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歌 >

第129部分

明歌-第129部分

小说: 明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马世奇反倒放下心来。毕竟善友教也算大明的触角,多交往交往,也不时什么坏事。想到此,马世奇折扇一拢,拱手说道:

“哎呀,姜道长果真擅提蟾酥的话,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功臣了。!先前多有怠慢,还请道长原谅则个。”

“哈哈,马郎说的哪里话,贫道不才,无非是旁门左技罢了,况且道家推崇采补,蟾蜍又是七仙品之冠,所以,道家经典之中,对蟾酥的提取,还是颇有典籍记载的。”

说着,姜世襄还不忘瞄一瞄旁边的卞玉京。卞玉京虽然只有12岁,但在妓家长大,很多事情都知道,见姜道长色迷迷的样子,不由得脸上一红,垂下头去。

蟾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和蛇、蝉一样会蜕壳。蟾蜍蜕下元壳俗称蟾蜍壳,或名蟾蜕、蟾衣。蟾衣就是提取蟾酥前的重要步骤。因为脱衣后的蟾蜍,皮肤的腺体裸露,更容易提取蟾酥。

而且道家认为,蟾酥使用得法,对于壮阳一事最为灵验。所以,姜世襄掌握蟾衣与蟾酥的提取秘法,倒也不算奇怪的事儿。

“那敢问道长,不知这蟾酥的产量,每年可控制在多少?”

马世奇的精神头确实提起来了,如果蟾酥的产量能够保证,马郎散的价格也就可以迅速下降了。

“呵呵,贫道不才,座下有弟子八百,这八百弟子每年可供应蟾酥三千斤。”

“啊呀!”马世龙惊喜出声,连忙起身,长揖施礼。“道长可真是救世神仙啊,现在边军鏖战,伤员太多,如果蟾酥可以大量供应,马世奇愿奏请圣上,将马郎散更名为姜道散。”

“哈哈!”

其余三人均抚掌大笑,一旁的卞玉京一双妙目,凝神注视着马世奇,小小的姑娘,海地样的心,其中的微妙,只能看马世奇将来能否领会了。

等大家笑完,重新落座喝茶,姜世襄忽然神色一紧,轻声的问道:“不知马郎对蟾衣入纸,可有兴趣?”

“蟾衣入纸?”

马世奇很莫名其妙的重复这话,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此时,朱廷鄣忽然冲卞玉京,悄悄地做了一个手势,卞玉京立刻乖巧的站起身,端起一个铜壶茶海,微微万福,便退了出去。临出门前,还望了马世奇一眼,但马世奇正全神贯注的聆听姜世襄的解释,没有发觉。

“……蟾衣重整后,可以薄如蝉翼,而宣纸抄晒时,也多用竹网,层层叠加,方才成品,若在此间,加入蟾衣,不但不影响宣纸的质量,还可以防虫哩。

“蟾蜍脱皮后往往即刻就把脱下之壳自行吞服,故此物甚难寻求。历代本草及中医典藉中未收载蟾蜕这味药,但民间流传蟾蜕药性蟾辛凉微毒。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消肿利尿之功,对多种疑难杂症有效。

“所谓能脱衣的蟾蜍,通常为个头硕大的老蟾蜍,一般8~10只重约1Kg。从外表看,背部疙瘩多、皮肤粗糙、老化程度高,且无光泽。腹部皮肤松弛、粗糙,并且在皮肤表层有许多凸出的黑色斑点。黑色斑点凸出越多越好,用手触摸有明显感觉,这样的蟾蜍3~5天可脱衣。

“蟾蜍脱衣时,通常是便脱便吃,因此,当人工从蟾蜍嘴里掏出蟾衣时,通常要对破碎的蟾衣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是拼补。首先,用少许食用油擦在20cm×;20cm金丝编成的小网板上,然后将金网板放入水中,再把蟾衣轻轻地放在金网板上,用镊子拉出蟾衣的基本形状,再把金网板和蟾衣一起拿出水面。

“被蟾蜍或人工弄坏的地方,可用其它蟾衣根据需要补上,整理蟾衣时不能用力过猛。整理好的蟾衣在避光处阴干,八九成干时,轻轻将蟾衣取下夹入书中压平。过几天再取出完全阴干,装入白草纸袋待售。

“蟾衣中含有蟾毒内脂,砷盐等。这些既是有毒物质又是有效物质。所以对于蚊虫的防护最为有效,很多小虫在闻到蟾衣散发出来的气味之后,便立刻退避三舍。

“因此,很多富贵人家,通常会在书中夹上一两张蟾衣,用以规避蚊虫。

“现在皇族宗业中,有刊印一项,贫道日前,便推荐贵子爵爷一个法子,将蟾衣放入封面和封底之中,这样的书籍,可以不再怕书虫的啃咬了。”

说到这里,姜世襄才算是把关于蟾衣的事情解释清楚。马世奇听的如醉如痴,良久,方才从迷思中醒来,他这时才奇怪的发觉,刚才伺候茶水的美道姑忽然不在了。他忽然醒悟:

‘奇怪,蟾衣封书,虽属奇闻,但绝非秘事,为何贵子爷要屏退下人呢?’

想到此,马世奇又拱手而言:

“听道长一席论述,马世奇盛读十年之书。只是,不知这蟾衣入纸,与马某可有什么关系?”

“呵呵,马郎果真冰雪聪明。一言中的。”

朱廷鄣连忙出面解答了。

“当今圣上,仁武睿达,多年前,整顿币制时,户部宝钞司曾提出印制纸币交子,但苦于无法防伪,是以才未能成事,现如今,姜道长的蟾衣入纸,不是可以成为防伪的标记了吗?”

马世奇听到此,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姜世襄拥有蟾衣入纸的技术,而这项技术如果只是用于保存书籍,未免太过浪费,因此,他们想通过马世奇,能够说服皇上,将这项技术用于纸币印刷上。

此时,姜世襄,已经从怀中,掏出了一卷纸张,展开之后,一共有十数张之多,姜世襄将这些纸,分交给朱廷鄣、郑保御、马世奇的手上。

“此十张蟾衣影纸,便是贫道做的样品,请贵子爵爷、郑会首、马大人过目!”

马世奇接过五寸宽、七寸长的纸张,两面看看,平整光洁,雪白无瑕,抖一抖,厚实、坚韧。举起来,对着烛火一看,只见白纸之中,一张蟾衣之影,赫然显现。

“太好了,太好了,”

马世奇很激动,他很清楚手中蟾衣影纸的价值了,这样的防伪标记,除了姜世襄以外,这时间没人可以仿做,如果作为纸币交子发行,那大明的财政体系,将得到革命性的飞跃。

“只是,”

马世奇很是奇怪的看了看在座的三个人,这件事摆明了是件大功劳,姜世襄没有资历面陈皇上,但朱廷鄣、郑保御却绝对有这个资格,为什么他们要央自己呢?

仿佛看出来马世奇的心事,郑保御呵呵笑着解释道:

“马大人,在下为医会会首,而医药行,如今归口宗业统辖,贵子爵爷身为宗业襄理,又兼管着刊印一事儿,如果由我们提出,将来,这项产业,怕就被别家皇商取代了!因此,吾等只能求人代告,希望马大人能够明了个中原委。”

马世奇是个聪明人,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朱廷鄣想再揽下一项宗业:印刷纸币。

想想也是,蟾衣属于药行,与刊印同为宗业。如果再由宗人提出防伪纸币的发行一事,皇上那里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印刷纸币的行当交给宗人了,避嫌嘛!所以,他们现在急需一名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的人,这个人还要自命清高,不会与他们争利。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承揽到印刷纸币的业务,又能保证姜世襄的专利不被外人所知。

要知道,虽说皇上很不在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纸币防伪技术,却一定要保密,因为这是纸币嘛,那么好了,姜世襄掌握的技术,究竟是交还是不交?交了之后,就等于两个人知道这项技术了,那么姜世襄会不会被皇帝灭口?

不交,呵呵,在现如今这个世道,皇帝叫你交,你敢不交吗?

所以,马世奇今天临时决定赶赴朱廷鄣的筵宴,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天赐良机。

接下来的五、六天,马世奇如同消失一般,躲在朱廷鄣的府上和姜世襄一同研究纸币的疏奏问题。早朝他没资格上,廷讲还轮不到他,西学院不用天天点卯,唯独翰林院编撰一职,需要天天上班的,但翰林院对于马世奇的旷工行为,却非常理解!

“名士风流,大家风骨,岂能以俗务羁绊马郎之?”

呵呵,第八天,当马世奇将《纸票疏》呈递内阁之后,内阁哗然,紧接着,整个京城官场哗然,再然后,天下哗然。

因为,大家经商多年之后,对纸币早有需求,只是因皇帝所言‘纸票不能防伪,不可滥发’,而严厉禁止纸质的货币出现。大家早就因为运送铜钱银两的不方便,而苦不堪言了。

如今马世奇以蟾衣影纸,满足了防伪功能后,银票,这个大家盼望多年的东西,终于出现了。

崇祯皇上也很激动,他亲笔特批,在马世奇的家乡,为其立一个牌楼,牌楼上还御笔亲题四个大字:‘马郎交子’。

交子面额,马世奇也做了交代:

当十万两银票:整幅蟾衣影纸。

当五万两银票:半幅蟾衣影纸,纸中蟾衣为上半身。

当一万两银票:半幅蟾衣影纸,纸中蟾衣为下半身。

当五千两银票:圆型蟾衣影纸,纸中蟾衣,整身、有头、无爪、无脚。

当一千两银票:方型蟾衣影纸,纸中蟾衣,整身、无头、无爪、无脚。

当五百两、一百两、三百两银票,影纸中的蟾衣,均为碎片,如头部、爪部、脚部,等等,甚至就是细碎的小片。因为提取蟾衣,将蟾衣夹入宣纸,这两项技术只有国家掌握,所以,大家不怕作假。

银票的规制,统一为五寸宽、七寸长的长方形纸张,两面的背景颜色都是水波纹蓬莱仙岛。

正面印书隶体‘大明宝钞’四字。

背面分上中下三层:

上层,绿色套印的狮头花纹。狮子大张嘴,嘴巴的空白处,蓝色套印银票的面额,“当多少多少两”字样。

中间,是红色套印‘大明宝钞司印’四个篆体字的方印。

最下面,黑色套印两行四段文字:

大明户部监印,………。宗业刊制,

工坊水号:******。…。。刊制工期:崇祯十年

第一批刊印成品的银票,被寄存在户部库房,做为藏品永久封存。同时,全国各家商会,皇亲贵戚、官宦豪门,包括皇帝自己,都各自捐出了1万两银子,成立了大明皇家钱庄。钱庄划归户部专门成立的宝钞司管理。

自此,中国,正式步入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时代。

第八章:穷战广宁(1)

有这么一首关于花生的童谣:麻屋子,红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

大家都吃过花生吧,如果运气好,也许你的身边,就有一袋炒制工艺讲究的落花生,淡淡的咸香味,引诱我们向着高血脂的生涯迈进。花生粒外面的那层红衣,含有高浓度的血凝素,常吃花生的人,是不惧怕伤口的,因为血液的粘稠度超高,少量的流血后,便会结痂。所以,吃花生的时候,最少要把60%红衣剥去。

现在,请挑拣出半片完整的花生壳,将它倒扣在桌上,然后,将一个图钉端正地插进花生壳正中央的位置。

大家别着急,也不要理会你身边是否有人,正在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你这个有些冒傻气的行为,因为,我们将要展开一次想像之旅了。

半眯上双眼以便将视线模糊,然后利用电影蒙太奇技巧,将花生壳无限放大,放大,直到花生壳变成了一段高低起伏的山坡,上面凸凹的麻纹,近似于梯田一般,成为这座山坡上的阶梯状平台。因为东西两端,略高于中间地带,因此,在两边梯田的最高处,就成为以犄角之势,构建的兵营军寨。

还记得图钉吗?这枚图钉,就是广宁城。

广宁城举高临下,像极了一名端坐的刀客,俯视着山坡下的平原旷野,如果有敌人来犯,他便兜头一刀。而攻击者在进攻过程中,将遇到四个难关:

每一层的梯田,就是一个高台阶,仰攻,在任何武器时代里,都是艰难而又危险的。每爬上一级,都要付出伤亡的代价。广宁城的所在,刚好拥有这片平原地区的唯一水源,所以,不怕困城。

进攻的速度,有时候决定了战役的走向,而正因为‘梯田式’防守设计,使得进攻者的速度,始终难以发挥出来。对于防守者来说,高点施射,准度高,射程远。

两边的高台上,是有常驻军的,战马是四条腿动物,对于它们来说,几乎可以无视人类觉得比较困难的梯田。而高点?阵,战场的态势,敌我兵力的进度,总是会最先获悉。因此,在敌我双方犬牙交错的时候,高台士兵,可以呼啸而下,或救援,或阻击。

当进攻一方来到城下时,广宁城的坚固,就像一块顽石一般,难以敲碎。这个时代的城墙,都是先用夯土垒起长台,然后用青石或者长砖,将土台包裹进去。临完工前,再倾倒入水浆,砂石,彻底填满外砖墙与夯土台之间的缝隙。

这种方法建设的城墙,是坚不可摧的。西方纯石头建设的城堡,最怕投石器和火炮的攻击,因为石头的优势,是垂直方向的支撑感良好,而投石器与火炮的攻击方向,恰恰是横向。

夯土的城墙,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人们很容易在墙体里面挖洞洞,这些孔洞,多数是在城门上方。可以存水,以便救火。但更多的时候,是存火油,以便放火。

其实,在东方世界里,冷兵器向火器转型的过渡期,火炮攻城的效果,并不是太好。因为夯土墙体,横断面是梯形结构,使得炮弹的打击方向,变成非垂直打击,再加上纯砂土原因。抗震荡能力是超强的。

这就像板甲抗弓箭的能力,其实远远比不上纤维结构的藤甲,或者大明现在研发的软盾。

软盾的结构,是树皮、竹子搓出来的纤维束,配合上铁线,绞缠拧股的编结成形,然后里外再蒙上破铁皮和老牛皮。使用时,侧向着弓箭的方向,使得整个受力面,进一步加厚。即便中上强度的弓箭,也别想轻易射穿。

除了上面四个难点之外,还应该有一个,那就是在高处点火宣警,传讯距离极长的特点,如果不能尽快拿下,广宁身后的盛京城,就会从容组织援兵,前来助战。

所以,虽然现在的广宁城下,已经是炮火纷飞了。但做为城中内应的善友教薄珏先生,心中的焦急是难以想像的。

“大元帅,城中各处火头,均有妖兵扑救,教众有些吃不住啦!”

“无妨,传法令下去,不可贪功恋战,要四处游走,沿路乱局,并且逐渐向北门靠拢。只要明军破城,你我就是复国功臣。”

“谨尊法令!”

善友教是个很另类的宗教,也很有趣味性。但这个以后再详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