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医-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若谷的话让官家赵祯很不爽,沉思一会的他,转头朝新任宗正卿濮安王赵允让看去。
濮安王赵允让是赵家宗室中才能仅次于孟王的实权王爷。自从孟王赵元俨病重离开政治中心修养之后,濮安王赵允让就接替孟王赵元俨宗正卿的官职,负责维护赵家宗室在大宋地利益。
大宋最秘密的秘卫。一直由忠心皇家地宗室弟子掌握,而孟王这个掌权人病重之后,掌控秘卫的权利,就交到了濮安王的手中,如果说大宋有间谍组织比官方枢密院的谍报更强大的,无疑只有秘卫一家,所以当官家想询问辽国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朝濮安王赵允让看去。
濮安王赵允让年约三旬,长得酷似官家赵祯,身材匀称,神情坚毅,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年帅哥,“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这是孟王对濮安王这个后辈的高度评价。
濮安王对于官家的询问早有准备,出列之后就不假思索沉声回答说道:“启禀
辽国此番动作大有含义,并非真定、河间二府建设防单,月前永兴军路节度使赵磊在丰州官道大败西夏元昊,元昊受挫退兵之后,立刻派遣使者秘密出使辽国,不知和辽国达成何种协议,不几日辽国就开始聚集兵马驻扎大同,期间辽皇耶律宗真多次秘密召见南北二院大王萧孝穆和萧贯宁以及宰相张佥议事,之后辽国特使萧特末和刘六符带着国书前来汴京,国书的内容还有辽国地意图,臣至今没有头绪。”
濮安王一番话刚刚说完,官家赵祯就瞥了宰相李若谷一眼,吓得李若谷冷汗直流,心中暗自骂娘。
“诸位爱卿都听到濮安王的话了,不知诸位爱卿都有何高见啊?”官家赵祯听到辽国集兵出使关系到赵磊大胜西夏之后,脑海中隐约想到什么,却没有什么根据,于是开始对群臣仔细求证起来。
先前犯错的李若谷第一个站出来挽回官家印象说道:“启禀官家!臣以为辽国此番秘会西夏特使,很明显是和西夏联合起来,准备于我朝谈判,官家根本无须为此担心,只要朝廷做好万全准备,谈判之事,定然不让辽国得了好去。”
—
“李大人说的不错,不知李大人是否知道辽国谈判地条件、谈判的底线以及谈判的原因呢?为什么不准备插手我朝事物,已经在西夏边境集结兵马地辽国,突然将矛头对准我朝了呢?”和李若谷并列而站,老当益壮的张士逊这时突然站出来质问李若谷说道。
“这些事情早晚会清楚,现在最重要的是让礼部准备接待辽国特使,并套出他们的意图。”李若谷不慌不忙的回答说道。
“辽国特使的来意还用套吗!西夏元昊是战败之后才和辽国联系,而辽国本来集结在西夏边境的兵马马上转移到大同,现在情况已经十分清楚,辽国已经将目标放在我朝身上,原因就是赵磊在丰州大败西夏兵马使用的武器了。”晏殊这时在张士逊身边帮腔沉声说道,晏殊不愧是天才儿童入仕的绝顶天才,转念就将辽国的意图猜个八九不离十。
晏殊的话让殿中群臣齐齐一愣,官家赵祯马上反映过来愕然说道:“晏参政的意思是,辽国在打手雷、地雷和火箭车的主意吗?”
“不错!西夏元昊在丰州已经吃过三种武器的苦头,几万大军都战死在丰州,就因为三种武器的出现,我大宋以少胜多,将西夏人彻底打怕了,他们恐怕已经清楚拥有三种武器的大宋,已经不是以前的大宋,所以西夏和辽国才联合起来,准备对我朝施加压力,最后的目标肯定是三种武器的制作流程。”晏殊十分自信的侃侃说道。
“痴心妄想!手雷、地雷和火箭车是我朝军中利器,是震慑西夏、辽国的重要武器,岂能交给夏辽之敌。”枢密副使王德用这时怒目大喝说道。
“交不交不在我们,在于辽国和西夏能够出什么样的价格?”晏殊眼神清明,一脸睿智的沉声说道。
“无论什么价格都不能将三种武器交给夏辽!”官家赵祯一锤定音坚定说道。
“如果辽国以燕云十六州为价格呢?如果西夏以十万匹上等未阉割战马为价格呢?”晏殊也不反驳,直接对官家赵祯询问说道。
燕云十六州、十万未阉割战马?官家赵祯听到晏殊的话,心脏怦怦直跳。
燕云十六州是赵家几代君王念念不忘收回的中原之地,而十万未阉割战马更能让大宋军事力量直接上升几个台阶,这种诱惑实在太大,大到赵祯、张士逊、李若谷、王德用还有赵允让等大宋君臣都难以拒绝的地步。
“夏辽真的会出那种价格吗?”官家赵祯语气已经开始柔弱,看来对晏殊的说法颇为动心。
“不能肯定!这要看新式武器对辽国的吸引力,至于西夏,已经被赵磊打残,没有谈判的筹码,如果辽国对新式武器志在必得,肯定会抛出燕云十六州这个筹码,毕竟新式武器值这个价钱,到时如果不答应,辽国肯定会重兵压境,如果辽国出的价格太低,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将新式武器放在心上,根本不重视,这样一来,两国交恶的可能性就会大减,朝廷随意推搪几次就可以了。”晏殊沉吟一会将他的想法告知官家赵祯说道。
听完晏殊的话,官家赵祯若有所思的笑笑,随即继续闭目养神,而朝堂之上分配了接待辽国特使的任务之后,再次为了三省六部的琐事争吵起来。
第十一卷 三国议和
第四章 夏辽联,狄青赴真定
安府西靠洛水上游,奔流不息的洛水不但供应着延安民所需,而且灌溉着河道两岸万顷良田,是延安百姓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赵磊策马洛水河岸,虽是晴午,抬头看去,天色一片昏黄,宛如黄昏风光。
萧若若身披大氅英姿飒爽的跟在赵磊的身后,而跟随韩绮返回延安府的河北豪杰,被赵磊借调过来,负责赵磊在延安府的安危,而众多护卫之中,愁眉苦色的苏洵正迷茫的看向洛水之中。
“洛水水位下降很多,看来传言是真的,大旱即将到来。”赵磊停在洛水宽阔的河岸之上,下马近望河道的他,皱眉对身后的苏洵说道。
“开春小雨之后,快两个月没有下过雨了,如今延安府上空黄土飞扬,遮天盖日,田里刚刚春播的粮苗干枯伏地,奄奄一息,只有靠近河渠的田地好一些,现在延安府兵马三十多万,全靠关中支持,听说关中旱情也初见端倪,如果真的大旱来临,波及甚广啊!”苏洵看着洛水的河道,神色忧虑的对赵磊说道。
“明允兄为何如此着急,旱情之事,应是范大人的责任,范大人都没有着急呢!”今天随着赵磊出行的都是自己人,萧若若一改往日低调作风,咯咯笑着对苏洵说道。
“范仲淹不急,他比我还急,永兴军路大旱预兆的事情他早已经报上去了,不过就算报上去又能怎么样,朝廷也管不着老天下雨啊!如果永兴军路真的大旱来临,朝廷势必调集其他府州的粮食,劳民伤财不说。恐怕会有其他严重后果啊!”苏洵摇头苦涩说道。
“其他严重后果?”赵磊心中迷惑的看着苏洵问道。
“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人到时候就知道了。”苏洵看着赵磊眼神有些古怪的低声说道。
这个苏明允,搞什么鬼啊!赵磊摸摸已经蓄起地短须,心中纳闷的想道。
“如果永兴军路大旱,朝廷如何抗旱呢?”赵磊还没有见识过大旱的场面,也没有处理大旱的经验,想起大旱后马上忘记刚才的事情对苏洵仔细询问道。
“用粮食赈灾!如果永兴军路大旱,除了渭水、洛水、黄河三条大河外,其他小河都会断流。灾民要么乞食他乡,要么聚集三河沿岸的城市,朝廷到时会在三河沿岸城市赈灾,至于抗旱,又不是水灾,看老天脸色行事了。”苏洵抖抖身上的黄土,无可奈何的对赵磊说道。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这些事情还是留着回去再说吧!反正距离大旱还远着呢!我们沿河去上游看看吧?”萧若若好不容易和一群自己人外出游玩,不想赵磊继续谈论政事,于是摇着赵磊的胳膊撒娇说道。
赵磊这时才想起来。今天是陪萧若若来郊游的,不是专门看旱情地。想到这里赵磊撇开脑中政事,谈笑风生朝洛水的上游漫步而去。
………………………………
黄昏时分,游玩的赵磊一行人返回延安府,刚刚来到城门,就碰到几个焦急等候在城门口的军中小校。
“赵大人,朝廷来了天使,正在军营等候,区先生命我等在这里守候,望大人快快回营。”小校看到赵磊一行人到来,拦住去路朗声说道。
官家派使者来延安府了?赵磊听到小校的话。心中一愣,开始揣摩使者来延安府的意图。
“若若,你先回去,我和明允兄去军营拜见天使。”赵磊沉吟一会心中已有思路。便对萧若若低声说道。
萧若若带着几名护卫离开之后,赵磊和苏洵也策马朝军营行去。
“希范兄,天使何在?”赵磊回到大营帅帐。却只看到区希范和庞柏两人在那里瞅着沙盘,所谓的天使根本没有看到,疑惑的赵磊对区希范不解问道。
“走了,天使不过路过延安府,递交了朝廷给大人以及范仲淹大人的公文,最终目的在河北西路,辽国地特使还在真定府等候天使的迎接呢!”庞柏看到赵磊返回回来了,离开沙盘转头对赵磊说道。
“辽国使者?究竟发生什么事情,怎么汴京最近一点消息都没有传来呢?”赵磊眼神一变,对最近通讯不便地事情大为不满的说道。
“没办法,训练的信鸽都折在西夏养雕人的手里,现在全靠人力送信,速度太过缓慢,新一批信鸽还需时日才能使用,先等等吧!至于辽国使者……”庞柏将汴京传来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告诉赵磊说道。
“西夏和辽国联合起来了,有确实证据吗?”赵磊还没有开口,苏洵就震惊万分的问道。
“这种事情还需要证据吗!濮安王掌握着大宋秘卫,他都已经确定西夏和辽国接触的事情,夏辽联合绝不是空穴来
。
—
赵磊没有参合到三人之间的讨论中去,径直走到帐中大椅之上,招呼亲兵送来几杯清茶后,才开始斟酌夏辽联合的后果。
西夏元昊联合辽国,在赵磊看来,是意料之中地事情,毕竟现在西夏名义上的太子,正是辽国公主的儿子,元昊此时和辽国关系正在蜜月期,估计这种关系会一直保持到元昊下毒手杀死辽国公主和亲生儿子为止,所以当赵磊看到元昊败退西平府而按兵不动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他联合辽国地意图,不过仅仅是猜测而已,如今终于可以肯定这种猜测了。
西夏联合辽国,有很多好处,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战败的元昊可以狐假虎威给大宋施加压力,迫使大宋谈判,至于元昊要付出什么代价,赵磊不想了解。
“辽国为何要和西夏联合,别忘了元昊现在已经称帝,和耶律宗真平起平坐,难道耶律宗真可以忍受以前地臣子变成现在的皇帝。”区希范十分不解辽国和西夏联合的事情,表情十分愕然的对赵磊等人问道。
“希范兄以为元昊这皇帝还可以坐下去吗!元昊连续两次败于将军之后,损失兵马二十万,如今西夏精兵不足三十万,尚要防备四方敌国,加上国力透支过多,我大宋和辽国不落井下石已经很不错了,估计元昊联辽肯定会提出去帝位的筹码。”苏洵这时淡然一笑回答区希范说道。
“真不明白,为何人人都去抢那个位置,元昊称王一方,跟皇帝没什么两样,非要登基称帝,结果害的宋夏兵马损失极多,让辽国在旁边看笑话,最后只当了这几天就要下位,图什么啊!”庞柏圆脸狂摇叹息说道。
“权势大了,野心也就大了,德明对宋称臣一辈子,卧薪尝胆,苦心积攒力量,这份力量让元昊短短几年扩展国土数千里,而元昊可不比德明,野心勃勃的他岂能甘居人下,凭西夏如今的国力,称帝是早晚的事情。”苏洵这时也万分感叹当初德明在世为宋臣的日子说道。
赵磊认真倾听三位幕僚的谈论之后,突然想到朝廷的公文还没有来得及看,转头对区希范说道:“对了,朝廷不是下公文了吗!在那里?”
“案上,大人如今威风了,丰州官道一战,三万对十万让西夏无功而返,损失兵马四万余,更一日克琉璃,击溃张威大军两万,如今大宋上下都知道将军虎威,这不,辽国在大同府集结大军二十万,朝廷就来了公文询问大人意见呢!”区希范笑呵呵的恭维赵磊说道。
赵磊起身拿起案上的公文,没有理会区希范拍马屁的话,打开公文仔细看了一遍,看完之后微微一笑。
“大人!朝廷下文何事?”苏洵看到赵磊的笑容,奇怪的问道。
“官家已经得到我们奏上去的折子,将我们的想法和朝廷重臣议过了,有丰州之胜在那里放着,朝廷总算通过我们的提议,工部将派遣工匠全力制作手雷、地雷和火箭车,而我们在永兴军路训练士卒投弹、埋雷、挖战壕等方法,将来会推行到全国各路,从今年开始,大宋的作战方式将大大改变,以后战争打的不再是人,而是科技、钱财和后勤了。”赵磊继续微笑说道。
乖乖!全面推行手雷、地雷和火箭车,这可是大手笔啊!要知道一枚手雷和地雷的造价就在十两左右,而火箭车至少千两、火箭到是便宜,但是消耗的太快,如果大宋全面推行这三种武器,至少要制作数百万手雷、地雷和上万火箭车,这么贵的东西,朝廷要花费多少银子啊!怪不得大人说以后战争拼的就是钱财了呢!苏洵、区希范和庞柏一脸震惊的想到。
“朝廷还命我将一批参与丰州之战的将士送到汴京负责训练他们投弹、埋雷和操纵火箭车的能力;另外让我选一位参加过丰州之战的大将率领五千兵马带五万手雷、五万地雷以及两百辆火箭车、五十万支火箭增援真定府对持大同的辽军,你们说派谁去为好?”赵磊沉吟一会,将朝廷的要求说出来征求三人意见说道。
“杨文广、狄青!”苏洵、区希范和庞柏三人听到赵磊的询问,异口同声回答说道。
看着苏洵、区希范和庞柏彼此会心笑意,赵磊也满意的点点头,在他看来,杨文广和狄青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杨文广出身将门,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