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歌 >

第114部分

明歌-第114部分

小说: 明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检举人,曹德辛。对,就是兵工厂的总买办。同时还是被曹化淳亲手净身的那个大侄子。

4。郑王朱翊钟,藩国河南怀庆府。

违制养客,交结宗亲,私贩奴隶。

其中就有黑奴。喔噻!身为当今皇上的小朱先生,可绝对不想在大明国力鼎盛之后,再闹出什么种族问题来。

再说了,买卖奴隶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恶行之一,也确实有悖于正统儒家的道德理念。更何况现在大明的人口压力很大,如果奴隶比例过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也是绝对危险的信号之一。

而且郑王这小子平日里就没干过什么好事儿,还曾有联络唐王的劣行,又因为他父亲朱载玺的王位是抢夺朱载?得来的,所以在整个民间的风评极恶。

处理结果:以罪赐死,王位转由朱载?的后人朱翊?继承。

检举人,刘理顺、刘宗周。

以上各案的复核人,锦衣卫提督,司礼监掌印曹化淳;东厂提督,司礼监提督王承恩。

现在的大明藩王,健在的,享有亲王名号的一共是72位王爷,整个大明朝的自太祖开始到现在,包括崇祯皇上的三子慈炯在内,一共封了82位亲王,先后有10个王爷因为无子嗣和犯法等原因被除国。

而皇族继承的规矩是这样的:

亲王(皇帝之子一律授予亲王爵位)

郡王(亲王之长子还是亲王,其余诸子全封郡王)以下例同。

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这样算下来,整个皇族的人员就太多了,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见载于玉牒的宗室人口,已达157,000余人,到现在又过了将近40年,皇族人口超18万都富裕了(注:所有的公主不论是否嫁人,都必须住在紫禁城,所以公主这个系列对国家政经没什么太大影响)。

要知道洪武初期,宗室人口不过只有58人,两百多年过去了,涨了几万倍,这种繁衍速度可真是“千古所未有也”(时人王世贞语)

这么老些人最低的爵位也是奉国中尉,享有每年200石的禄米。现在物价略有下降,1两银子可以买到1。5石粮食,200石的禄米就是130两白银,18万人最少也是2340万两白银。呵呵,怪不得前几任先帝都玩拖欠呢,大明朝哪有这些银子呦!

“皇上,为今之计,老臣思前想后,拟定了方略,敢请万岁圣裁!”

这是王承恩。崇祯皇帝小朱,前几天特意把王承恩找来,让他帮着出个好主意,这些宗室不能不管,也不能全管,总要有个稳妥的人来定夺新制。老袁的方法太过分,也太不近人情,所以很轻易的,就被pass了。

况且,历代的王爷中,都常出闹妖儿的,这种现象,基于一个前提,王爷造反,成功后,列祖列宗照样敬献,都是太祖子孙嘛!老百姓才不管是叔叔当皇上,还是侄子当呢,反正都是你们老刘家、老李家、老赵家、老朱家的事儿。

所以,历代的政权,都以一种养金鱼的方式来养亲王。精美的鱼缸里,名贵的金鱼游来游去,见天儿的混吃等死,整日的无所事事,时日久了,金鱼是越来越漂亮了,但骨子里,却早酥了。如果让金鱼回归自由的海洋,怕是龙眼也变海豚,凤尾也成龙虾了。所以,如何制定人性化且不动国本的新政,才是正理儿。

王承恩的新制分六个方面:

一、爵位继承,

由原来的七级爵位,缩减为现在的五级:亲王、郡王(郡主)、镇国将军(县主)、辅国将军(郡君)、贵子(乡君)。其中郡王以下三个级别,不含贵子乡君,分别对应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以及外臣中的公、侯、伯。

每一代,均采取1+1+1的继承法案,就是说:

亲王的子女中,只能有一个儿子继承亲王,一个儿子继承郡王,一个女儿继承郡主。除了这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外,亲王其余的子女,享有的爵位只能是贵子和乡君。

郡王的子女中,只能有一个继承郡王,一个为镇国将军,另有一个女儿继承县主。其余的子女,只能是贵子和乡君。以下例同。直到镇国将军、辅国将军。

辅国将军的子女中,一个继承辅国将军,一个女儿继承县君。其余子女只能是贵子和乡君。皇族中其他没有明确爵位继承的子女,男子统称为贵子(爵)。女子统称为乡君。

其他世袭的郡主、县主、郡君,加上公、侯、伯、公主的孩子,同样照此办理,只不过不再按皇族1+1+1的办法继承,就是说,除了继承主家爵位的长子之外,其余子女都统一按贵子和乡君享受爵位。

除亲王、郡王(公爵)这两个级别之外,所有的贵族,都不再享受每年领取禄米的贵族待遇。

二、田产禄米

亲王同宗之内,最多享受3千亩土地。同宗内的郡王封田悉数并入3千亩的土地范围之内。

镇国将军(侯爵),国家不再封田,亲王也不得任意划田给他,划一亩少一亩,反正各位亲王看着办吧。只是由国家在其十六岁时,一次性给付白银1万两。只此一次,再无多余银两,下同。

辅国将军(伯爵),一次性给付的白银是8千两。

贵子乡君,一次性给付的白银是5千两。

贵子乡君的子女,不再是贵族了。

三、仆从

亲王同宗内,仆奴包括甲士护卫在内,不得超过500人,郡王随扈不得超过300人。

镇国将军的扈仆,不得超过100人,多了他们也支付不起工钱。下同。辅国将军的扈仆,不得超过50人,贵子乡君的扈仆,不得超过10人。

所有仆从随扈的子女,采取自愿原则,愿意继续服务的,主家也支付足够薪水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为主家服务。

四、待遇

别的不多说了,单说贵子乡君,这些人服饰用具上,可以享用云龙纹饰。

云龙纹是中华雕刻中的传统图案:祥云中只见局部的龙首、龙尾、龙身,还有龙爪。

其后人,既没有禄米,也没有一次性的银子。但可以不用缴纳恩许银,即可享受《恩许令》中的特权:建造楼台、独立家祠、衣着锦绣、行坐车架、悬匾于堂。这些属于保留贵族特权的最后痕迹。

五、宗业

上述这四项,从即日起,要翻查宗谱族牒来追溯施行。也就是说,新政一发,立刻会有众多的现任郡王啊,将军啊,都自动降为贵子乡君了。当然,原有的财产,允许他们保留,但身份,和后续子女的身份,也一并跟着新法施行。面对整个官场和国家的力量,一众贵族们,一点反抗的机会也没有了。

这样的痛苦,其实算不上什么的,在另一个世界里,皇明轰然倒塌时,贵族的惨境,可比如今要骇人的多的多滴,甚至,连图一快死,都是奢望!‘福禄宴’的惨剧,可有多么骇人听闻?

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是只有小朱一个人了解。很多官僚、甚至很多开明的宗人,内心都十分清楚,国家要是再不改革,一旦大明落幕,新朝开国,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所以,痛苦是确实痛苦,但起码比虎落平阳要好的多。正因如此,小朱的内心中,除了隐隐的愧疚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轻松。

当然,这些皇族从理论上说,都是皇上的至亲,既无封田,也无功名,只顶着贵子乡君的虚衔,作为英明神武的君主,又安忍弃眷属于风雨之中飘零?因此,特许了六等产业,划归宗人名下。统称宗业。

药行、雕版印刷及造纸、自鸣钟、乐器造作、车架制贩、南洋冯香子生产的闺中妆品。

这些宗业可就有讲究了:

1。药行、

将各个‘王府良医所’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将民间的养济堂、育婴堂、惠民药局,以及‘一体堂宅仁医会’等官方与民间的医疗机构,一并纳入宗业体系,民间的生药种植、各地的药堂都统归宗业管辖。

其中养济堂是收养鳏寡孤独、贫病无依者、工匠、残废军人及其他老弱病残者,属于民间福利机构,始建于洪武七年(1374年)。

育婴堂顾名思义,就是孤儿院的前身,始现于天启年间的广东省。

养济堂、育婴堂这样的福利机构,其建设初衷是非常好的,但因为国家财政吃紧,现在基本上是半停业状态,现在统一划归到皇族的宗业中,一来是借助藩亲的财力改扩建,一来也是强迫这些藩王们,都给自己积点阴德,免得将来出事儿。

另外,还有一个‘涌泽园’就是公共墓地,但属于义冢性质,凡贫穷失地者均可安葬于此。始建于洪武三年(1370),定名于天顺四年(1460)。但因为前段时间的‘功德林’法案出台,因此,‘涌泽园’也就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至于药行,则是因为原来的药业大亨田家,这几年已经将名下的产业全部转移到了南洋诸岛上,原本田家在国内的产业,便都散了,虽说有人想接管药品生意,但人家原来的领头人可是皇上的老丈人,谁敢捅这个马蜂窝?

现在好了,国内药材行业,摇身一变,全变成‘宗业’了。毕竟‘某某堂’这样的名号,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起的。

贵子乡君说白了,也是贵族,贵族开的药店叫什么炳得堂、思仲堂的,名正言顺嘛。

但药品行业,在现在的社会体制下,的的确确是微利产业。因为悬壶济世秉承的职业道德是‘医者父母心’,大多数的穷人,诊疗费用是不能收取太多的,有时候甚至要免费赠药。呵呵!反正藩王之前也攒了不少钱,先让他们出出血也未尝不可。

药行经理,一体堂宅仁医会的现任会首,郑保御。

2。雕版印刷及造纸

现代叫法是出版业。但明代这个时候的出版业,可是正儿八经的微利行业。因为书籍的定价,按照儒家的传统来说,不得过高。否则,好学而家贫的人,岂不是读不起书了?更何况,现在的文人,还有一个本事,那就是抄书的本事,你的书如果定价过高,文人们反而不买了,自己找一摞纸张,一字一句的把书抄下来,然后往枕头边一放,加点题注,加点眉批,给你来个再创造。所以书价不可能定的太高的,最多最多就是收回成本后略有盈余而已。

划归宗业之后,令他们以各地王府为点,每个季度上报出版计划,国家也相应的将一些出版任务交给他们,因为现在的市场价格不高,因此允许他们可以出口图书。现在中国的周边国家,对汉字书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这部分出口图书,海关关税为5%,销售价格相应提高最少15%,题材以儒家经典为主,杂文小说为辅。

造纸方面的收益还是很可观的,但也不是很大。

刊印经理,南京书商,蔡益所(著名书商)。

3。乐器造作,

这在现如今,这可绝对是一赔钱的买卖,因为乐器的演奏者,多是贫苦之人,价格太高这些人也承受不起。高档乐器,像玉箫、上佳楠木琴瑟等物,都是达官贵人才能消费的起滴,但这些人在整个消费群体中人数又是最少的。

音乐典籍因为有过朱载?的例子,那么由此,大明艺术的资助者就正式变位皇族了。说来也是,艺术的投资与扶持,如果离开贵族的财力与声望,不畸形发展就不错了。

乐器经理,虞山松弦馆主,严徵(一代琴师)。

4。车架制贩

这更是一个赔钱的买卖,能有资格乘坐马车的,能有多少人?不是贵子乡君,就是花钱买恩许金牌的主儿,这种奢侈品的营生,在商品经济没有高速发展的农业社会,永远是赚不到钱的,能糊口就不错了。

车架经理,出身柳江镇的道士,姜世襄。

看着这四个宗产,大家心里面是不是有点怪异的感觉?呵呵,大家想是都看清楚了!‘出版业’后世又叫传媒业,‘音乐行’后世又叫娱乐业,‘药品业’在后世又叫医疗产业。‘车架造作’在后世又叫汽车工业。这其实是小朱为他们存下的一笔遗产,将来这些行业的暴利,将使得世人经过数百年后方才明白,原来崇祯大帝的品性,如此的不地道。将最最赚钱的四个买卖,全留给自家人啦!哈哈!

当然,将来暴利而现在微利的出版、乐器、车架还有药材,是不足以让皇族们满意的,因此还要给他们几个时下里最为暴利的行业,以抚慰他们哀伤的心灵。这些暴利行业就是:自鸣钟与化妆品的生产与销售。

5。自鸣钟的生产与销售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有了费力参与的技术指导,成本已经大大降低,而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畅销海内外。东方古国的雕花工艺和图案,是令世界着迷的一项人文成果,世界各地对中国制造的钟表,需求量是巨大的。

更何况现在的机械钟表,需要每隔一段时日,就要重新调试,重新校正。因此,这项售后服务,也是活命的手艺不是?

钟表经理,南京人,吉坦然(南京钟的发明人)。

6。化妆品、

女士化妆品在任何时代都是最稳定的赚钱行当。这条好像没什么人能提出反对意见。嘿嘿!

南洋冯香子就是瓦伦斯坦元帅的亲长孙,他现在掌管的南洋香料公司,生产的香料一共三大类:调味品、清洁类化妆品、香薰类。调味品就是食品加工所需要的调料,香薰类就是香水、香烛、家居香氛。

女士化妆品的生意,就非常高杆了,不是素有‘北地胭脂、南朝金粉’这种说法嘛,只要这个世界有女性朋友,就一定对这些化妆品有需求。因此,一纸诏书,冯香子名下女士化妆品的国内销售总代理,就划归皇族了。

妆品经理,钦定内侍,孙茂霖(这位孙‘姑娘’以后还会出现)。

六般宗业,前四种都是支出相近的社会福利产业,呵呵,但后两种,却是最最赚钱的两个行当,这样有张有弛的安排,体现了王承恩与崇祯帝的精明与宽厚。如果全是赔钱买卖,那不是直接把人往死路上逼迫嘛,藩王贵族也是人,也需要公平对待!

如果全是暴利行业,广大人民群众又不会答应,索性在宗业之中安排几件显而易见的赔钱行业,便彻底堵上了悠悠众口。

总之一句话:以后这些人最多就是顶着贵族的封号了,要想生活,就需要劳动致富,虽说很多都是垄断行业,但起码人家不再是寄生虫啦!

六、宗才:

大家想想,小20万人的基数耶,就算有福王这样的害群之马,也不可能20万人都是混蛋吧?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