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大汉封禅 >

第23部分

大汉封禅-第23部分

小说: 大汉封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四散乱窜奔走逃命的曹兵听到寨前传来巨大声响便齐齐转过头去,待他们看清楚飞奔而来是前军最精锐的黑甲精骑之时,顿时放声欢呼,为援军的到来而欢呼,为他们自己能够活下来而欢呼。

而此刻,刚刚一刀砍飞一个曹兵头颅的刘从也转过了头去,疾风扑面而来,杀气冲天,待刘从看清楚疯狂冲过来的曹兵铁骑之时,全身如遭雷电击,大脑失去了反应。

更多的刘备军士卒看到了身后追来的曹军骑兵,士卒沉默下来,战马虽然还在飞奔,但是已经是强弩之末,转战四方,狂奔一晚,历经血战的战马和士卒早已疲惫不堪,他们的速度对付曹兵步卒已经足够,但是与敌骑比起来,根本不堪一击。

此刻他们已经将要冲破寨中敌军的战阵,在千军万马之中杀开了一条血路,用无数战马、袍泽的生命换来了突围逃生的希望,但是随后掩杀而来的曹兵骑兵彻底将他们打入了黑暗的深渊,任何的美梦都在敌骑出现的一刹那间破灭。

敌骑的速度比他们快,装备比他们精良,充沛的体力更是他们这些连番血战的士卒所没法比拟,面对这样的敌人,处处都要比他们强的敌人,除了被动挨打之外,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绝境之中的刘备军士卒虽然有一种绝望的感觉但军心还没有乱,尽管他们知道此刻的形势九死一生,没有了逃生的希望,但是无数次死里逃生的经验让他们学会了永不放弃的精神,他们奋力的抽打着战马,死命的往前面冲去,他们渴望着有奇迹的发生。

刘从脸色严峻,大脑中竭力思索着各种突围的可能,一个个计策在脑海中形成,随即便被他自己所否认,分散突围?敌军也同样能够分散追击。转身应敌?仅剩的二三百人,根本抵不住敌军的冲击,一时之间他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他也渴望奇迹,渴望着能带领身旁的兄弟杀出去。

西寨的曹兵此刻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本的失败者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而欢呼,兴奋的西寨曹兵奋力的擂响着战鼓,阵阵激昂的鼓气让刚刚还惊恐着四散逃命的曹兵兴奋不已,看着刚刚还勇猛无比的敌军此刻除了逃命,连头都不敢回一下,他们心中充满了复仇的快意,他们只等着这些骑兵兄弟用敌人的尸体来帮他们洗刷身上的耻辱。

只有步兵校尉陈亮眼光复杂,沉声不语,看着那些黑盔黑甲,勇猛无比的骑兵,他心中羡慕的同时也充满着期待,更让他感受到的便是一种深深的耻辱,自己军队的溃败却必须依靠将军的亲卫骑来解围,陈亮感觉这是对自己指挥能力的讽刺,看着那些装备粮草,气势汹汹的骑兵,陈亮内心震颤不已,他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训练出一支这样的精兵为大汉、为丞相大人征战天下。

两军在沉沉的战鼓声中越靠越近,前面刘备军士卒座下战马后继乏力,越跑越慢,但马上的骑卒还在奋力抽打,还在幻想着突围。

相隔一百五十步。

冲在最前端的夏侯杰向一侧的掌旗手挥了挥手。旗手会意,立即举起三角令旗,前后挥舞。

几十面战旗几乎在这同时挥动起来,战马奔腾的声音太大,这时的战鼓之声也很容易被淹没,马上骑卒直接就通过旗语来指挥作战。

看着头顶战旗挥舞,所有的骑卒几乎同时间卡住手中的兵器,扯下战马身侧悬挂的强弓,弯弓上箭,只一眨眼的功夫,便已做好骑射的准备。

这些常年纵横于北方做战的骑卒马上的功夫精纯无比,超高的单兵骑战武艺、极佳的配合比前面那些只知道驱马冲锋借马力冲砍的刘备军士卒不知道高了多少倍。至于这种对战马掌控要求极高的骑射,更是非数十年苦练而不可成。

夏侯杰的精力全部集中在前面的敌军身上,估测着两军的距离,夏侯杰摒住呼吸,手中一紧,拉满强弓,箭尖斜向天空,猛的射了出去。就如同约好一般,一千支利箭形成一片密集的雨云从背后袭向前面奋力逃窜的刘备军骑卒。

正在苦思对策的刘从听到了利箭破空的声音,刘从一听到这个声音顿时心如死灰,他没有料到后面的追求尽然如此强悍,对于这种骑射,他只见过军中的几个将领使用过,像这种疾速冲锋之中的骑射,他还是第一次见识到,是有幸也是不幸。

条件反射一般的提起战盾护住头顶,刘从大声惊叫,想要提醒四周的士卒,但是这些士卒可没有后面的曹兵那么熟悉马战,混乱之中,不少士卒早已丢掉了盾牌,箭雨袭下,刘备军士卒顿遭重创。

军司马刘从听着四周的惨嚎猛的咬紧牙关,终于下定了决心。

第一卷 血战荆州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九月,郑县南面远处三十余里处,秋风岭。

太阳挣扎着从地表上爬了起来,露出它那通红的脸旦,并散发出柔和温暖的光线照耀着大地,初升的太阳扫清了天空之中最后一丝黑暗,带给世界彻底的光明。山岭之中,空气夹带着草木散发出来的一丝湿气而略微让人觉得有点寒冷。

秋风岭连绵数十座山头,山峰不高,但却连绵纵横,一眼望不到尽头。

其中一个低矮山头旁的山凹之中,数百士卒,几十匹战马默默休息着,空气之中尽然带着一股血腥酸臭之味。

大山轻舒了一下因为长时间不动而有些僵直麻木的胳膊,这时他似乎感觉到了天空之中传来的光亮,大山机械般抬起头来茫然的看向天空,原本锐利的眼神此刻充满着焦虑和忧伤,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寂。

一旁的雷虎、黑子斜靠在石壁上,满面愁容,他们低头看着熟睡中的刘封,久久不语。

四周静的可怕,除了一旁的几匹战马偶尔打几个喷嚏之外,便几剩下风吹树叶带起的沙沙声。这种安静的气氛放在别处倒也算得上是清新自然,但此刻却因为四周百余士卒的存在而显得诡异。

歪歪斜斜的士卒或躺、或倚、或坐,他们尽量保持着自己最舒适的姿势以慢慢恢复着体力,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带着一种对生命的漠然和淡视。

破败不堪的皮甲,只剩一半刀身的战刀,以及士卒疲惫的面庞,无一不显然出这是一支饱受磨难的部队。事实上,他们不仅饱受磨难,更是历经血战九死一生,即便是他们自己也认为,能活到现在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静默的众人各自想着各自的心思,各自怀念着那些死去的袍泽兄弟。

大山看着逐渐升起的太阳,心中莫名的悲恸起来,柔和的阳光似乎触到了他心底的悲伤,让他悲恸莫名。他还能看到这轮升起的太阳,但是那些惨死的兄弟却再也没有了这样机会。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大山的脑海之中闪过,慢慢的勾起大山心中痛苦的回忆,十天前那场鲜血淋漓的战争变得越来越清晰,血肉纷飞的场景在大山的脑海之中不断重复,一个又一个倒下的袍泽兄弟仿佛是一条又一条的皮鞭狠狠的抽在大山的心间,痛的他全身都抽搐起来。

一滴晶莹的泪珠猛的冲出了大山的眼眶,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沿着粗糙的皮肤往下滑去,下滑的速度很慢。因为泪滴实在太轻,轻的就连大山自己也没有注意到。

下滑泪水被几根坚硬的胡须挡住了去路,怎么也滴不下去,钢针一般的胡须略显浓密,正当这滴泪水走投无路的时候,后续的泪滴涌了过来,一下子便越过了胡须,越过下额往下滴去,离开大山脸庞的泪水猛的一头钻进了大山披在身上的衣服里。

大山身后,原本傲骨凛然的伍俊直直的躺在地上,丝毫不顾及身下冰冷的沙石正在逐渐的吸收着他体内的热量。

伍俊充满灵气的双眼布满血丝,那把随他斩将杀敌的噬血战刀随手就丢在地上,他那双满是老茧的双手似乎连碰都懒得碰一下了,刀上凝重的杀气以及浓浓的血腥味久散不去。他也如同大山一般正死死的盯着头顶的天空,仿佛那里有什么东西吸引住了他。让他连眨下眼睛都舍不得。

天空其实一如往常,平淡无比,真正吸引他们的不是这些外在的事物,而是他们脑海深处的残酷记忆。十天前创造奇迹,杀出重围的那段血战记忆。

那一战,刘从死了,这个右手受伤未愈,又被箭矢射中的军司马接连砍翻了五个围向他的曹兵,紧接着便被那个冲在最前端的敌军将领一斧劈开了脑袋,凶残的曹兵还不过瘾,一拥而上,将他乱刀分尸。

拐子也死了,这个曾经与伍峻一样身为刘从护卫的悍卒看到军司马大人被敌人分尸,几近疯狂,他狂吼着准备扑上去为军司马大人报仇,但密集的敌军没有给他任何的机会,夏侯杰战斧一挥,十余支利箭便瞬间穿透了拐子的身躯,将他钉死在马背之上。

那天凌晨,刘备军后面的二百士卒都死了,他们为了掩护冲在最前的袍泽逃离战场,在军司马刘从的带领下毅然掉转马头冲向正在疾驰的曹兵。只片刻,便消失在了冲锋的敌军之中,在千余飞骑的战马之前,二百悍卒与座下战马尸骨无存,统统变成战马踩踏之下的肉泥,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风浪的吞噬下毫无反抗之力。

伍峻默默的回忆着这十几年来的点点滴滴。十几年前,失去亲人的伍峻病倒在汝南街头,瘦弱的他蜷曲着身体缩在一个拐角之处,没有人去关心他,也没有人去看他一眼,来来往往的行人仿佛根本没有看到那个小生命的存在,身逢乱世,人命贱如蝼蚁。他人自保尚且不足,又怎么去关心别人的痛苦。

救了伍峻一条小命的便是刘从,是刘从将他带到军营,让随军的医匠救了伍峻的一条小命,并从此带在身边,作为自己的亲兵。

伍峻布满血丝的双眼湿润了,清彻的泪水滋润了他那双干涸的眼睛,让他的双眼不再火辣难受。双眼的干涩可以用泪水来滋润,但他心中的悲痛却无法治愈,尤其当他想到曾经多少个夜晚,刘从不顾疲劳的陪他拆招喂招练习武艺,让军中技艺高强的悍卒传授经验,请营中司马教他识书认字的时候,他的心就彻底的碎了。

这一件件事情便如同一块块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感觉沉重难受。

就是这样一个如同他父亲一般的人疼爱他的人,在最危险的关头自己不仅不让他陪在身边,还怒骂着让他赶快突围。想到这里,伍俊眼眶中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涌了出来,气势汹汹。

其他的士卒也如同样悲伤无比,一千多名相处了十余年的兄弟在这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死伤殆尽,只余他们百人不到,想想一批又一批离他们远去的兄弟,想想这十几年来一刻也没有停过的厮杀,他们的心中充满着迷茫,他们不知道明天将走向他们,他们不知道这一场接一场的厮杀什么时候才能停止,他们不知道自己最终会死在哪一块战场之上,士卒们落寂的露出一个苦笑,死亡,对他们来说也许就是一种真正的解脱。

昏睡之中的刘封睁开了双眼,深邃的眼眸闪现着一股实质般的凌厉杀气。十天下来,他的伤势大有起色,除了腹部那道长长的伤口依旧时时传来阵痛之外,全身的伤势已好的七七八八,其实他原本的优势并不算太重,刘封强悍的意识让他在危机关头不断的避过身体要害部位。要不是曹兵实在太多,他已经完全杀脱了力,这腹部的一刀也不会差点就要了他的命。

看着士气低落,靠宰杀战马撑到现在的数百士卒,刘封强撑着身体坐了起来。

四周众人的目光集中到刘封的身上,他们的目光里充满着感激和尊敬,他们已经从左屯长季允的口中知道,当初是大公子力排众议提出突围。是大公子计定的诱敌之策,让他们夺得战马,才能如同奇迹一般的杀出五军曹兵包围的战圈,才能活到现在。

四周的气氛再次凝结。

第一卷 血战荆州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刘封对士卒重新整编,各部士卒死伤惨重,编制全部打乱,各级军官死伤殆尽。卒找不到将,将寻不到兵,百余兵将失去了有效的指挥,乱成一团,如果此时遇到敌袭,后果不堪设想,没有如臂使指般的指挥,士卒便是一盘散沙。

在刘封强撑着身体坐起来的时候,他感受到了所有人眼中的信任和尊敬,这些百战余生的悍卒向刘封投来关切的目光。战场之上只尊敬强者,行伍之间只佩服勇士,毫无疑问,连番的血战之中,刘封那种噬血杀戮,一往无前的悍勇气势已经深深的折服了所有的士卒。

刘封感受到了身上的重担,感到了四周传来的压力,虽然他们暂时冲出了曹军前军的包围,但这只是暂时的安全,这十天以来,他们封闭在这山凹之中根本不清楚外面的形势。

此时,罢三公之职,自任丞相的曹操亲领三十万大军向荆州杀进,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旬日之间便全据长江以北。攻向荆州的三十万大军正缓缓不断的往长江沿岸集结,准备杀向荆州南郡。

这数百侥幸逃得性命的士卒深处曹军腹地,形势危急。

刘封接过了这百余士兵的指挥之权,早在樊城,军司马刘从受伤之时便曾任命刘封为假司马暂代军司马职,如今刘从战死沙场,这里军职最高的便是刘封,统军之职毫无疑问。况且刘封又是左将军刘备的义子,仅靠这层关系便足以让任何人都没有话说。

百人缩编为一屯,分两队。季允、大山各领一队,每队辖五什,另余十人为斥侯什,伍俊为什长。刘封犹自不满,想让雷虎与黑子也去充任什长,毕竟他们的战阵经验、个人武艺皆超过普通士卒许多,但刘封的话一出口,众人便同声反对,原因无他,那晚在众多尸体之中看到刘封的时候,他们的神经已经遭受过了一次重创,那种几乎让人窒息的感觉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再经历第二次,况且他们认为大公子之所以还能活下来,完全就是运气,要不是腰上的那一刀扎偏了寸许,他早已一命呜呼,他们又如何能够让大公子的性命寄托于那种虚无缥缈的运气之上。

众人的意见十分的统一,丝毫不肯让步,而吸收惨痛教训的雷虎、黑子两人更是时刻打起精神,就像刘封的影子一般围在他的身侧,寸步不离,他们两个心意相通,任何人想要威胁到大公子,那就得从他们的尸体上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