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瓷王 >

第85部分

瓷王-第85部分

小说: 瓷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可以成为一个品种,就是有些歹毒。

当然了,这一切还只是设计。要生产化为实际产品,还需要具体地试验和改良。但林沐风有相当大地信心,因为大明的火器制作工艺水平非常高,只要将一些“零部件”改成瓷质,估计问题应该不会很大。

第四天地下午,带着六张绘制精美的图纸,和一整套的设计方案,林沐风进宫而去。

御书房里,朱元璋仔细听完了林沐风的构思,面前摆放着那六张图纸,脸上的神色越来越凝重和兴奋…………不错,如果林沐风所言能试验成功,这将大大提高大明骑兵的综合战斗力,而且,还会大大节省成本。这些火器轻便可大量携带,大明的骑兵将要携带大批量的火箭和爆炸器纵横于敌阵之中,火龙四射,金蛇乱舞,爆炸连连,那该是一幅何等壮观的场面?

朱元璋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支天下无敌的超级骑兵队伍,他猛然一拍桌案,哈哈大笑,“将瓷用于火器军用,林爱卿,你可谓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人!妙哉,朕准了!如果爱卿能试验成功,朕当封侯!”

看到林沐风欲言又止,朱元璋微微一笑,“林爱卿,直说吧,需要朕做什么?”

“皇上,臣需要两顷土地用来建瓷窑,需要一支民夫队伍专门从山东和江西运输瓷土和炉渣进京,需要调集一部分火器制作工匠,还需要铁匠、木匠、篾匠等若干……”林沐风一一将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

朱元璋点了点头,“好,朕一一准了。林爱卿,朕这就命山东布政使和江西布政使派人组织运输瓷土、炉渣,至于火器制作工匠,朕自然会命工部派人协助于你。”

“皇上,还有土地。”林沐风见朱元璋说了半天,没提土地的事情,便提醒道。

“土地?林爱卿,你不是已经有了南平公主的两顷地吗?”朱元璋嘴角浮起一丝古怪的笑容,“那两顷地,朕准赐于你了。好了,你退下吧。你有朕的金牌,一切可以放手去做………不过,等你的两座瓷窑建起之后,哪一座用于烧制瓷火器报于朕,朕要列为官窑派兵镇守。火器是国之利器,你切记不可泄露机密,否则,朕绝不饶你。”

有了朱元璋的密旨,有了工部的暗中“协助”,林沐风很快便让柳若长高价征集了数百名民夫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瓷窑建设中去。地点,就是城外北郊朱嫣然的封地。

这两座瓷窑,林沐风设计的规模非常庞大,采用了清朝江南窑的主要类型…………龙窑。不过,比例放大了数十倍而已。这种窑,与普通的瓷窑区别在于,其可以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开设窑门,而火床的设置也多达数十处。按照设计,一座龙窑,大约有益都县林家瓷窑的2倍那么大。

虽然是寒冬腊月,但民夫们在一些工匠的指挥下按照林沐风的“图纸”干的热火朝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过了年开春,就应该可以建成投入使用了。只要这边一建成,益都县那边就可以停窑,所有的工匠皆可以到京城来继续“工作”。朱嫣然的那座庞大的庄园,正好可以作为工匠们的“宿舍区”。

一切安排就绪,工地平时由柳若长监工,林沐风便还是脱开身来,继续着他东宫侍读学士和侍卫统领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期间,林家阖府为小秋生过百岁。虽然没有通知外人,但朱允和朱嫣然还是派人送来了贺礼。

第一百六十一章秦淮灯会,杀机乍起(1)

洪武三十年的春节,转瞬既至。是林沐风穿越到明朝后的第二个春节,第一个春节在益都,由于遭遇了白莲贼乱和一场瘟疫,年过得清汤寡水的。而这一次在京师,六朝繁盛的南京城中,林沐风一家团聚,其乐融融,年过得有滋有味。

如烟在除夕夜里,与林家人一起吃了年夜饭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小院里,闭门不出。她的身份特殊,林家人自然也不能勉强她。

初一傍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饭菜清香味道和浓浓的火药味道,时不时传来砰砰作响的爆竹声,街道上,行人如织,纷纷向秦淮河畔涌去,从年初一开始的秦淮灯会就要拉开帷幕了。

林虎和林翔带着几个家人保护着柳若梅也去看灯去了。林沐风素不喜这种人满为患的灯会,人山人海,人挤人,区区几个纸糊的破灯笼也没啥看头,就留在家里。西边的残阳还隐隐有一线霞光,林沐风闲来无事,便在院中打了一趟拳。

“好拳脚。”一个青衣老者缓缓走进院中,身后,还有一个白衣公子哥。

林沐风放眼看去,突然脸色剧变,赶紧跪倒在地,“臣拜见皇上,皇太孙殿下,臣迎驾来迟,望皇上恕罪!”

朱元璋呵呵一笑,摆了摆手,“林爱卿,免礼。朕微服出行,要去这秦淮河上观赏灯会与民同乐,又不想带着一群尾巴。便想到了你。今晚,爱卿权充作朕的贴身侍卫如何?”

“臣遵旨。”林沐风心里苦笑,还是脱不了要去逛灯会。

夫子庙一带人涌如潮,锣鼓喧天,***通明,亮如白昼。秦淮两岸灯如海,人如海。

凡是有人群聚集地地方,小商小贩就蜂拥而至,这大抵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卖糖人的。卖冰糖葫芦的,卖各种小吃的,卖花灯的,甚至还有卖风筝的。十里秦淮,一溜小贩一字排开,扯开嗓子叫喊着招徕着主顾。

一路行来。五香茶叶蛋、豆腐脑、鸳鸯烧饼、翡翠包、桂花糖山芋、蜜汁藕……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民间小吃,看的朱元璋心花怒放,眼里一片欢喜。终于,他随着人流停留在了一个小摊前,看着一碗碗白嫩诱人地豆腐脑,咽了一口唾沫,回头向朱允和林沐风笑了笑。“儿。沐风,我们吃一碗豆腐脑如何?朕…………真是很多年没有吃过这东西了。”

“好。”林沐风拉开一把椅子,请朱元璋坐下,然后又让朱允坐在了朱元璋的身旁,最后才向豆腐脑摊的老板,一个满头白发的和善老苍头招呼道,“老伯,给我们来三碗豆腐脑。”

“好咧。”老苍头手脚麻利的端上三碗豆腐脑,摆在三人面前。笑眯眯的道,“三位客官,老汉地豆腐脑在这秦淮河畔可是大大的有名咧,保管你们吃了一碗想两碗,今年吃了想来年。这辈子吃了下辈子还想吃。”

朱元璋哈哈大笑。手指着老苍头道,“老兄弟。你这豆腐脑味道如何,我们还不知道,但你这嘴皮子确实厉害,佩服佩服!”

“嘿嘿。客官请慢用。”老苍头笑着转身又去招呼其他主顾去了。

吸溜吸溜吃完了一碗豆腐脑,朱元璋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的赞叹一声,“味道真不错,儿,倒真是让他说准了,明年灯会我们还来吃他的豆腐脑。”

朱元璋吃完站起身来,抬步就走,朱允也是如此,只有林沐风苦笑着愣在了那里。为啥?没带银子,他依旧还是没有带银子的习惯。他向朱允小声呼道,“殿…………你带银钱没有?”

朱允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朱元璋也才反映过来,敢情自己三人吃了豆腐脑身上没钱付账了。他皱着眉头走过来,“沐风,你也是一个大财主了,怎么身上还不带银子吗?”

“……”林沐风苦笑无语。

老苍头早就在注意他们三人的情形,见这番摸样,知道是身上没带钱,于是便呵呵一笑,“三位身上没带钱吧?不要紧,老汉还会在这里摆摊,三位先赊账,改明儿个再来还给老汉便是。”

朱元璋奇道,“老兄弟,你难道不怕我们去而不返吗?”

老苍头温和的一笑,“哪里话?堂堂天子脚下,太平盛世,区区一碗豆腐脑钱,算得了什么?三位尽管去,老汉相信你们不是那等不义之人。”

朱元璋目放神光,哈哈大笑起来,向老苍头翘起了大拇指,“老兄弟,说地好,好好!”

三人赊账,继续向前行去,观赏着秦淮河畔星罗密布地五彩灯盏。朱元璋小声对林沐风道,“林爱卿,记下朕的旨意,明日赐这卖豆腐脑的老汉金字招牌一块,黄金百两。”

林沐风躬身道,“臣记下了。”

前面,突然一阵骚乱,人群纷纷后闪开来。

三人加快脚步,在一棵垂杨柳树下,在几盏花灯之下,一个华服公子哥带着2个家奴,围着几个年轻美貌的女子,正在调戏着。

朱元璋冷哼一声,侧头对朱允小声道,“儿,居然是郭英家的小子郭亮,早就听闻他喜寻花问柳,没成想,在这万民同乐的灯会上,他居然敢在此调戏民女。

郭亮眼中色迷迷地,紧紧的盯着眼前的一个翠衣女子,嘿嘿笑着,“小娘子,别来无恙啊,咱们可是有些日子没见了,自当日在府中见了小娘子一眼,本公子就寝食难安,思念的紧呢。”

翠衣女子呸了一声,躲入了一个青衣少妇地身后。青衣少妇冷笑道,“这位公子,我们是官宦家的家眷,出来看灯,你莫要使坏脑筋,小心王法无情!”

“王法?知道本公子是谁吗?本公子是武定侯府的小侯爷郭亮!”郭亮不屑地扫了一眼青衣少妇,“闪开,把那个小娘子给本公子送过来。”

朱元璋愤怒的攥紧了拳头,他刚才大好的心情都让郭亮败坏了,刚要回头来让林沐风上前去制止,却见林沐风面色铁青一阵风似地冲了过去。

“夫君!”

“少爷!”

几个女子喜出望外,呼喊着纷纷靠在了林沐风地身后。原来,居然是轻云轻霞与柳若梅三女。她们逛花灯累了,便在这树下歇息一会。见左右也没事,便让林虎和林翔带着几个家人去一旁地小吃摊上去买些点心小吃之类的,想要带回家去给林沐风尝尝。没成想,就这短短几分钟地功夫,就被路过此地的郭亮发现了轻霞。

林沐风微微上前一步,低沉道,“看在武定侯的面上,我不跟你一般见识,赶紧滚!”郭亮也吃了一惊,不过,他也没怎么把林沐风放在眼里,冷冷一笑,招呼着郭府的家奴,“你一个小小的从五品侍读,怎么着,小侯爷看中了你的小丫头,你便让给小侯爷如何?”

林沐风气得身子一哆嗦,猛然上前,狠狠地一个巴掌扇了过去。

啪!郭亮粉嫩的脸上顿时红肿起来,被打了一个趔趄。

郭亮痛得高呼一声,手捂着脸颊跳脚道,“好你个林沐风,你敢打我,来人,给老子狠狠地揍这个小子!”

林沐风眼里闪过一丝杀机,他咬着牙道,“郭亮,我再说一遍,看在武定侯的面上,我不跟你一般见识,给我滚!”

郭府的两个家奴见少爷被打,怒气冲冲的扑了过来。林沐风冷笑一声,身子微微后退一步,飞起双脚,一脚一个将两个家奴踢入了秦淮河里。

“滚!”林沐风杀气腾腾的慢慢逼上前去,郭亮恐惧的望着他,一步步向后退去,突然撂下一句狠话就掉头窜去,也不管那两个落入水中的家奴。

林虎和林翔带着几个家人怀里捧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跑了过来,纷纷惶然道,“少奶奶!”

林沐风冷哼一声,“林虎,你竟敢私自扔下若梅,回去去门房领50闷棍,还有你,林翔,也是50闷棍,等我回去再收拾你们!”

“夫君,是我让他们去买东西的,也不怪他们,谁想到这天子脚下,居然也有这般无耻之徒。”柳若梅盈盈过来为林虎他们求情道。

林沐风叹息一声,紧紧地握了握柳若梅的手,又向轻霞投去安慰的一瞥,斥道,“林虎,还不赶紧护送少奶奶回去!”不堪,朕不会饶了他!”朱元璋在一旁看了半天,心里懊恼无比,满腹的热忱全部这小子给搅黄了,游兴渐冷。

第一百六十二章 秦淮灯会,杀机乍起(2)

林沐风激动愤怒的心情已经渐渐平息下来,闻言躬身道,“皇上,臣保护皇上继续游览。

“算了,朕还是回宫去吧。好好的一个晚上,全毁在这个小子手里了,朕明日要问问郭英,他是如何管教自己的儿子的。”朱元璋转过身去,大步向来路行去。

朱允苦笑一声,也紧随而去。

朱元璋在人群中穿行着,林沐风担心有失,奋力追到跟前,突见朱元璋面色呆呆的望着眼前一面灯盏黑着脸半响不语。林沐风凑了过去,正想要看看是何东西,却见朱元璋奋力一把将灯笼拽下,提在手里,铁青着脸疾奔而去。朱允和林沐风惊讶地对望一眼,也没敢问什么,只好紧紧跟随着,一路向皇城行去。

一个时辰后。皇城中突然冲出一队足足有千人的御林军,纵马扬鞭,挥舞刚刀,向秦淮河畔驰去。床,正在与柳若梅一起逗弄着自己的儿子,林虎冲进内院,大喊道,“少爷,少爷,不好了,昨夜皇上下旨,派御林军将秦淮灯会上的数千名百姓全部捆绑起来,拘押在夫子庙前,说是今日午时就要全部问斩。听说,皇上还下了一道圣旨,秦淮河一带所有的百姓,全部要贬为军奴流放塞外边陲。”林沐风大惊,“林虎,此话当真?”

“少爷。你快去看看吧,夫子庙前,人山人海,跪倒了一地的男女老幼,惨呼声震天响。”林虎喘了一口气。

林沐风心头疑惑,急急跟柳若梅说了一声,出府纵马向夫子庙奔去。

夫子庙前地广场上,黑压压跪着一地的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有官宦家的家眷,也有平民百姓,还有很多小商小贩。昨夜,他们正嬉游间,一队御林军突然奔驰而至,见人就抓。有反抗者或者奔逃者就地斩杀。

广场上一片哀呼之声,刀枪林立的御林军戒备森严的看守着。

不远处,十里秦淮岸边,所有的花灯皆被摘下踩烂在地,倾倒的摊子,随处可见的点心果品,纸屑。满地狼藉。就连那清幽的河面上。也飘满了燃烧了半截地花灯灰烬。

林沐风心头巨震,心道,这朱元璋到底是犯了什么毛病,昨晚还好好的,还声称要与民同乐,怎么过了一个晚上,就要不问青红皂白就要屠杀这数千的百姓呢?难道?他的眼前突然浮起朱元璋昨晚手持一个花灯面色阴沉的脸庞,心里一动。

宫里。御书房外,跪满了一地的文武大臣。京城数千百姓要被斩杀。上万百姓要遭流放,这可是惊天动地地大事,大臣们惊慌失措,纷纷进宫来问个究竟,但朱元璋一个都不见。任凭他们跪在御书房外。

林沐风与朱允一前一后来到御书房外。一个太监急急进去禀报,半响。才传出圣谕来,让朱允和林沐风进书房见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