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晋-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母亲……您,您等等啊!”望着司马氏远去的身影,杜耽目瞪口呆,脸上流露出无奈与悔恨。
“少主,现在怎么办呢?”一名杜氏家族子弟贴过来小声问道。
“我怎么知道?”杜耽没好气怒道,“可我知道要是母亲有半点闪失,我杜氏颜面何存?”
“那少主您的意思是?”“跟上!”“可是,我们恐怕没多少胜算……”“不去也没用,母亲去就是我们杜家去,非去不可啦!”
关中的杜氏就这样被拉上内战的战车。接着便是更多关中其他豪族,陆续加入司马冏麾下。这在后来让杜预非常非常的懊悔,不过他也知道司马冏尽管在革新上面触怒了绝大多数豪族的利益,但司马冏在抵御汉国入侵时不遗余力,这也算是对关中诸豪族的莫大恩惠。加上司马冏毕竟占有大义名分,身为司马攸的嫡子,司马家族的嫡系第一继承人并无疑问。若是能支持司马冏打败司马炎,重新夺回中京的主导权,那么全部关中豪族都将能分一杯羹。
无论道义与利益,关中豪族皆没有理由坐视。唯一的担忧是汉国乘火打劫。不过,杜预已经派兵严厉封锁萧关和大散关、长城、南山一线,加上大雪封山,如果能在冬季速战速决,那危险便可忽略不计。
景元二十七年冬十二月十二日被围困了足足一月的潼关城终于等到了援军,这些来自关中的军队攻击了隶属于中京司马炎麾下的北军五营,北军五营一击即溃。但损兵率并不算高——
“败了败了,快逃命啊!”
潼关城下,诸葛玫招呼着他那些毫无斗志的族兄弟们,所有诸葛氏一族的子弟围成一个将近千人左右的阵列,一起向某个远离潼关的方向逃窜,其他各家被迫出兵的豪族也大抵如此。
潼关城所属的司马冏所部终于与关中军队合流。数量从弘农举兵时的不足三千人迅速扩张到数万之众。
士气异常高涨。
不久,雍州刺史杜预也正式加入司马冏麾下。
节五:王师北望
景元二十七年冬末十二月,在杜预指挥调度下,司马冏所部对司马炎部发动反扑,十二月底,弘农郡黾池县城被关中军奇迹般一日攻克,关中军士气大振。关中军接连追击,军队一直将中京北军赶至弘农郡与河南尹交汇之界,但随着司马炎通过严厉申斥以及杀戮震慑,中京所部慢慢恢复战力。景元二十八年正月九日,在司隶校尉贾充监督下,抚远将军邓忠及大司农羊琇等人于弘农郡新安县与关中展开血战,双方从正月九日一直打到正月十三日,四日之内伏尸数万。正月十五日,关中军略处于下风,考虑到兵力损失太大,杜预向司马冏进言,请求在荆北羊暨援军抵达之前,暂且退避数里,军队重新退缩回黾池附近。正月二十九日,荆北援军抵达弘农熊耳山附近,司马冏得到此助力后军势更胜,士气重新振作。二月初,司马冏所部重新对司马炎所部发动反扑。两方从黄河南岸打到黄河北岸,又从北岸打回到南岸,整个司隶几乎所有郡县均统统加入这场局势异常混乱的战役。所有的郡县的官员和胥吏们都被迫拿上武器,开始互相厮杀。这种混乱的场面一直持续到春末夏初左右……
……
“景治,现在局势不妙啊!”
杜预一直很担忧,他预计是速战速决,但时间拖到现在,司马炎所部也并未出现崩溃迹象,而且据说豫州和兖州也已经陆陆续续被换上亲近于司马炎的一些官员了。
“现在陇山积雪早已彻底消融,陇山以西草原估计也已然遍地绿意,如果再拖下去,汉国乘势来袭……”
这是杜预最害怕的一种可能。
“那怎么办?难道要我向那逆贼俯首称臣么?”司马冏咆哮着,“做梦,我宁可死!”
“实在不行的话,那还请允许老臣返回雍州布置军马。”
“您也要离开我吗?”司马冏问。
“不是,”杜预道,“可是雍州是我雍州军的根本,要是关中有失,我军势必立马土崩瓦解。”
“好吧。”司马冏也不是无理取闹之辈。他明白这里面的轻重。
……
在杜预返回雍州的稍早些时候,成都宫中。
“这是汉中将士们献上的表章。”马韫将那几张蔡伦纸献上,刘武粗粗看了几眼,便放在一旁置之不理。
马韫知道刘武的意思,他摇了摇头,道:“汉威,其实这小子们也没错啊?现在是时候了。”
“还差一点点。”刘武淡淡回答。
“你在等徐鸿那厮的消息?”
虽然他这个近使几乎连皇帝的吃喝拉撒都瞧在眼里,但有些事情连马韫也不太清楚,因为那些事情有一些根本不是走他这一路,而是从那个北宫氏或者嵇氏她们那边传过来的。
那些帝国暗处见不得光的世界,永远是刘武禁止马韫踏入的世界。但马韫并不怨恨,因为他知道皇帝这么做仅仅是不希望他也搅进来,毕竟这种事情并不光鲜,也无任何荣誉可言。
皇帝点了点头,马韫也便不再强求。
“朕要去慈恩寺。”
祭奠亡者,顺便再看看那些死难的兄弟,对那些兄弟们说说废话。
“可是这么多政务还等着您处理呢!”马韫强调着。
对皇者而言念旧是好事儿,因为念旧皇者的心才仍旧保留着人的味道,但太念旧就显得索然无味,至少马韫是这样认为。
“告诉索靖,让他们尚书们一同过来处置。”
刘武说完站起身。远处许多宫女见状齐步冲了过来,接着有人套衣,有人整理发髻,有人献靴……汉国在这二十年间没了太监,不过宫中的秩序并没有为止大乱,当然充为粗笨劳力的羌女蛮横之气多少有些污浊了汉庭的肃穆,但随着这些年汉女越来越多,宫中气氛也渐渐恢复了当日的宁静静谧。尽管多少有些走样,却也无伤大雅。而且随着文士武士制度的进一步强化,在几年前还在北方使用的制度如今已经彻底扩散到帝国全境。
在从百姓们提拔出的文士们可以在某些程度上取代那些豪族出身的文官,而豪族子弟兵与普通百姓中提拔的军队之间战斗力差距越来越小后,那些豪族们也似乎觉察到他们已经没什么本钱跟皇帝讨价还价了,如今都老老实实的,自己管自己家的事儿,不太敢跟皇帝在许多事儿上咋咋呼呼。
果然一切就像李果当日为他所预测的——文士武士推行全国之日,便是王权霸道尽在其手之时。
想到这儿,这位踌躇满志的皇者扭头望着马韫道:“你说说,朕是先顺流南下攻打荆北呢,还是直取关中?”
“关中。”马韫毫不犹豫。
“哦,为什么?”刘武笑问,他的身边那些宫女们继续为这位君主上袖子,纽扣,补齐最后的装束。这些女人们也不忘偷偷听着,毕竟她们虽然是刘武宫中的侍者,也是各自有各自家族或者至少是家庭系统的,但刘武也不在乎,反正她们应该清楚,在皇帝最后决策完成之前随便透露出宫中的消息是什么样的大罪。
“因为关中拿下,我大汉便可高屋建瓴,自关中窥视中原各地,但拿下荆北,只不过是增加疆土而已。更危险的是有可能招惹吴国的窥视和敌意。”马韫说。
刘武点了点头,低声道:“有理。”
“可是关中的守将是杜预啊?”马韫有些忧虑,“虽然现在杜预已经明确站在司马攸之子司马冏麾下。与中京司马炎部势如水火。但如果他们据大散、萧关等雄关死守,外加严密提防我军入侵。恐怕我军粮草上……”
“你是说粮草上吃紧?”刘武微笑。
“正是。”
这位皇者不再说话,只是笑着望着其中一名捧冠冕的美貌的侍者。马韫灵机一动,也向那女子望去。于是马韫向一名大宫女招了招手,言语了几句。不久,那名大宫女带着又羡又妒的神情走到那个为刘武捧冠冕的女子身边耳语。而后那女子惊喜交加的跪在这位皇者身前。任由这位年近五旬的帝国之主勾起下颌。
“真不错。”刘武说。但只说了这句话便转身对马韫道,“我们去慈恩寺吧?”
剩下些什么事儿根本不需要他过问。就像这个女子将在今晚被送到他床榻前等待恩宠,很多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这位君主年轻时雄姿英发,但却受尽了豪族的气,做事战战兢兢。终于在今天随着国中政治气象越发倾向这位君主,为人心性有些变化也是是所难免。
毕竟他已经快五十岁了。
刘武离开宫廷的同时,他的那些女兵们便杀气腾腾跟随着,所过之处的百姓也无一例外下跪行礼。就这样抵达慈恩寺,慈恩寺的主持亲自前来迎接,接受众僧人山呼法号致意,随后这位王者跳下新近从大宛那边献上的爱马,阔步走入寺庙。在那里,他按照以往的习惯,先默默踏入主殿——英灵殿,向那满殿密密麻麻十万个牌位合手默诵南无阿弥陀佛,之后转身前往小殿。在小殿里,他照例向那上千个牌位默诵,回身的时候,对一名正在敲木鱼的三十岁左右的和尚道:“朕马上要发兵北伐了。”
那和尚仿佛根本没听到似的,继续敲着木鱼。刘武脸上慢慢从带着一丝淡淡的喜悦兴奋变得越发平静。他凝视着这个和尚秃秃的脑袋,看着那些代表戒律的香疤,叹了口气:“何必呢?当日之战,你与你父亲邓忠虽为我大汉帝国之仇敌,但朕还是很仰慕你祖父父亲两代忠义的。你祖父邓艾当日身死虽过在朕,但我一直没有忘记他。”
邓艾的坟也在慈恩寺附近,不过不是什么好地方,但也不算很差。虽然规制远远不及他应得到的二千石以上,可至少也是一千石左右的。对于一个帝国死敌而言,这已经是大大照顾了。更关键的是,这个在敲木鱼的和尚就是邓艾的嫡孙邓郎。
“听说你父亲加入司马炎麾下。”
邓郎还是无动于衷。他的态度激怒了马韫,马韫伸出他那只残存的好手,一把将邓郎拎起,怒喝道:“你好大胆子!皇帝陛下问你话你竟然敢当没听见?”
“放开他!”刘武怒道。
“啊?”马韫看看刘武,又看看像木偶般的邓郎,他苦着脸,有些委屈:“汉威,我……”
“朕让你放开他!”
马韫只好悻悻放开。刘武望着邓郎的脸,默默的凝视着,过了一阵子才低声道:“是朕无礼,忘了你发的宏愿,得罪了。”
“此心已献佛陀,身外事无足道。”
邓郎终于开口了,只是说完这句话,便又重新沉默不言,继续默默的敲打着木鱼。刘武低低将这句短短的谒言念了两遍,默默转身离去。
“汉威,这……”当刘武走出殿门后,马韫便想跟刘武说话,只是刘武抬起手打断他,“不用说了,他一心向佛,为天下苍生祈求安泰也是一片美意赤诚。”
“可是,他毕竟是魏人啊!”马韫道,“让他这样一个魏人在慈恩寺为我汉军将士求福,这不是太荒谬了么?”
十六年前,汉中战役结束后被俘的邓郎便像现在这样,只是那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沙弥,而如今这位当年一心为祖父报仇雪恨的邓家嫡子竟然为帝国那不知道多少万的战死者祈求冥福,单想想都觉得荒谬,可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了。
“可是就算今年他也才三十二岁啊!”刘武叹息道,“十六年青灯古佛,最美好的时光都浪费在这上面了。像这样人的发愿,朕还有什么苛求呢?此子日后定能成为大德高僧哪。”
马韫沉默了。过了片刻,才低声问:“那汉威,你向我军将士们许什么愿呢?”
“很快你就会知道了。”刘武并没有直说。马韫虽感到有些愤愤,却也无可奈何。
他们从慈恩寺返回成都宫中时已经是当天的黄昏左右,当刘武抵达宫殿时,他的次子刘武便风风火火冲了过来,一见到刘武便跪在刘武面前,大声叫道:“父皇,大事已成!”说着,将一张薄薄的纸献到刘武面前,神情异常亢奋,还没等刘武开始看,这个今年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降世的皇族猛汉便大声对刘武道,“父皇,如今伐魏时机已然成熟。儿臣请求为父皇您效命疆场。为我大汉混一宇内定鼎河山万死不辞!”
刘武沉默的看着情报,过了一会儿,将情报交给身边的马韫,马韫看了也是喜出望外。
“汉威,现在石苞已然同意作壁上观,山涛又被南匈奴部牵制、自己本身也无意介入司马氏内乱,荆北尽管羊暨自作主张有意支援雍州司马冏所部,可能会有一万左右荆北军队加入司马冏麾下,但其叔父羊祜又是迟疑不决,估计羊暨所部便是荆北出兵的极限了。大魏虽人口六倍于我国,但这样下来兵力已经所剩无几。我们大汉北伐的时机终于成熟啦!”马韫大声叫道。
“再等一等。”刘武道。
“父,父皇?”刘虎极度的惊愕,眼巴巴望着刘武,“父皇,这种千载难逢的北伐时机可一不可再,父皇,您,您如果现在坐视,丧失良机,那我大汉,我大汉……”
“朕心里有数,叫你母亲来。”刘武冷哼道。
刘虎极度的不甘,不停嘟囔着,还是马韫见机,拉出刘虎不断劝慰。过了一会儿,马韫才缓步走到刘武身边,对刘武道:“汉威,你还在犹豫什么呀?徐鸿已经将石苞劝动了,现在魏国国内四分五裂,正是我等讨伐他们的最好时机。你还在犹豫什么呢?难不成等到司马炎消灭了司马冏,国中渐渐平稳,而后我大汉再跟这样的魏决一死战?”
“朕当然知道良机不再。”刘武冷淡道。
“啊?”
“不过再此之前,有些事情朕一定要确定才行。”
……
两刻钟后。
“臣妾参见陛下。”
北宫心笑盈盈的给她的丈夫行礼,这位年近五旬但样貌看上去仍至多不过三十五六岁的倾城佳人眼中闪动着炽烈的野心与狂热的喜悦,让刘武略有些意外的是今天那个被他勾起下颌的女子也在北宫心身边。刘武挥了挥手,让女人身边的所有的宫女退下。在只剩下他们夫妻二人之后,女人先笑嘻嘻道:“陛下好眼力,今天挑的货色不错哦?”
“你关心的只有这个么?”
这是刘武的无奈所在,假凤虚凰,宫中的小小不雅丑闻,这位帝国堂堂的贵妃更是首当其冲。几乎刘武所有过手过的美女都要先惨遭她一番调戏,甚至有拐上床的。不过看在刘虎也看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