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九仙太极 >

第93部分

九仙太极-第93部分

小说: 九仙太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你将这三位姑娘留在军中,任我义军教头!”

  “我没有说过。”

  “是,你没有说过此话。山人问你,你若没有此想法,那叫三名侍女亮刀是何用意?姑娘此举,若非想叫她们留下,否则于情于理不合!”

  嫣奴无话可说。

  张铁嘴继续说道:“义军若有她们亲手训练,别说是官军,倘若将来大漠来犯,”张铁嘴从侍女手里拿过弯刀:“这凶悍的刀法,义军能破!”

  嫣奴没有想到张铁嘴会破解她心里的打算,她反问张铁嘴:“就算如此,那又怎样?”

  张铁嘴赶紧向邓茂七、叶宗留做着眼色,三人向嫣奴抱起双拳。邓茂七真诚地说:“嫣奴姑娘的大恩大德,我等将永远不忘!”

  嫣奴不动声色:“那要看……”她走到侍女面前:“她们愿不愿意?”

  义军若有人训练,那是再好没有的事情,方玉想促成此事:“嫣奴,你看……”

  嫣奴轻声问三名侍女:“你们说呢?”

  一名侍女悄声回答:“公主说了算!”

  嫣奴嗔怪着她:“你看你,还在叫公主,我不是说了么,叫我姐姐!”

  侍女羞涩一笑:“是,姐姐……”

  “好,那我就替你们作主了?”

  侍女们点点头。

  嫣奴向着张铁嘴:“先生,她们不仅会马下搏击,马上作战也娴熟,骑兵与步军联合作战,阵法也清楚……这三位姑娘我就交给你了!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就把她们给我送回来,若她们少了一根毫毛,我拿你是问!”

  邓茂七与叶宗留、张铁嘴感激不尽,深深向嫣奴行了大礼。

  月落星稀,已是黎明时分。

  嫣奴、柳絮和三名侍女已在后帐入睡。

  方玉仍在灯下观书。帐外山风呼啸,一声紧似一声。嫣奴做出让三名侍女留下的决定,方玉知道她表面平静,其实内心非常难受。也先进犯中原是迟早的事,大明的官军不堪一击,她才寄希望于义军。一边是她的亲哥哥,一边是她深爱的人,让她作出这样的选择,实在是难为了她。一年没见,她已经从一个敢爱敢恨、任性的公主,变得成熟了,而且深明大义。方玉觉得自己更爱她,在这种爱里,还增添了几分敬佩之情……

  帐内响起轻微的脚步声,方玉回头一看,柳絮掀开幕帘出来。

  “姐姐,这么晚了,你还不睡?”

  “睡不着,我见前帐还亮着灯,就来看看。公子,累了一天,也该入睡了。”

  “是呵,这些日子以来,发生了许多事情,一想起心里难安,怎么也睡不着。”

  柳絮在方玉案前的椅子上坐下:“公子还在想也先的事?”

  “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坐视不管。嫣奴尚且能如此,何况我呢?”

  “这就是你上山的原因?公子,我知道你是想说服义军,一旦也先南下,在黄河阻挡他前进。公子想过没有,你的苦心有谁知晓?倘若朝廷知道你不仅会见了邓茂七,还到他的营盘去过,这可是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的罪呵!”

  “方玉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我现在支身一人,无门可斩,无族可诛。”

  “话虽这样说,你还有嫣奴、蕊娘,不是还有我这个姐姐?将来总还要生子生女,你就不为他们着想?”

  “姐姐,在大漠你也看到了,也先在等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他会铤而走险,我想,不出两年,他就会将锋火烧到中原。”

  “公子在大漠,有机会杀了也先,为何不动手?”

  “机会均等,他也在下手的一刹那放过了我……嫣奴说得对,也先不仁,我不能无义,毕竟他现在还未犯我大明。”

  “公子,嫣奴真的不容易,她心里有苦……比如今日之事,她是在防范也先,她的亲哥哥!”

  “姐姐,我何尝不知道!”方玉突然想起也先对她一片真情:“姐姐,我想问你,也先想立你为王妃,你为何拒绝了?”

  柳絮睁着晶亮的双眼:“公子,你愿意么?舍得我嫁到大漠?”

  “既不愿意也舍不得,但这是姐姐自己的事,方玉不能替你作主。”

  柳絮听方玉说舍不得也不愿意她嫁给也先,心里舒坦了一些,脸上有了笑容:“那,你还明知故问?”

  “也先贵为蒙古之王,富甲天下,其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

  “别说了!……”柳絮心里非常矛盾,作为女人,能嫁给这样的男人,可以说是梦寐以求的。也先在向她大献殷勤之时,她不是没有动过心。

  方玉一脸的认真:“姐姐,我刚才所问之事,你还没有回答我!”

  “这……”柳絮迟疑了一会儿:“公子,我能否不回答?”

  “不说也好……其实我知道,你割舍不下生你养你的中原,丢不下我这个令你失望的弟弟,忘怀不了那位默默关心你的帮主!”

  “……”柳絮不语,方玉说中了她的心事。

  “姐姐,我知道你的心事……有件事我想给你说,在嘉州时,我用真气给帮主治过一次,他的两腿有了些微感觉。遗憾的是我未能掌握好真气,使体内元气大伤,帮主不让我再治。这次嫣奴给了我一瓶西域的神药,说是配合真气可以治好帮主的伤,还有道长给我的金丹,也可给帮主服用。待回到嘉州以后安顿好了,我就潜下心来,为帮主治伤。”

  柳絮感动了:“这太好了!公子也须注意,用真气替人治病,会大伤自己的元气。”

  “我已经知道该怎样做了,不会像从前那样鲁莽……姐姐,你来找我,不会就说这些吧?”

  其实,柳絮是来想告诉方玉有关七姑的事。席间七姑在酒杯落地时,以极为敏捷的手法抓住酒杯,引起了柳絮的警觉。她告诉方玉,据她的观察,七姑身手不凡,别看她表面文弱,却有着惊人的武功。是她深藏不露,还是另有隐情?她要方玉找个机会问问邓茂七,知不知道七姑会武功。

  帐外的风声中,传来轻微的沙沙声。柳絮屏气凝神一听,听到帐外有细微的脚步声与呼吸声,便对方玉说帐外有人。她手按也先送她的那把宝刀,与方玉悄悄踱到帐门。方玉猛一掀开帐幕,见一黑影身手极为敏捷,三跳两跃就越过起伏不平的山地,如飞扑向山下,须臾之间就隐入漆黑的山林。

  柳絮一看,迈步要追。

  方玉制止柳絮,不让她追上去。他早就知道邓茂七身边有锦衣卫,具体是谁他不清楚,但此时他有几分把握了。此人不可能是大内派来灭柳絮的人,而是隐藏在义军中的锦衣卫。方玉一行人到了山中,引起了他的注意,前来探听虚实。但也不能不防,毕竟大内消息灵通,不排除大内令隐藏在这儿的人,趁机灭了柳絮。他再三叮咛,要柳絮注意,

  柳絮心里暗想,要想灭我柳絮没那么容易,不过,她还是从心里感激方玉对她的关心。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七部 第九章 黄河观阵(3)
第二天一早,张铁嘴就前来请方玉,说邓茂七与叶宗留已候在校场,就等方玉前去。正好嫣奴与柳絮也梳洗完毕,就带着三名侍女随张铁嘴到了校场。所谓的校场,实际是山间一片绵延数十里宽阔的空地。张铁嘴在一座山包上搭了个木台,充作指挥的地方,木台上架起一排大鼓与铜锣。

  邓茂七与叶宗留见方玉来了,起身请方玉坐下,一同观看张铁嘴演练阵法。

  方玉观察着四周的地势,一看与黄河壶口的地形极为相似,前面的左方也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右前方,还有一条深数十丈的峡谷通往这里。

  张铁嘴挥起红旗,两队大约各有一百名身穿白衣的士兵,手持盾牌鬼头大刀跑步入场,在场内聚成两个圆点;他挥动白旗,约八百名身穿白衣的骑兵奔跑进场,围着两个圆点站成八角形。张铁嘴介绍说,这就是他布下的八卦阵,如敌军来攻,白军会里应外合,使敌军腹背受敌,一败涂地。说罢,他挥动黑旗,一支约两千人的黑军骑兵从四面八方冲向白军的八卦阵。

  木台上擂起第一通鼓,白军骑兵奋起抵抗,由于所据的位置奇特,黑军左冲右突就是杀不进去。即使冲了进去,很快就被手持鬼头大刀的士兵砍下马来。张铁嘴令擂响第二通鼓,白军骑兵贸然如利箭从八方散开,让进黑军骑兵,然后回马杀来,与同时杀出的步军配合,夹击黑军骑兵。短兵相接,步军发挥了优势,用盾牌挡住长枪大刀,不是砍断敌军的马腿,就是将骑兵从马上拉下来,砍翻在地。第三通鼓声还未响起,黑军已经溃不成军。

  张铁嘴命令鸣金收兵。

  叶宗留形喜于色:“先生真奇了,神了!”

  邓茂七也面露喜色:“公子,你看?”

  方玉看了整个过程,想起道长曾给他讲过的鬼谷子,眼前的八卦阵,与鬼谷子《纵横捭阖》中所讲兵法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没有将其精髓融会贯通,只用了皮毛而已。名为八卦阵,只起到里应外合的作用,没有阴阳互动,更没有发挥黑白两极变化无穷的特点。还有,道以不变应万变,没有充分发挥。他再次察看了地形,问张铁嘴,如果敌军在后方还隐蔽着一支人数庞大的骑兵,他该如何应对?

  张铁嘴答不上来。

  方玉再问,倘若敌军一上阵,就派出数万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压上来,这个八卦阵还有用么?

  张铁嘴沉默不语。

  方玉恳切地说:“先生,我想与你商榷一下……无论是官军还是大漠骑兵,黄河壶口是必经之地。倘若前来进犯,可在前面的峡谷上埋伏重兵,备下滚木擂石,引诱其进入峡谷,消灭其先锋,挫其锐气;待敌军进入开阔地,损兵折将后不敢贸然冒进,必小心谨慎,你再在此处摆下阵势。不过,这阵势得改:你在阵中布下的两点,在太极中叫做阴阳两极。这两极既要各自为政,又能融会贯通。使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先生可以每一点用一千刀手持盾牌的斧手、五百射手;刀斧手是射手的屏障,用盾牌护住隐藏在其中的射手;射手是刀斧手兵器的延伸,专门射杀闯入的敌军骑兵。两极之间,用一千骑兵成弧线将两极相连,使其首尾相顾,敌军即使冲断其一,能很快连上。这叫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先生再在弧线外用三千骑兵摆出刚才的八卦阵势,抵御敌军进攻。待敌军久攻不进,甚为暴躁之时,再放他进来,外围的骑兵与两极形成夹击之势,关门打狗!”方玉指着远处那片茂密的树林:“为了万无一失,先生可在林中隐藏三千骑兵,三通鼓后令其杀出,与阵中的士兵里应外合,全歼来犯之敌!然后一鼓作气,直捣敌方大营,可获全胜矣!“

  张铁嘴以手击掌,大声叫道:“好!妙!公子一言,使我茅塞顿开,从即日起,我就按公子所言,重新操练。一旦阵成,来犯之敌,有何惧哉?!”

  邓茂七与叶宗留,对方玉佩服得五体投地。邓茂七不解地问方玉:“公子,听你说令尊驾鹤西去时,你年方八岁,这排兵布阵之事,何以学得如此神奇?”

  “实不相瞒,方玉得益于吾师紫云道长。方玉十岁时,除了练功,他每日给我讲授鬼谷子的《纵横捭阖》,其徒孙膑,就是根据《纵横捭阖》演变成今日之《孙子兵法》。师傅耳提面命,我也就熟记于心。昨日我在黄河壶口,仔细观察了地形,今日看了先生演练的八卦阵,才将道祖的精髓与实情融会贯通,作了些微补充。”

  张铁嘴诚恳的问方玉:“公子,若他日能再度相聚,能否向我授业解惑?”

  “鬼谷子一书博大精深,非三五日可以理解……”方玉本想推辞,忽想到身为道家弟子负有传道的责任,立即改了口:“只要先生愿意,方玉愿与先生共享。”

  张铁嘴感激不尽:“一有机会,我当向公子讨教!”

  柳絮一看日上中天,到湖州还有七八百里的路程,就向方玉示意,时间不早,该下山了。

  嫣奴感觉该启程了,就向三名侍女告别:“好好在这儿待着,别给丢脸!我一有机会,会来看你们的!”

  侍女们红了眼,她们从未离开过嫣奴,对嫣奴依依不舍。一侍女哭出了声,拉着嫣奴的衣服,跪在地上。嫣奴斥责道:“你哭什么,又不是生离死别……”她扶起侍女,自己的眼圈也红了。

  方玉走向邓茂七、叶宗留、张铁嘴:“三位,方玉准备就此下山,后会有期,告辞了!”

  “且慢!”邓茂七说:“七姑说她有一祖传玉佩,想送给嫣奴。”他见嫣奴有推辞之意:“嫣奴贵为公主,见过不少奇珍异宝,也许对此不在意……但是,这是七姑一点儿心意,还望嫣奴笑纳!”

  方玉向嫣做着眼色,叫她不要推辞。

  嫣奴点头应允。

  七姑赶来了,双手捧着一个用丝线拴着的圆形玉佩。玉佩色泽翠绿,形状古朴,一看就是块古玉。嫣奴慎重的收下,向七姑道了谢。

  方玉在七姑向嫣奴还礼时,无意中看了她一眼。他这一看不要紧,眼光透过她的衣服看到了里面,在她小小的蛮腰处,赫然有一块锦衣卫的铜牌!

第七部 第十章 未雨绸缪(1)
七姑是锦衣卫黑衣,虽然在方玉的意料之中,一经证实,他还是略有意外。

  方玉将邓茂七请到一边,问他到底与七姑是如何认识的。邓茂七又将他与七姑认识的经过重复了一遍,方玉猜想,这绝非巧合,是锦衣卫的精心安排。他又问邓茂七,七姑会不会武功。邓茂七认真的回忆后,说七姑不会,从未见她动过刀枪。方玉再问邓茂七,爱不爱七姑。邓茂七回答得很恳切,说只要七姑愿意,他将明媒正娶。方玉请邓茂七看一场好戏,他向柳絮使了个眼色,柳絮会意的悄悄走向七姑身后。趁七姑不注意,突然抽出宝刀向七姑劈去。七姑听见宝刀带起的风声,本能的闪身躲过;柳絮第二刀挑向她的咽喉,她头一扭让过刀锋,再用袖子一舞,拨开了柳絮的刀;柳絮刀一横,逼向七姑的腰,她腰一闪,刀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