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魏武帝-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的这个念头在当时得到了谋臣团所有人的一致同意,于是众人日夜商议细节,布局。在当时最出色的几位谋士的合谋之下,他们布下了这么一个大局。
纵然,智慧如韩信者也丝毫没有察觉自己已在瓮中了。
可这韩信也非等闲之辈,他在出战前也做了万全的准备。他们打算包围安邑。诱曹操到来,然后利用围点打援之法来攻破安邑,断绝安邑地期望。
这一计很是巧妙,但韩信深知要想打败曹操并不是这么容易。
于是,他和蒯彻商议,并同时开始鼓动刘邦布下了这么一个局,为的就是拿下曹操麾下最重要的河东、河内,将曹魏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人口最密集之处,一口气据为己有。
他们的战术便是利用了心理战法,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两万精锐演变成五万精锐,同样是绕至曹操后方,断绝归途然后施行围攻。
陈平说道:“韩信这一计妙就妙在在战前他烧了武王的所有粮食。”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关键,曹操对粮草很是重视。所以所带之粮,向来充足。意外被烧也让他陷入尴尬之地,不得已又从各地募集。
这募集是有限度的,由于没有准备地时间,各地的县令城守不得不一点一点的运输。如此才能维持曹操此刻的粮食供应。
一旦后路被断,粮草供应线也便断了。
这样一来。后果也是显而易见。
没有粮食的曹操,只有撤军一途。
蒙恬、陈平、张良三人都意思到了事态的严重。
因此,张良果断的说道:“我们必须改变战术,先行消灭这五万人马,以保武王万全。”
“那我们地计划呢?”陈平犹豫道:“敌方有兵五万,我们十万虽占上风。但要想全歼他们,而不走漏风声是不可能的。只要韩信得到消息,以他的才能定会察觉一切,从而遁走。只要让韩信逃走,我军的苦心将付之一炬。”
这一战,他们针对的不是汉国的军队,而是韩信一人。
当世也只有韩信值得他们如此对待。
张良问向了蒙恬,说道:“蒙恬将军,你有什么两全之法!”论才智蒙恬当然比不上陈平、张良。但说军事,两人就不如蒙恬了。
蒙恬望了两人一眼道:“当下一战,必不可免,但原定地计划需要少许改动。首先,我们必须确定对方的领兵大将是谁?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知对方大将是谁便无法判断出对方会用的战术战法。”
他说着目光看向了朱航谦。
朱航谦苦恼的摇着头,“对方偃旗息鼓根本不见旗号,我们也未敢妄动。因而不知,要不属下再去查探。”
“不用了,免得惊动了对方。现在我军的利处便是在于找到他们的动向。而他们不知我军地意图。若惊扰了他们。反而不妙。”张良摇着头,微笑道:“我想我们也应该来赌上一把。张某猜此次的领兵大将乃是英布。”
“同感!”陈平“哈哈”一笑。道:“这一战对于刘邦来说至关重要,在这用人之上一定会更加的慎重。此刻汉军中能挡一面者有三人:第一、韩信;第二、英布;第三、樊哙。韩信、樊哙此刻在安邑城外,唯一的人选便是英布。”
“英布此人善攻,深通战术,作战勇敢,粗中有细,当年深得项梁、项羽器重。此人作战的风格强硬,这点可以利用。”陈平将自己对英布的看法告诉了蒙恬。
蒙恬独自深思了会儿,似乎有了对策道:“既然如此,此战我们可用诱来应对。可让楼烦将军领千余人马至附近的村镇以我魏军的身份收集粮草。英布探知必然不敢妄动,只要让楼烦将军多做停留,英布必会担心延误战机而起兵围杀。届时,我们可将计就计,一举大破英布,将他击溃。”
陈平、张良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道:“此法可破英布,但也会很快的被韩信察觉。”
蒙恬点头道:“所以,我们因兵分两路。一路可让桓绕道去取蒲州,留下一路破英布足以。与此同时,他们还可以修书于武王,告诉他情况,让他在适当地时机挺进箕关阻挡韩信东窜。”
他说着又长叹了口气:“这以是在下想出最好的法子了。至于如何阻止韩信南逃。在下也没了主意。”
一片沉寂,若是无法堵住韩信南下的道路,他们的这番算计毫无任何意义。
“有了!”张良突地灵机一动,高叫道:“不是还有彭越将军吗?他便在韩信的后方,只要他能够攻下风陵渡口,我军照样能够困住韩信。”
蒙恬、陈平也相继露出了欣喜若狂之色。
“可是时间不足啊!”张良很快便沉闷了下来,彭越是军中大将,直接授命于曹操。他们是不可能调动彭越的。
若改向曹操申请调兵令。这一来一回必将浪费许多地时日,不利于计划的实施。
“调兵令我有!”陈平神色肃然的脱下了外衣和内裳,一个锦囊贴肉收藏,他将锦囊拿在手上说道:“这里是武王的亲笔谕令,凭它可以调动我魏国二十余万大军。只要将这个交给彭越,彭越必会依命而行。”
蒙恬、张良相继一愣,均明白了陈平身怀密令地含义。
蒙恬问道:“难道先生不怕被武王责罚吗?”
“非常时刻。非常之法。”陈平正气凛然地说道:“为了武王大业,纵有责罚我也认了。”
当蒙恬将情况传给曹操后,曹操自是大为惊骇。他千算万算也算不到韩信会如此设局,前想后想也想不到刘邦会有如此魄力。
因为韩信剑走偏锋,令他整整少计算了三万大军,若真让英布绕至他们后方。不说实际。就算是想想曹操也觉得一阵后怕,不由心有余悸的想道:这韩信用兵大胆,而刘邦又有魄力放权,他们这两人地组合实在是太可怕了。
张、尉缭、李左车三人闻讯后也是觉得背后冷飕飕地,心底一片阴冷。若不是发现的早,这后果怕是不堪设想。
张认真的看了看已经被改变的作战计划。长长的吐了口气:“属下认为蒙恬将军和陈平、张良两位先生这计划虽然有些唐突,但也值得一试。”
曹操理解的点了点头:“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是发生这种事情。”他来回渡了两步,下令道:“一切依照原定计划行事,在命虞子期将军和轩辕少昊将军日夜叫阵(奇*书*网^。^整*理*提*供),混乱韩信视线。”
“至于如何瞒过韩信,进兵箕关,孤王暂时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先放一放。莫要横生枝节。令韩信生疑。”
曹操命令传达了下去。
“武王!”这时,尉缭道:“老夫有一计策可瞒韩信。”
曹操喜道:“快快说来。”
尉缭捻须笑道:“武王克派兵外出征粮,派出一万,回来七千。连续十日,可藏兵三万于附近山林。等时机一到,这三万兵卒可异军突起,先韩信一步进兵箕关。”
“妙计!”曹操大笑。
接下来地数日,曹操每日派人外出征粮,每日派出一万,回来七千。余下三千藏入附近的西山之中。
同时也日夜命人叫阵。
他索性挑选数百名嗓门奇大的北方猛士站在队列前高声痛骂。从韩信的祖宗八代一直问候到孙子灰孙子,再从韩信的品格性情一直数落到生理缺陷。摆设出一副只想激他出营野战的架势。常言道泥人还有三分土性,但韩信能忍受跨夫之耻,区区辱骂自然毫不在意,始终闭门不出,做起了缩头乌龟。
如此也正对了曹操地意愿,一张大网也渐渐张开。
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龙归天 韩信归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又过了两个月,天也在这个月里渐渐的转凉。果然如萧何预料中的一般,北方绝大部分地区,都因长时间滴雨未下出现了旱情。
幸运的是因为萧何的提醒,他们事先做了准备,以龙骨水车灌溉了决大部分的田地,让庄稼有足够的水份成长起来。
虽然减产许多,但却足以维持百姓的生计,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余粮可以用来交税。
萧何的这个消息传来,重算让曹操心头的负担少了一些。
政务上有萧何在,以无需忧愁。
现在他最大的难题就算韩信,这个让他欣赏,敬佩且又忌惮的人物。
等待是最让人痛苦的事情,尤其是这种漫无目的的等待。
又过三日,曹操终于得到了消息。
十一月十二日。
蒙恬于解良附近诱英布中伏,大破敌军,取得全面胜利。汉兵的五万精锐雄师,伤亡过半。在逃散时,蒙恬又乘胜追击,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这一战蒙恬打的是围歼战,由晨至夜,再由夜至晨,他们杀伤汉军四万一千余人,汉将英布也死在了蒙恬的刀下。
闻讯后。曹操立刻拔寨而起。逼近韩信军营。同时。让早已潜伏在箕关附近地伏兵先一步进入箕关。挡住了韩信东归之路。
曹操这是在逼迫韩信。
韩信地满腔希望都放在了英布地身上。所以对西北地动向异常关注。如此重要地消息。在这个时候他是不可能不知道地。
当韩信察觉他在北方抵御匈奴地十万大军撤退后。这第一地想法必然是撤退。因为。一个真正地用兵能手是绝不不会去打没有把握地战。
以韩信地才智恐怕这个时候已经看穿了曹操地全盘用意。他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傻傻地呆在安邑。任由曹操合围。
这撤退突围是他们唯一地出路。
但是,曹操大军如此压境,他们却不敢乱动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这一动等于是将屁股露了出来。任由曹操来追打。
所以,曹操这是在逼迫韩信壮士断腕,让他放弃部分士卒供他撤离。
果然,韩信被逼无奈,让靳歙领两万大军殿后,自己领着所有汉军南下。
曹操击破靳歙。尾随追击,在胜利的刺激下曹军用了三天便发现了韩信的踪影。韩信再度留下一万兵卒殿后。
曹操又度破之。
当韩信抵达风陵渡口地时候,郝然发现彭越已经将他们这唯一的出路占领,更加绝的是在风陵渡口的北方铺满了木头碎片。
详细观察便可发现,这些都是船只的碎片。
这也就意味着,彭越不仅仅只是占领了风陵渡口而已,而是在明确的告诉韩信,他们已经毁掉了所有的船只,就算他们重新攻克风陵渡口也无船渡河。
韩信只得西行。找寻出路。
但是曹操紧蹑韩信之尾,先后在大阳、黄河北岸等地多次接战,曹军以胜利之师。攻打落败之旅,三战三胜,韩信以无力反抗。
终于,这一日,曹操跟蒙恬会师。
十五万大军将韩信的三万疲卒围困在了首阳山附近的一个叫做赵家集地村庄里。
首阳山山腰。
曹操领着一干文武诸将俯视整个赵家集,村里的布局在他的眼中一览无余。
“武王,韩信以走投无路,只要给末将三万兵马,末将便可攻下赵家集。”曹操身后地虞子期高兴的说着。
“何须三万。只要武王同意,我彭越只需动用部下两万便可轻易的拿下赵家集。”彭越见虞子期请命,也跟着大叫了起来。
这韩信此刻已是威震天下的人物,能够将他击溃定是大功一件,诸将争先请战。
“破韩信容易,服韩信难哪!”曹操直接无视了诸将的争功,摇头叹息。这赵家集只是一个屁股大的小村,完全没有防御设施。以汉军当前的情况不说三万、两万,纵然是只有五千也轻易可破。
只是韩信孤傲。若生擒他,恐怕得到的只会是一具尸体。
这是他最不愿意见到了。
韩信他太想得到了,在如今这种局势下,若得到了韩信,他曹操等于得到了天下。
“这有何难!”彭越大大咧咧的说道:“将他擒来便好了吗!!!”
张良有些头疼地按了按脑袋,没有好气的说道:“得到一句尸体有什么用?这韩信有大志,好功利,想要降服,因由此处入手。”
“其实。武王想要得到韩信。并不是没有办法的。”陈平在背后阴阴的笑了起来,“刘邦对韩信有知遇之恩。这也是他不会归降的原因之一。但若我们灭了汉国,一切不就好说了。”
曹操心中一动。
“最好能够让项羽杀了刘邦!”李左车在最后又补充了一句。
赵家集,村长府。
也许是出气,也许是发泄。
樊哙一入村内,便私自将村里上下数百口人全部杀了,强占了他们的食物和屋子,百姓的尸体也被他们分而吃了。
一身红衣的韩信,单独坐在这个还算可以的屋子里养神,他面色苍白,双目无神,身上也有多处地伤痕。
**的损伤还在其次,但这精神上的创伤却使他痛苦难耐。
败了,自己败了。
自己生平的两次惨败都是败在曹操的手上。
他毫无生气的低着头颅,那孤傲的自尊心不断的蚕食着他地意志。
四周有十五万曹魏精锐,而自己只有三万不到,完全没有斗志地败卒,只要他们进攻。自己必将抵挡不住,成为曹操地阶下之囚。
阶下之囚!!!
阶下之囚!!!
懵然之间,韩信的眼中出现了一丝决然,我韩信焉能受此侮辱……他拔出了宝剑,往自己地颈部摸去。
锐利的剑芒逼近颈脖后,他地手停住了。目光所及之处是一个“韩”字,宝剑的剑格上清晰的刻着一个“韩”字。
韩信泪湿了双眼,这是他们韩家祖传宝剑,当年韩家也是韩国贵族,只是因为韩国被秦所灭,所以才家道中落逃入淮阴避难。
他依稀记得那是在他幼年时,母亲辞世以前,将这把祖传宝剑和埋藏在茅厕里的两卷兵书交给了他,希望他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从那时起。韩信剑不离身,日夜研读兵书,只靠相邻接济度日。十年如一日,终自学成才。
这其间辛劳,实不能于外人到也。
他本意以自身之能,立不赏之功,名高于天下,以表胸中抱负。
可如今……
“唉……”他长叹了口气,将剑放了下来,不甘心的叹道:“难道我韩信一身才华,真的要埋葬于此?”
战局转变之迅速只在这转瞬之间。短短的半个月内,韩信便兵败如山倒,困死在了赵家集这座小村庄里。
曹操没有立刻攻打,而是改命麾下大将桓、夏侯婴、季布渡河关攻打函谷关。
汉国的军队早已丧失殆尽,函谷关内只有三百守兵,魏国的五万大军一抵此地,这三百守兵便献了函谷关迎曹军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