够飞抵日本本土的萨伏亚S—72和马丁—139WC等两种远程轰炸机就损失殆尽了。”文川皱着眉说道。

“想不到文组长对我们空军还这么熟悉。”吴志伟有些惊讶文川居然能说出两款空军的机型。

“那是去年首都沦陷,在一次日本空袭以后,我和一个朋友聊天时他告诉我的。”文川解释道,“他还告诉我,去年9月,我国军事代表团赴苏联洽谈军事援华问题时,收到委员长密令:务必购买可以用于轰炸日本的重型远程轰炸机。10月,苏联对华军事援助协议中的6架TB—3重型轰炸机按计划飞抵兰州。11月30日,其中的5架飞机由兰州经汉口飞南昌进行对日轰炸前的临战训练。不幸的是,日方早就得到南昌有中国重型轰炸机的情报。12月13日,日机空袭南昌机场,当场炸毁2架,炸伤3架,剩下的战机被迫飞返兰州躲避空袭。由于数量有限且备件缺乏,TB—3现在只能作为运输机使用。每日里看着日本人的飞机在我们的上空如入无人之境,我这心里的那个恨!”

“哦,还有这事?我倒不知道。”吴志伟摇摇头。接着说道:“我来之前,那些国际援华的友人,带来了不少飞机。

据我所知,其中的马丁—139WC轰炸机,应该适合这次任务。该机安装两台莱特r1820发动机,最大时速383千米,最大作战航程2140千米,装备了3挺7。62毫米机枪,最大载弹量1800千克,封闭式座舱和旋转炮塔,速度快,载弹量大。只要把它进行改装,比如将飞机炸弹舱改装为油箱,以增加携带的燃料,从而增加航程,再从某个还未陷落的沿海机场起飞,完成此次任务也不是不可能。”

吴志伟如此详细的述说,让屋里的人吃惊不已。肖彦梁小心地问道:“小吴,你怎么这么熟悉?你开过这个……这个马……丁飞机?”

“我没有开过。但是我研究过。我们每一个飞行员。都仔细研究过国军现有的哪一种飞机可以飞到日本本土去扔炸弹。向上面的此类建议和请战书,那是络绎不绝。可惜啊。不知道是谁这么有福气去执行这个任务,真是羡慕死我了。”吴志伟的话语间透着一丝无奈。

肖彦梁拍了拍吴志伟的肩膀,说道:“好兄弟,到哪里不是杀日本人,不是在抗战?我相信,在广大的敌占区,都有象我们这样坚持抗战的人士。能去炸小日本的老窝,当然是好得不得了的事;但是你昨晚亲自指挥,炸掉了日本人的军需库,又干掉了六架敌机,你应该满足了。妈的,”肖彦梁狠狠地啐了一口,说道:“好大的军需库,至少十万人的补给。老子倒要看看日本人用什么去救土肥原。”

“这么大的军需库,不要说你们,就是我们也吓了一跳。”得到解释的文川笑着插口说道:“那爆炸声可是响了整整一夜。徐州东援土肥原的部队至少要拖他十天半个月的。这将又是一个‘台儿庄大捷’。”

“小吴兄弟,”坐在床上的张旭终于有了开口的机会:“我就想不通,这国民政府怎么会想到派飞机去日本人的老窝洒什么传单,照我说就凭日本人的那个德行,能接受警告才是怪事。带些炸弹才是真理。”

“唉,不是不想带炸弹,日本人轰炸我们轰炸的那么凶,能不给他们点颜色尝尝?可惜我们研究过了,带了炸弹,飞机根本无法飞到目的地!我想国民政府派飞机洒传单也是迫不得已的做法罢了。”吴志伟及其遗憾地说道。

吴志伟的一番话说得大家默不作声。国力的赢弱,工业的落后,几十年间大小军阀之间的混战,搞得轰炸日本人的飞机还是人家志愿队自己个带来的。

“这事先说到这里吧。我看我们下一步的任务是先把药店开起来。这里一下多住两个人也太挤了些。”文川打破了安静,提出了自己队接下来工作的安排。

“这事我想过了,就说戴先生是我远房的姑姑的儿子。地址就选在城东的那片居民区里,人多,屋子密,发报也要隐蔽一些。日本人的那个什么‘无线电侦测车’也无法自由活动。”肖彦梁马上接口回答道。显然他心里早就有了伏案。

“什么?这里的日本人居然有‘无线电侦测车’?原先的报务员知道吗?”戴安平被肖彦梁的话吓了一跳,眉头已经皱了起来。

“我们已经通知他了,他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关于彦梁说的开店的事,我看可以。不过大介洋三那里你怎么对他说?”文川对戴安平解释完,紧跟着问肖彦梁。

“好说。我就告诉大介洋三,因为听说这里日本人的管理特别好,我这个哥哥就听我的话赶了过来开店。”对于这一点,肖彦梁也有说话。

“我看可以。到时候店里放一部电台,这里放一部。”戴安平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