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点苍狂剑 >

第42部分

点苍狂剑-第42部分

小说: 点苍狂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是万念皆空,无色无相,却又为何妄念女色,纵欲狂想,就不怕佛祖怪罪吗?”

    刘毅闻言,不禁微微点头,心道:“俏牡丹百变机智,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妙林不能自拔也!”

    枯尔巴却放声笑道:“嘎嘎嘎嘎……你这小老道却也甚会说话!何不问问你师父怕不怕太上老君发怒,卸了他的那话儿?嘎嘎、嘎嘎!“

    刘毅见妙林一脸尴尬,只恐枯尔巴再说下去,反而惊走了吕月娘,不待吕月娘开口,便道:“刘某亦闻说俏牡丹吕月娘为逃避师姐追杀,藏身于蒙化府巍宝山中。妙林道兄此次下山,为何不携她同来?那我等不就就多了一位使毒解毒的行家里手了?呵呵呵!法师只玩笑几句,这位小道长休要认真。刘某素知妙林道长乃得道真人也,道高法精,岂会破了清规,身败数十年道行修为?哈哈,哈哈哈!”他突然一阵大笑,心中极为得意。笑声方止,他又正色道,“妙林道兄,待要回张元奎,我与你一同回山,见见吕月娘,如她肯与我等同谋大事,岂不更好?免得别人说汝金屋藏娇,坏了道家清名。”

    妙林一脸赤红,连连道:“刘公子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突然,“砰”地一声,屋门被人猛地撞开,在场众人转眼向门口瞧去。

    赵康一脸怒容,阴沉沉地跨了进来。在他身后跟着满脸晦气的赵鹏和双眉微锁,若有所思的赵飞雄。

    赵康正欲喝喊店家,一瞟眼见刘毅竟在此地,不由一怔,脸上浮起一丝笑意,拱手道:“刘公子别来无恙?”

    刘毅满脸堆笑,迎上前来略一拱手道:“哦,原来是赵兄,来来来,在下正欲派人请你呢。来,在下先替赵兄引见……”他话犹未尽,突然看见最后进来的赵飞雄,不由一怔,急止住口,心念转动,眼珠一转,指着赵飞雄向赵康问道,“赵兄,这位是……”

    赵康笑道:“此乃犬子赵飞雄。刚从湖南雪峰山回来。呵呵呵,飞雄,过来见过刘公子。”

    赵飞雄正想着心事,忽听父亲招呼,抬头看去,陡见刘毅正站在面前,不由目光一闪,一抬手,“呛”地一声,已将宝剑拔出半截,冷冷地看着刘毅。

    赵康不知儿子为何如此无礼,脸色一变,沉声喝道:“飞雄,休得无礼!”

    刘毅朗朗笑道:“哈哈哈哈!原来这位竟是赵少侠!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少年英杰啊!哈哈哈!”他一拱手又道,“有道是不知者无罪!那日夜里北较场比武过招,刘某出手重了些,还望少侠多多海涵!多多海涵!”说话间神情极为恳切。

    坐在一旁的枯尔巴也已走了过来,满脸笑容,双掌声一合,道:“阿弥陀佛!本座极看重小老弟之英雄胆气,今日又见,真乃有缘也。哈哈哈!”

    赵飞雄万万想不到,自己出门学武习艺几年,父亲竟会变得如此这般,居然会与这等心机诡谲、行事狠毒的家伙搅在一起,同流合污!他心中震惊不已,冷冷地向刘毅与枯尔巴扫去两眼,口中一哼,“呛”的一声,将已出鞘半截的宝剑又重重地推入鞘中。赵康见状急喝道:“飞雄,你……”赵飞雄看他一眼,猛地转身,一把推开挡道的赵鹏,头也不回,大步走出客栈。

    赵康急道:“飞雄,你回来!你……”说着,就欲拔腿追出去。

    刘毅一把稳住他的手臂笑道:“赵兄休要动怒。令郎少年心性,胆高气烈,真乃可造之材也!不用多久便会好的。来来来,”他一指枯尔巴法师道,“我与你引见引见,这位乃吐蕃特使,中甸金沙江回源寺枯尔巴**师大喇嘛。”又指指妙林真人,“此乃巍宝山南全真掌门妙林真人。”

    赵康拱手道:“在下五台赵康见过二位。”言毕,转脸向刘毅问道,“犬子与刘公子……”

    刘毅截口道:“小小误会,容当后叙。在下从昆明吴王爷处日夜兼程赶回大理,实是有极紧要之事要请赵兄办理。”

    赵康双眉一抖道:“唔,既是吴王爷有事,赵某定全力以赴。不知吴王爷有何差遣?”

    刘毅肃容道;“吴王爷举事在即,为保后方稳固,特别是要江湖中人心悦诚服,极需有一位在江湖中德高望重,武功高绝,足以服众的人出面为盟主,号令群雄,追随吴王爷纵横四海,成就大业,以建功名!在下特在吴王爷面前举荐了先父挚友,现隐居湘西雪峰山上,人称‘江湖腾玉蟒’的杨玉蟒、杨老前辈。赵兄父辈与杨老前辈亦极有交情,故吴王爷特命”,刘毅故意一顿,对赵康察言观色,发现赵康眼神微妙变幻,知其跃跃欲试,正合自己心意,继续道,“特命汝以大理点苍派掌门身份,持王爷亲笔书信,前往湘西雪峰山,恭请老前辈出山入滇,出任武林盟主,以归众望,号令群雄。”

    赵康听说自己已可公开出任点苍派掌门,双眼一亮,极为兴奋,开口道:“既是吴王爷派遣,在下安得不从?不知何时动身?“

    刘毅道:“当是越快越好!最好即日启程。路途迢迢千里,云、贵、湘西又皆崇山峻岭,便是快马加鞭,来回也需两月有余。”他从怀中掏出一面腰牌,又道,“你拿了在下的这块腰牌,一路驿吏见此腰牌后,定然以快马相备,赵兄亦当轻装简行,昼夜兼程驰骋,速去速返。”

    赵康闻言,眼珠一转,面有难色,道:“那么,犬子……”刘毅断然道:“我自会派人关照,赵兄尽管放心前去。”

    赵康又道:“在下尚有一事未了。”

    刘毅诧异道:“赵兄办事,一向以果断称道,今日为何如此迟缓拖沓?”

    赵康一叹,道:“唉!刘公子有所不知,在下那帮弟兄实在无能,竟放走了两个疑犯;在下得讯后连夜快马赶来,一路严加追查,至今尚未有结果。”接着,他将太和村中阳南溪畔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最后道,“如今那两个女子逃脱,当年之事岂不大白于天下?如若露了马脚,我又如何掌得点苍派之门户?况其中一人如果真就是段凤姑,若让犬子晓得了,再除去就难上加难了。故在下需将此事彻底了断,方可放心前去。”

    刘毅略一思忖,心中计议已定,敛容道:“赵兄不必多虑,放心前往便是,在下定会多派人手将那二女擒拿审问。再说,有吴王爷作靠山,有在下等人鼎力相助,大理还有张国柱提督坐镇,谁敢夺汝点苍派掌门之位?”



………【第二十一回卧榻惊剑呜 真伪倩谁识(四)】………

    作者新建了一个专题《侠为何物》,欢迎新老朋友们前来小坐。。26dd一个作老想要进步,听多了褒奖赞扬之辞没有太多的好处,我非常希望朋友们能对本书作出中肯客观的评论,无论褒贬,品头论足,知无不言、言而无忌;指点利弊,大胆点评!谢谢!

    灵幻做完早课,与凤姑收拾停当,别过弥陀寺住持,出了寺门。

    天色已经亮透了,雪却仍然不紧不慢地飞扬着,放眼北望,陡峻的龙尾关中丞街行人稀少,显得有些冷清苍凉。

    她二人走不多远,便来到龙尾关下西洱河南岸黑龙桥头。却见黑龙桥已有一队官兵把守,几个黑衣人正和官兵一道,盘查着过桥行人。

    灵幻一把拉住凤姑,转身便走。心道:“阿弥陀佛!来得好快!”

    走了一段,她看看前后左右无人,悄声对凤姑说道:“沿河朝西走。我俩走到天生桥再过河,顺斜阳峰山脚插上去。那里乃荒郊野岭,他们定然不曾去设防的。”

    果然不出灵幻所料,天生桥古驿道上,连个鬼影都不见,唯有那一夫当关、万夫莫入的峡谷上,一石横空悬过,江水滔滔,夺关飞涌,萧萧狂风,龙吟虎啸,漫天雪花,暴虐飞卷。

    她俩顶着狂风暴雪,跨过天险天生桥,拐出残败不堪的江风寺,踏着厚厚的积雪,高一脚低一脚向山上攀去。

    从天生桥上仰望苍穹,原本就是一线天的峡谷,更无上山的路径,加上这连日的大雪,天地皆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沟壑坎埂,皆被大雪填平。灵幻、凤姑二人不时陷在雪坑之中,有时一跤摔下,直往坡脚滚落,待身形把稳,已落下了一大截。此时,二人又相互搀扶,双手双足并用,如同猿猴般奋力朝山上攀援。

    她二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直到中午时分,方才来到一处山洼之中,放眼望去,但见原本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早已冰封雪冻;又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座不大不小的草屋,墙外立有一盘水轮,已然纹丝不动,屋顶一片厚厚的积雪,屋檐之下一条一柱的冰棱间,却隐约冒出了丝丝缕缕的蒸汽、炊烟。

    二人眼中一亮,顿感腹中无物,饥肠辘辘,寒彻周身。凤姑看看草屋,悄声对灵幻道:“师叔,不知此屋所居何人?我已又饿又冷,不如进去避避风雪,暖和暖和也甚好啊!”

    灵幻细细地朝四周打量了一番,拉着凤姑走近小屋,抬手往柴扉上轻轻叩打了两下,单掌一立道:“阿弥陀佛!风雪寒冷,屋中施主可否让贫尼暂避片刻?”

    一阵窸窣声响过后,一个苍老的声音应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士快快请进。”说着,柴门”吱呀“一声大开,一位苍发老者单掌立胸前,满是皱纹的脸,一副虔诚模样,看着灵幻二人,又开口道,“大士快快请进!大士宝驾光临,定是老夫前世修得缘分。请,请!”

    灵幻合什道:“阿弥陀佛!多有叨扰!”美目一闪,已将屋内看个明白,眼见这位苍发老者年逾古稀,身躯已略佝偻,乃一平常看守此处水碓之村夫,遂迈步走进屋中。

    苍发老者走进柴门,将她二人让到火塘边,让座于草墩上,又取过两只残缺的茶盅,舀了清水涮过三遍,方从火塘边缘的炭灰上抬起小瓦茶罐,斟了两盅酽酽的烤茶捧上道:“荒郊野岭,寒舍简陋,无甚果品,唯自采香茶一盅,略表老夫坦诚之心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灵幻接过,见凤姑略显迟缓,微微一笑,送到口边呷了一口,只觉一股馨香直渗肺腑,唇齿间温润甘美致极,不由叹赞道:“好茶,好茶啊!阿弥陀佛!敢问施主,此茶可叫‘点苍雪霁’?”苍发老者满面惊奇,笑道:“大士好口味,正是点苍山的‘点苍雪霁’。今年春上,老夫上山采得,轻易舍不得用。今早起床,神清气爽,老夫恍忽觉着定有贵客莅临,兴致来潮,烤焙了一些,煨了一罐,正候迎贵客,恰逢大士宝驾光临,老夫幸甚!此乃缘份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原来,自南诏开国至今,数千年来,大理百姓笃信释祖,极崇佛教,尤其是对观世音菩萨更是顶礼膜拜,无以复加。许是出乎人之天性,特别偏爱观世音菩萨女身之变,居家佛龛中供奉之观世音菩萨,皆为雍雅华贵、面善眉慈的妇人之相,俗称“观音老母”。故灵幻突登柴门,此老者真是喜出望外,差点以为是观音显灵,前来点化耳!

    灵幻又呷了一口茶,抿唇细细品味一番,方开言道:“果然不错,其味清醇甘爽,香气悠远高雅,比之鸡足山‘清巅云雾’,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善哉,善哉!贫尼多谢老施主盛情!”

    苍发老者双手连连摇道:“哪里?哪里?老夫孤身一人,独守破屋,除收获季节时山下村民前来摏米,一向极少客过。如大士这般高人登临,数十年来仅有此回也!只是老夫一向清寒,只恐待慢了大士,多有得罪了。”

    灵幻应道:“阿弥陀佛!老施主过谦也!敢问老施主,如此隆冬季节,溪流冰封,老施主如何不下山归家?却要独守于此间饱受凄寒?”

    苍发老者淡淡一笑道:“老夫独身一人,何处有家?便有几个亲戚,也是替人耕作的佃户,自身难保温饱,又哪有多余的糊口谷粮?况山下官府豪绅逞强霸道,鱼肉百姓,草菅人命。老夫虽是村野匹夫,却也看不下去。无奈自幼孤零,既不识文,又不能武,无甚本事扶助乡里,只好远远地上山涧替人看碓,空闲时上山顶采点草药。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图个眼底清清爽爽,耳根清清静静,虚度一生而已。”

    灵幻立单掌宣声佛号道:“阿弥陀佛!老施主慈悲心肠,实已识透禅机,魂离苦海矣!可贺可喜。”突然,她心中一动,忖道:“此去佛顶峰已不甚远,此老在此多年,又时常上山采药,不妨问他一问,也许他能知晓担当大师峰巅结庐之事亦未可知。”一念及此,她开口道:“老施主常上山采药,可曾见有僧人居于峰顶人迹罕至之处?”

    苍发老者抬眼看看她,迟缓答道:“老夫不曾亲见。唉,许是野老村夫,缘分不济也。不过,”老者瞟了一眼灵幻,觉着灵幻一脸坦诚之色,继续道,“老夫却是曾有所闻,道说有一位圣僧在佛顶峰上隐居修练。圣僧法道高明,偶闻救人于危难之中,乃为行善之真神,凡人安可轻易得见。”

    灵幻闻言,目光一闪,道:“敢问老施主听何人所言?”苍发老者道:“老夫有一远房侄子,几年前独自上山打猎,追一只受伤马鹿至佛顶峰,他不慎被‘五步蛇’咬伤,挣扎待毙之时,忽有一须眉皆白的老僧飘然而至,将侄儿救活。侄儿回家后脚上疤痕犹在,定是不会有假。“他突有所思,疏眉一抖,又道,“前年初冬一个雨夜,忽有姐弟俩深夜至此,说是被歹人追杀,求容暂避。老夫开门纳之,见那少女手臂刀伤,又染了‘一点红’小松林中毒蝙蝠奇毒,已昏迷不醒,老夫叫那小哥儿快寻郎中断其中毒手臂以救少女之命。小哥百般不依。老夫忽然忆及侄儿所言,遂告于小哥。次日清晨,那小哥儿以布条将少女缠于背上,径往佛顶峰去了。此一去便再也无音讯。不知是找到了圣僧,抑或是葬身绝岭?唉,老夫听他二人口音相异,许是结义之谊;如此情深,虽骨肉同胞犹不及也。”

    灵幻闻言,点头不已。一直不讲话的凤姑突然眼中一亮,抬头问道:“老伯可曾记得他二人怎生模样?”

    苍发老者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