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超级程序 >

第26部分

超级程序-第26部分

小说: 超级程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前讲过话,害怕过啥?但由于私心太重,缺乏正气,特别是干起来顺利时,上有支持,下有基础,就胡干起来,栽了跟头。现在,工作条件不行了,社会对自己也没有要求,没了约束,自己也觉得没奔头,暂时还不想干。等到调转了工作条件好了,再闯一闯,有什么了不起的,抽出几条,写来写去,无非就是那几条么。不过,干得有法,要吸取过去教训,不能在哪跌倒还在哪跌倒,那不成了吃屎的狗。上有根基,下有周济的,两方面一就手,也就成功了。我们单位有个领导,群众要求开点地,也不敢干。我就对他说,群众都要求你干,你还想定个啥,上面也不是如此么,大不了批评几句,不用了事。你坚持原则怎么样?谁给你送东西?你不光想着自己,也要为儿女着想。我这一番话说到他根子上了,不吱声了。一些想坚持原则却也显得落后于形势的人,也时时感到自己那样做下去是一种危险和不利,也留条后路吧。我看你将来有条件了是不是也应该考虑考虑。吴为听了只是笑了笑。

    许东情绪激昂地对吴为说,几年来我总结一条,在社会上生活不整人不行!你不整他他整你。我现在倒也觉得心安理得,为什么?别人想整我整不了我!

    吴为有吴为的想法,要做一个真人!坚持原则,主持公道。看起来很困难,但觉得自己平生无憾事!对别人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这就是自己一生的骄傲!

    做真人也难,生活困难,领导**,互相整人,工作不理想,想做真人,真难啊。

    读死书死读书究竟是什么心理?把现实看作一片黑暗,看作一堆垃圾,继续用一大堆无用的、累赘的、死的东西充塞大脑,就好象不把自己头脑弄僵死就不算完,就好象只有这样才算是奋斗,对社会做出贡献。意识到读死书死读书的危害,读社会。社会关系迫使人们只顾自己,真是不幸的很,人们不得不受自己社会关系的奴役。报刊上有幅漫画,上面一些科学家、教授,背上是沉重包袱,后面是老婆孩子一大帮。国家目前毕竟还是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一下子把人们从朝思暮想于私事的状态下解放出来,然而,做出必要的生活**上的牺牲,正是坚守理想所要求的。

    不是要那种单纯的拼命精神,而是要让生命之火放射出驱逐黑暗的光焰来,怎么能用这种死于九泉之下也心无遗憾来安慰自己?其实,那也是如何有效利用自己生命的思想准备。如果奋斗终生无所作为,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怎么还要那种自欺自慰之谈?

    社会上的事情,如果要以合理与否为标准来加以判断的话,那么,即使增加多少个法庭,恐怕也难于完成这个任务。合理性缺乏症永远存在。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二十九章 方光的处世哲学
    行署银行从富饶银行调来一个名叫方光的人,被单位暂时安排和吴为住在招待所的一个房间。吴为曾经听二哥吴贵谈起过这个人。吴为还纳闷,这么个人怎么招惹那么多人讨厌生恨?既然这样怎么还能调到上级行。阴险狡诈、不动声色,慢声细语,赶上当口说上那么一两句就够你喘的。大家上来情绪时他再加把火助燃一下,就容易把哪个人烧成灰烬;在别人议论是非的基础上他跟进再溜上两句够你瞧的;该他表态的事他不吱声便是无言的反对;大家都说这个人好他说还差那么一点,你听了不叫你舒服;领导本来对他极好了已经不能再好的时候,他自己看上未来的接班人便暗渡陈仓,和未来的领导热乎近乎的不得了;看有新来的领导情况不熟马上趋近附庸一番。这样的人遇到有好事的机会,大家不是去成全,而是纷纷上前拆台,闹得他事不成。吴为听他的亲属讲,那个人,可了不起,把人分得亲疏远近薄厚,一清二楚,怎么对待搞的明明白白,咱可不行,但说回来,对人分的那样清楚多累呀,对人应该怎样就怎样,多爽快。

    方光的处世哲学,也是在现实中养成的,在人与人往来中表现出来的,对他自己来说,何尝不是自我保护、自我实现?是对挨整被整的一种应对反应,虽然这样的应对也许会给他自己招致更大的不利、更深的困境,身陷此中难于自拔,最后不明不白地被淘汰出局。

    一天晚上,方光也不知和谁刚喝完酒回到招待所,脸上红扑扑的,本来就寡言少语很沉稳的性格,显得越发凝重。那晚却拉开话匣谈兴浓浓起来,与吴为从社会到人生,从工作表现到青年人如何把握,侃侃而谈,有问有答,吴为多年后回忆提及那次谈话,方光不带感情地道,当时也是喝了点酒。现将谈话内容照录于此。

    现在是两头着急,中间凉。中央三令五申,左一个会议,右一个政策下达,政策是受到群众拥护,倒是中间打横车的太多,落实不到底。为什么呢?政策落实要触犯中层人利益。思想路线没有落实到底,实践检验真理贯彻不到一切工作中,结果,组织路线、政治路线也无法落实。本来不大个小单位,有个老干部,62岁了,已经不中用,不称职,工作打不开局面,上级经过研究说让他退休,他说我还能干呢,没法安排接班人,考虑过去贡献,动不得了。

    群众呢,左一个运动,右一个运动,不搞运动,反而不习惯了,在等待运动。运动假若来了,怎么办呢?看到人家怎么干就怎么干,不管对不对,没有错。运动来了总有投机的抓住机会跑到前面去,出了问题也是枪打出头鸟,处于中间靠后的没问题。这样一来,人们的思想是僵化了,没有灵活性,大家头脑成了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从个人角度看,你看着又能怎么办?即使你有能力,有办法,使不通,你要干除非什么也不顾,但那样一来,叫你上下、左右都为难,又怎么能行呢?于是就随着干、干着看,还是这种态度比较多些。

    你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总得要与周围人打交道,结果群众运动、群众生活,你没有兴趣,也不想参加,另搞一套,当然大家不满意你了、看不惯你了,于是群众干群众的,你去干你的事情,这叫界限分明,互不干扰。结果怎么样?群众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你反倒受到了孤立。与大家感情上合不来,行动上难以结合,你走来走去,让人敬而远之。

    至于青年人么,总应有理想、有抱负才行,结果也有可能实现不了,但毕竟不象要求四十几岁人那样要求二十几岁人。这叫做谅解。但是,理想要切合实际。马克思列宁讲了武装夺取政权,又是从城市开始,**来了个农村开始,符合中国具体情况,就成功了。一个人要实现理想也是如此,走适合自己的路,适合自己的路是什么路?从自己所处的客观实际出发,看条件办事。总不能脱离实际。对待现实,要讲策略。你要改造现实,怎么改造呀?两极化,各干各的,你看群众不满意,人家看你是另类。还改造什么?闹对立去吧!

    自己对现实一切不满,有其对也有其错,确有坏事、坏风气、坏习惯,不应学,不应习惯,也有好人好事,你也看不惯,岂不糟糕?不正是你看错了?所以要鉴别事情,不要不加分析看待一切。比如,工作态度,有些人混,有些人出于迫不得已,还有些人工作积极、热情高、干劲大,要不工作谁干的,你不区别,那是你没看到,或者是你自己看不出门道。

    对待现实,主要是区别对待,只有区别对待,才能正确对待。现实确实有不好的东西,应该反对至少不能同流合污,但是,对一切都如此,只能导致自己在现实中被孤立,最后一事无成。

    随大流不行,一点不随流也不行;不区别随什么不随什么,自己一意孤行,只会把自己葬送,弄得一无是处。

    吴为听了方光这一番高论,忽然明白了。方光是太明白了,不由得莫名其妙地对他的处境生出一种同情心,干吗那么明白啊。但是,有些事非明白不可,别人给自己介绍了一些对象,一看没有感觉,奇怪地也想,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情,两个人长期不见面,要想啊,思念啊,走到一起生活在一起才能有意思,才能长期生活下去,不然,结为夫妻没有味道,那还不早早散伙。

    &;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三十章 吴宋婚约
    话说吴为正沉浸在与宋柔即将走到一起的喜悦之际,不料宋柔竟突然提出分手。宋柔打电话约他,下午去市里公园走一走,他马上欣然应诺。到了两人常去的老地方,两个如约到了那里,坐在树下湖边的椅子上,待两人做好后,宋柔先是望着不远处兴致勃勃的游人,与自己的心境形成强烈的反差,扭头又看到了满脸喜色的吴为,闪现出一丝不忍的神态却很快消失了。

    宋柔语气平和地说道,我看我们两人的关系就这样了。

    吴为一听,高兴道,结婚?

    宋柔说出的话却着实让吴为大吃一惊,分手。

    吴为不相信道,分手?怎么会分手?处的好好的,处了这么多年。

    宋柔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怕自己心软,心肠一硬道,这次不是因为我妈反对我们相处,是因为我考虑你这个人,过去在社办出了那么多问题,现在你的单位又有了那么多议论,我感觉我们两个不太合适,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意思。

    吴为一听这样的说法,心中不由一冷,心想这可是人家对自己的不满,但依然不甘心,我是什么样的人呢还不清楚,过去是过去,现在遇到的问题也会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慢慢克服的,你不是已经看到我的情况已经开始出现了重大转机?

    宋柔道,我也不好再说你什么了,只是想,你要尊重我的意思。

    听着她的话里透露出越来越重的口气,吴为想象,永远也不会拥抱这样娇美的身躯了,心中一痛忍不住眼泪就要流下来了,他难看的脸色强忍着抑制住自己的心情,做着最后的努力,重述起过去的岁月她给自己留下的美好感觉。

    说着说着却被宋柔打断了,她说,你也知道,过去有人看上了我,现在又托人来找我了,我也不说什么了,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希望你能尊重我的选择。这下才使吴为意识到,宋柔遇到了新欢,找到了比自己更合适的人,心情非常痛苦,哽咽道,既然这样,你还跑来见面说分手的事,写封信不就行了。

    宋柔道,我是不忍心那样做,我们应该好离好散。

    吴为想,这说明自己在她心目中还是有分量有位置,要不怎么会说出不忍心的话。

    他这边正想着,看着天色渐渐黑下来来了,游人也渐渐地稀疏了,宋柔站起来,说,我走了。

    吴为没有动身,还想争取着,宋柔见状不忍转身就走,却有些依依不舍道,走吧,你不走我走了,却似乎还在游移着,迈不动自己的双脚。不管怎么说,两个人又是依依不舍、絮絮叨叨地说到深夜。

    吴为也许因爱心智已迷失,说,你看我在市里工作都没有嫌弃你。宋柔听了这太俗气的话,气道,你要说这个,咱们就更干脆,什么也别说了,好像离开你我就找不着好对象了。说完,果断地转身走了。吴为一时懵住了,等清醒过来,发暗的路灯光线下宋柔早已经无影无踪,立即为自己的不仁悔恨起来,也没有问这么晚了她去哪里,无论如何也该给她送到安全的去处啊。宋柔一离开吴为,寂静的黑夜使她一下子变得冷静了,也在为自己的一时激愤离开了吴为而愧悔,她深知吴为的为人,不是那种俗气的人,只是由于自己提出分手刺激了他也伤害了他,一想到他还在那里痛苦的样子,心中又是一动,不忍的泪水蓄满了双眼。

    两人就这样分手了。

    第二天一上班,吴为带着一夜强烈的思念和思考,一时静不下心来,一想到也不知她怎么样,心仿佛被什么揪了一般。这么多年,宋柔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和宋柔对他长期的牵挂,尤其昨晚分手之际依依不舍的样子,使他不相信他和她会真的分手,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不,绝不相信,现在他也不相信,相信的是他和她会喜悦地结合在一起。可理智痛苦地在提醒着他,分手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事实,宋柔毕竟是提出对他的不满,他也看出了她的无奈和痛楚,她如果真心想离开自己,怎么还会依依不舍,感受着她内心承受的压力,已经令她难以忍受,爱一个人如果会给她带来痛苦,那就应该理智地尊重她的选择,理智的考虑暂时抑制了他内心深处对她的依恋和向往,对,立即给她写封信,他为自己新出现的这个想法立即激动起来。于是,他带着愧悔的心情提笔开始给宋柔写信,诚挚地请她谅解自己,又回忆起过去她给自己留下的美好感觉,会永远珍惜永驻自己的心间,感谢她多年如一日对自己的关心和牵挂,帮助自己度过了一次次难关,给予自己极大的精神安慰和幸福的感受,理解和尊重她的选择,真诚地祝愿她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伴侣,祝愿祝福她幸福。信是写了也发出去了,还是好几天也过不来那个劲,自然是心中极留恋,但又深知人家不愿意,再留恋也是枉然。一个心爱的女人舍弃自己而离去,也只有象吴为这样的男人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才会写出这样内容的信,也只有写出这样的信,才能抚慰和疗治他内心深处的留恋和痛楚,可是,一封信就能够产生那样神奇的作用,不要说无关此事的人,就连写信的吴为,也只是在抒发着自己的心情,不这样做他连安静都安静不下来。

    两人分手还没过一周的一天下午,吴为正在办公室里坐着看书,背对着门,听走廊里嘁嘁喳喳的议论声,扭头一看,是胡晓云和另一位女同学韩雪,吴为看到她俩,心中一喜,有门了,便走出去迎着她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