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130部分

1908之钢铁雄心-第130部分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骑战不同陆战,国社军也不可能用马背将210mm的榴弹炮背着使用吧?所以虽然知道国社军的厉害,但孟效曾也不甚在意,在他看来或许北洋的步军不如国社,但在骑军上却绝对要强于国社军。
    何况刚刚传令兵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在汉阳防线外围的国社骑军就只有一个团1100余人,而现在冯国璋却是让孟效曾和南元超的两个团一齐上,2:1的兵力配备,在骑战上就算国社军的装备比自己好,孟效曾也不觉得自己会输。
    不过同孟效曾相比,南元超心下的担忧就要多的多了…
    同刚刚才南下抵达湖北的孟效曾不同,南元超的第二师………却是同国社军见过阵仗的。虽然当时南元超的骑兵团并没有出动,但国社军的装备还是给了南元超很大的触动。
    何况国社军的步军装备如此好,谁知道骑军会不会也出什么幺蛾子?
    不过不管怎么说,既然命令已经下达了,南元超自然是要执行的,所以在听到孟效曾兴奋的话语后南元超并没有回答,但还是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了指挥部。
    等到两人分别回到自己所属部队,然后带着同样闲的无所事事的部下冲了出来…
    就在孟效曾和南元超集结部队的时候,周子宁也有些等的不耐烦了,心下甚至还在想,那些个北洋军是不是在潜江的时候被打的丧胆不敢出来了?好在这时孟效曾和南元超恰好冲出,不然周子宁恐怕都已经调转马头放弃任务了。
    “这些家伙总算出来了…”
    苦叹了一口气,周子宁对一旁的参谋长道。
    “让兄弟们往后撤一些吧。”
    “是”步青松点了一下头,然后就大声的指挥起了部下。
    不多时,周子宁的骑兵团就已经调转马头撤向2公里外………………………………这个是出发前就已经计划好的,下面的那些骑军也在出发前就得知了部分细节,所以在掉转马头朝后撤的时候,到也没有出现什么sāoluàn。
    而在注意到周子宁部的举动后,南元超和孟效曾却是示意部下们放缓脚步,然后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在确定并没有其他的国社军,同时那里也不是什么适合设伏的平地后,南元超和孟效曾才带着部下继续冲了上去。
    看到北洋骑军的举动后,已经退后2公里左右的周子宁轻笑了一下。
    他会向后退当然不是因为这里有伏,事实上这里的地形也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埋伏,一望无际的地形,就算有什么埋伏也能一眼就看穿,他会让部下们后撤只是因为想退出到北洋炮军的shè程外罢了………………………………当然,北洋炮军是绝对不敢在两者hún战的时候开火的,毕竟双方兵力比是2:1,如果真的在hún战的时候开火,按照比例绝对是北洋军死的人更多。
    不过等到周子宁击溃北洋骑军时,如果北洋炮军开火的话那就麻烦了。毕竟到那时不提己方的伤亡几何,队形也会因战斗而重新变得密集起来,到那时冯国璋要是让他的几百mén炮进行炮击,周子宁就算得胜也会被冯国璋的炮兵给炸的人仰马翻。
    就在周子宁部在2公里外重新调转马头后,孟效曾部和南元超部也已经冲了过来。
    “机枪手,shè击”
    得到命令后,在最前排的48名骑兵机枪手拿着改造过后可以手持的麦德森轻机枪,朝着向己方冲过来的孟效曾部和南元超部进行扫shè。
    虽然因为距离和后坐力的关系,麦德森的准确度并不怎么样,但48ting轻机枪齐shè的威力还是让北洋骑军的骑兵被扫倒了一大片,不过那些北洋骑军到是悍不畏死,一边策马狂奔一边用马枪进行还击。
    步枪的有效shè程虽然一般都是在300米左右,但标尺shè程毕竟有2000米,再加上这里的地形一马平川,而周子宁部的骑兵又都是立在马背上,所以在北洋骑军还击的过程中国社军还是有不少骑兵被击落马下。不过同国社军相比,北洋骑军的损失却要更大,毕竟国社军手中的máo瑟g98式步枪不管怎么说也要比北洋军手中的1888委员会式步枪要强的多…
    只不过同马克沁相比,麦德森终究还是有着不小的劣势,比如说8mm的口径还有弹匣而非弹链的shè击。48ting麦德森机枪配合100发填弹量的弹匣,4800发子弹合同1000多杆máo瑟步枪,让北洋骑军在策马狂奔的同时至少付出了4、500人的代价。
    而等到北洋骑军冲进300米的距离内时,却又要接受48具转轮式榴弹发shè器的洗。300米的距离,虽然榴弹发shè器还不是半自动的,但也足够将其中填装的6枚榴弹全部扔出去了…
    “******”
    北洋骑军一边经受着重火力的洗礼,一边继续策马持枪进行还击。
    虽然在还击的过程中,北洋骑军也让周子宁部消失了一两百人,但很明显北洋军的损失要明显比国社军多的多。
    一边冒着弹雨一边策马还击,每个北洋骑兵都在心中不停的大骂着。虽然他们早就知道国社军的装备够好,但也没有想到居然连骑兵的装备也是如此的逆天。
    光是轻机枪也就算了,居然还有威力如同小口径火炮的东西…
    好在彼此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北洋军很快就能用手中的马刀来教训这些国社军了。
    “全体,拔刀”
    眼看着彼此的距离已经不到百米,肩膀中了一枪的孟效曾朝着部下们大喊道,另一边的南元超也同样如此。相对于肩膀挨了一枪的孟效曾,南元超的运气就比较好了,起码他并没有挨上一枪。
    在听到孟效曾和南元超的呼喊声后,其所属的北洋骑军纷纷拔出马刀。
    刚刚的那一连串枪林弹雨让平日里自诩马术jing良的北洋骑军窝气的很,现在到了这个地步,这些北洋骑军自然想用马刀教训一下对面那些只知道用轻机枪欺负人的家伙。
    而在看到冲过来的北洋骑军全都拔出马刀后,周子宁也示意自己的部下拔出马刀………………………………曾经有人提议给骑军每人配备一支手枪,如口径为11。43毫米的勃朗宁,毕竟手枪在潜江战役的战壕战中发挥出sè,提议的人自然希望大口径手枪能在骑战中再立新功,而且11。43毫米口径的枪弹,就算没有击中要害,也足以将马背上的骑兵击落马下,不过最后这个提议却被骑军的人给否决了。
    骑军不同步军,作战时需要极高的速度进行穿chā作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使用手枪的话,配合上马背的颠簸还有同为骑兵的高速敌军………误伤友军的可能xìng很可能比击中敌军的可能xìng还高,所以对骑军来说,手枪虽好但在作战时最可靠的终究还是马枪和马刀…
    在得到周子宁的命令后,其部所属的骑兵也纷纷chou出的马刀。
    眼下经过刚刚北洋骑军的还击后,周子宁部虽然仅剩下800余人,但对面的北洋骑军也只剩下1000余人罢了。两者人数差距不大,至少不如初期时那么大,周子宁部的骑军自然不用害怕,何况他们所骑的还是严光从国外进口的高头大马,同北洋骑军的méng古马相比,jiāo战时绝对不会占据劣势的…
    “骑兵团冲吧”
    “是”

第二百四十五章 赌胜
    第二百四十五章赌胜
    “杀给我将他们杀的一个不留”
    在挥刀到一名国社骑兵劈落马下后,孟效曾对四周的北洋骑军高声喊道,话音刚落,孟效曾已经反手一刀再次劈落一名国社骑兵。而在跌落马下后,那名国社骑兵很快在惨嚎中被往来的双方骑兵给踩成了肉酱,至于孟效曾?此刻他心中只庆幸着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已刚刚是肩膀中枪而非膝盖中箭。。。
    看到己军团长如勇武,其余的北洋骑军自然是士气大振,纷纷挥刀砍向周遭的国社骑军,想要将那些马术差劲的对手劈落马下,以泄刚刚所受的窝囊气。
    只不过在轮到他们的时候,这些北洋骑军突然悲哀的发现,虽然对面的那些国社骑军马术差劲,刀术同样不行,但借着他们胯下的那些高头大马,这些三流骑兵却硬是不差他们几筹,在砍杀之时如果不小心的话,被劈落马下的反而会是他们。。。
    而在劈落了一名国社骑兵后,看着那匹无主的战马,南元超也皱了一下眉。
    “阿拉伯马吗?”不跳字。
    也难怪南元超会如此皱眉,毕竟阿拉伯马极富盛名,如日本便曾引进阿拉伯马等马种。(所谓的东洋大马,其实是指阿拉伯马、盎格鲁阿拉伯马和盎格鲁诺尔曼马,这些在日本都属于自繁马,同时由于日本国土狭小,所以这些马都是养在北海道的,而北海道则有着比较典型的海岛型草原)
    作为战马,蒙古马具有耐力强、能耐寒的特点,然而作为草原马种,其也有着体型矮小、耐力久而冲力不足的缺点。相较之下,阿拉伯马不但耐力好,冲力上也要远超蒙古马,在体形上更是高出蒙古马一头。(当初蒙古骑兵能席卷欧亚,其实更多依赖的是高超的箭术和灵活的战术。)
    北洋骑军虽然在马术和刀术上要高出国社骑军一头,但国社骑军胯下的战马却同样要高出北洋骑军一头,两者相加,国社骑军虽然在技术上要差于北洋骑军不少,但在坐骑上却高出一头,交战之时反而并不落多少下风。
    所以在交锋过后,周子宁部的国社骑军虽然只剩下600余人,但北洋骑军也仅剩下不到900人而已。。。
    “北洋骑军果然名不虚传啊。。。”
    看着身边多有负伤的部下,周子宁也不得不点头称赞道。
    相较之下,南元超同孟效曾等人虽然还剩下800多人,但是却大皱眉头。
    作为一名骑将,孟效曾同南元超自然知道好的坐骑对骑兵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同样也清楚阿拉伯马同蒙古马的优缺所在,只不过北洋虽然是精锐之师,但却一项穷惯了,所以袁世凯宁可多买几门75mm山、野炮,也不愿给骑兵们多买些好马,毕竟好马的价格可不便宜,作战时骑兵也不如百多年前那般惊艳,所以买马的事情自然是不了了之。
    而如今在同国社骑军交锋后,南元超和孟效曾却发现,好的战马在骑战中确实能带来不小的优势。就比如对面的那些国社骑军,虽然在马术和刀术等方面都不如己军,但却硬是依靠胯下的坐骑弄的不差己军几分。。。
    “那个姓严的果然如传言一般,的确是个暴发户真是让人羡慕啊。。。”
    看着正擦肩而过的国社骑军,南元超和孟效曾在皱眉的同时心里也是大为羡慕。
    至于同样是擦肩而过的周子宁?对他来说,自已靠着坐骑赢人也没什么可耻的,毕竟能买来好的坐骑也是他们的本事——————事实上,国社骑军会配备阿拉伯马,也是周子宁等骑将向严光建议的。
    坐骑对骑军的重要性,国社军的骑将自然是相当了解,尤其是周子宁这样曾经在日本留学过的军官,更是相当清楚阿拉伯马等马种对蒙古马的优势所在。(日本马也属蒙古草原马的分支)
    所以在担任了骑兵团的团长后,周子宁就伙同其他几个骑军团长向严光建言,希望能将现有骑兵团内的蒙古马全部换成阿拉伯马——————这样的要求对国内的其他军阀而言或许会有些过分,不过既然清楚“狗大户”严光的本来面目,周子宁在建言时自然是毫无顾忌。
    事情也确如周子宁等人所想,在得知对于骑军来说,良马确实是相当重要后,虽然购马所需的费用确实不菲,但严光还是眉头都不皱一下的就点头答应了。毕竟不过是万余坐骑罢了,对严光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何况虽然用不了多少年,主流战场上就不会在出现骑兵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用钢铁做装甲、石油做动力的装甲骑兵。但那毕竟是十几甚至是二十几年后的事情,至少在当下骑兵还是最主流的作战兵种之一,要知道在欧战结束的时候,欧洲战场上也没出现过多少辆坦克,反倒是骑兵相当的活跃(尤其是哥萨克骑兵,在东线战场上对德国人的后勤袭扰相当成功,使得德国人大为恼火。),至于后世的主流?即使现在用拖拉机弄出了一些装甲战车来,他们的可靠性也会让人大皱眉头。
    所以严光不但通过怡和央行为自已的骑军购买了足够的战马,而且还在四川建立了一座马场,“红原马场”,用于培育骑军所需的足够良马。
    当然,如今马场还只是初办,而且四川的红原虽然是座草原,但过去毕竟还没有人在那里办过马场,所以到如今红原马场还只是刚刚步入正轨,不过想来用不了多久,红原马场就可以为国社军乃至未来的国防军提供足够的良马了。
    何况日本的区区弹丸之地尚且可以为日本提供足够的良马(只是一个北海道草原,真心是弹丸之地啊。。。),难道偌大的中国反而无法提供足够的操场?别的不提,单只是一个蒙古草原就已经足够了吧?
    ——————————
    在大后方的前沿阵地上,当冯国璋等人看到属于己方的骑兵被国社骑军用轻机枪和榴弹发射器洗礼时,一个个都是脸色苍白的样子。尤其是冯国璋,当他看到北洋骑军到最后仅剩下一千余人的时候,脸色更是苍白的吓人。
    如果2个团的骑兵无法击溃敌军,而是反被敌军击溃的话,要知道,如今北洋骑军同国社骑军可是在全体北洋将士的面前交锋——————虽说几公里远的距离能看的清楚的估计不会有多少人,可至少胜败那些阵地上的将士们还是可以看的清清楚楚的,如果北洋骑军反而落败的话,那军心士气将会陷入绝对性的衰弱当中,到那时。。。
    冯国璋这个当初提议的人,就真的是万死不辞了。。。
    好在那些麾下的北洋骑军并没有让冯国璋失望,哪怕是冒着枪林弹雨也依然用手中的马枪进行着还击。尤其是在北洋骑军冲到100多米的距离,即将和同样加力的国社骑军交锋时,远在后方观战的冯国璋更是紧紧的攥住了手中的望远镜——————马术和刀术是北洋骑军的优势,却是国社骑军的弱势,冯国璋自然是希望己军能够在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