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义之传说 >

第26部分

义之传说-第26部分

小说: 义之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理由吗?”

赵羽闷头不说话了,郭嘉的话很有道理,虽然王允除了董卓,但他的所作所为比董卓也好不到那里去,特别是杀了蔡邕,让世人为之寒心。

日子一天天过的挺舒服,197年的半年转眼过去了,赵羽真有点这样过下去也不错的想法,然而,他也知道,这个想法非常天真,这里的人越多,郭嘉的心事越重,经常可以看到郭嘉背手看天,表情复杂的样子。赵羽每见到郭嘉露出这样得表情,就心里打鼓,他也总想起赵匡胤,生怕哪天郭嘉联合典韦也给他来个黄袍加身。在这种害怕心里的作用下,赵羽下定了赶快离开的决心,没有了寿光的基地做后盾,郭嘉也无法逼他了。

就在赵羽和郭嘉各怀心事的时候,袁谭终于彻底掌握了青州。腾出空来的袁大将军在踌躇满志中,突然想起了北海传闻,想见见神之子了。这天,赵羽和郭嘉正下棋,赵羽一如既往地耍赖时,典韦进来了:“奉孝,小家伙,有个人自称是袁大将军的使者,要见子玉。”

赵羽一抬头,撇嘴道:“大哥,三哥,我不去,打发了事。”

郭嘉皱了皱眉头:“我去看看,你待在屋里。”

郭嘉出去了半天方回来,一进来就叹气,叹的赵羽心惊肉跳,急忙问:“怎么样,来人说什么?”

郭嘉扳着脸:“袁谭命令他把你带去邺城,说袁绍要见你,要延你入府做他的谋士。子玉,我看你跑不掉了,你不想出山也不行了。”

 

第二十一章 北海易主(3)

赵羽的脸色变了:“三哥,我不去。要不这样,找几个人灌醉这家伙,我们跑路吧!”

看着他脸色大变,郭嘉好笑:“你这么害怕袁绍?子玉,你平时不是很厉害嘛,能文能武。”

赵羽把头摇成拨浪鼓了:“三哥,袁绍是个什么东西你很清楚,他既然派人来了,就没好事,那位袁大将军的脾气可不好,他杀了孔融一家。我要是不去,他派兵来,那这些老百姓就要倒霉了,我可不能连累大家,还是跑的好。”

郭嘉叹气了:“你要真能起事,从这位袁大将军手中取的青州也不见得困难。何必跑路?”

赵羽皱眉头,做出一副你再说我马上跑的架势:“三哥,我说过的话是不会改变的。”

郭嘉笑笑:“算了,不逗你了。来人我已经打发了。袁谭就是听了你的事情有些好奇,来人也就一个笨蛋,我告诉他,人早就不在这里了,走了几年了,他就信了,拿着礼品走了。唉,袁家就出这样的人,其子比乃父还不如,能成什么大事!”

赵羽松了一口气:“好呀三哥,你捉弄我。吓了我一大跳。”

郭嘉笑:“你挑战孙策的时候胆子大的很,这才过了两年不到,就胆小如鼠了?”

“哎,这是两回事,不一样。”

又过了两个月,被袁谭新任命的寿光县令来了。郭嘉和他接触了两天,他是袁家的一个远房亲戚,也没有什么本事,来这里不过是混个样子。好在也不心黑,也不会管事,到任后就对府衙的人说,你们原来干什么就干什么,除了每个月给他上交银钱,其他的事情他不管。

赵羽他们早就搬出了府衙,虚惊一场之后,大家都感到好笑。不过,即便这样,这里也不是久呆之所了,就怕袁绍真的来要人,他可是标准的爱假名声的。再则说,赵羽自己知道袁绍快要灭了公孙瓒了,再过两年,赵云应该要离开公孙瓒了,自己应该带大家向南跑路,刘表那边安静点,没什么战争,刘备也要去的,还是先去那里等候才好。

赵羽将想法跟郭嘉一说,他不同意:“羽弟,不是我说你,刘表也不是什么明主,我们去他那里没什么作为。”

赵羽笑着解释:“我没说要去投靠他呀!只是觉得他的地界要安静些。我们这些人总不能离开寿光到处流浪吧!还是要先找个落脚的地方,安置了这些家小才好。再说,刘表那里离江东较近,我们也好将四哥接回来呀!”

郭嘉郁闷:“可这样一来,我们就远离中原了,你又怎么去找子龙兄长!”

赵羽明白他的意思了,他已经将郭嘉他们滞留在寿光三年了,在这个世道是有点浪费他们的时间。不过赵羽很高兴,因为历史上这个时间典韦已经翘翘了。现在虽然两个人都等的有点不耐烦,可命总是保住了。仔细思考了一番后,赵羽想起了一处小城………古城,好像在书上看到过,赵云离开公孙瓒后,在古城附近流浪,做了山大王。古城在豫州和荆州的交界处吧,离汝南不远,对,就去那里。

想到此处,赵羽对郭嘉说:“三哥,这样吧,现在中原的形式还不是很明了。曹操和袁绍之间一定会有一场大战的。我们还是不要太接入其中的好。不知道三哥有什么想法?”

郭嘉皱眉叹气,心想,正是这样我们兄弟才有发挥才能的空间。不过,羽弟不喜杀戮,偏要躲避战争,我也没法子:“那依羽弟,我们就去刘表地界好了。”

赵羽听着他言不由衷的话,再看着他皱着的眉头,自然知道他所思所想。所以对他说:“三哥说的有理。这样吧,反正袁家一时间还顾不到我们这里。弟想先去江东一走,看能不能将四哥接回。顺便将秦利他们送去荆州,毕竟咱们挣钱的底子还是要保住。”

郭嘉点点头:“这也是正事。现在你的商队已经能够四处走动了,有个稳定的大本营还是应该的。不过寿光这个地方很不错,不能就这样放弃吧。”

“这倒不会。弟决定让秦利留在此处继续生产酒业。王力在南方发展的很好,那里将是我们的茶行基地。寿光就是酒业基地好了。等以后再选人去益州专营丝绸锦缎。但总部还要找一个离战争最远,又能成为中心的地方才是。”

郭嘉点头:“如此一来,我们的商队必不会太引人注目,子玉的计划很好。”

赵羽嘿嘿一笑“这还是资本积累的阶段。等以后几方混战的局面能得到控制,天下稍微太平一些,南北贸易量加大,我们的商队就更赚钱了,有人的地方就有钱赚,这是至理名言呀。”

郭嘉大笑:“子玉,如果不是早知道你有其他的能耐,我会将你当作市俚之辈,你呀,怕真是陶范公转世!”

赵羽吐吐舌头:“民以食为天,要想过的舒服,就要挣钱。再说,现在要成就一番事业,没点基础可不行,我可是在为兄长们挣本钱呀!”两人相视大笑。

说笑归说笑,行动还是要的。赵羽很快把秦利找来:“秦大哥,这里已经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了,许多事情不好办了,我想带大部分人走。不过,我看那个县太爷比较好说话,所以这里的生意我不想动,交给你怎么样?你也不要有顾忌,该怎么干就怎么干,等我们走了,北方的生意就要你做主了。”

秦利搓搓手嘿嘿笑:“公子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办。您只要把您的落脚处告诉我,我会把每年的利润都交过来。”

赵羽哈哈一笑:“我当然放心。利润也不要都交给我,该预存的你心里要有数。这是乱世,兄弟们的家眷需要钱财来安置,以后会有很多预料不到的事情,紧急情况下的需用也不可不防,还有你们在这里也要小心,各方的打点不能缺少。不过,秦利,我还是原来的话,做生意就只管做生意,其他的什么都不要过问,特别是不要掺合到政治里面去。”

秦利点点头,又摇摇头:“公子,小人知道您是为大家的安全担心,所以才不要我们过问其他的事。但公子的安危我们可不能坐视不管。”

赵羽笑了:“我的安危?你看看我周围的人,哪一个不比你们强上百倍。我的朋友遍天下,我走那里别人都会给我三分面子,还不用说我自己的本事了。等以后我跟兄长在一起了,就更不用别人保护了。所以,你们少为我操心,如果有需要,我也不会委屈自己。”

第二十二章 江上奇遇(1)

安排好了寿光的一切,时间也到了198年的上半年。北方的诸侯们都在积蓄力量,大战之前局面还比较平静,趁着混战前的空隙,赵羽带樊能等人上路了,所有的家眷和大部分的伙计跟随他来到了夏口,在他的记忆中,这里起码有十多年的和平。安置好了众人,又安排好了樊能他们的作坊,并开了酒楼后,时间已经过了两个月,也快到9月了。赵羽忙完这些,想着好久没去江东了,便将生意全托给樊能,自己想去租条船沿江而下去曲阿。

走到江口,哇,怎么这么多人呀!赶快打听,原来因为孙策和刘表有杀父之仇,两家的关系太紧张,要想乘船南下,一定要有江夏太守黄祖批准的关引才行,而负责此事的官衙门前每天都排长队,乱哄哄的等路引。赵羽拉住一个等待的商人打探了一下才知道,黄祖将审批大权交给了手下的马屁大王苏飞,而苏飞是一个不见钱财不撒鹰的主,孝敬的钱财少了,也只能慢慢等苏飞的心情好放他们过关,因而,大批没钱孝敬的小商贩们只好每天到府衙排长队来等批文了。赵羽可不耐烦这样等下去,反正随身带着给孙策他们的礼物,因此许诺让刚才那伙商人一同搭船,让他们带路去苏飞的府邸。

苏府的亲兵习惯了这样来送礼的商人,说句等着,就进去禀报了。不一会从后堂出来一人,国字脸,几缕胡须,眼睛向下,真拽。看着他,赵羽心想,这家伙虽然贪,也还有些见识,知道放甘宁跑路,他的这一宝真是押准了。赵羽笑着说明来意,献上一块玉佩。

苏飞斜着眼看了看玉佩:“我也知道你们行商不容易,不过黄大人下了严令,不能随便放行。你们这么多人,又要大船,恐不好办呀。”

知道他在打官腔,赵羽笑着亲自将一罐茶叶送至他面前:“小人知道难为大人您了。诺,这点茶叶,请大人手下以做打点之用,可好?”

苏飞听说是茶叶,脸色本来不愉,可当赵羽打开罐口,茶香四溢后,他马上亲手接了过去:“哟,小子,你很诚心呀!黄大人最爱喝这个。放心好了,马上给你们写路引,明天就可以过江了。”

赵羽轻声一笑:“不知大人喜欢这个茶叶,这次没多带,下次,小人让伙计多带点孝敬大人们。”

苏飞的脸都笑烂了:“好,好,我受之不恭了。下次你报来商号就行。”

赵羽连说谢谢,哈哈,水道打开的这么便宜,也出乎他的意料。荆州可是士子文人的聚集地,又没经过战乱之苦,又是南北集散之地,茶叶、酒,还有纸张在此地也一定能大发财路道,买通了苏飞这条道,以后商队来往水路就方便多了。

离开苏府,那些商人看赵羽的眼光大盛:“公子好手笔,您那小罐茶叶可比我们的货物还值钱呀。”

赵羽笑道:“这些东西对我来说还不值一提。我想明日早些上路,你们准备的如何”

“放心,明早一定上船。”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早早来到了船上,船老大是个老人,还有个十多岁的孩子帮着他,孩子身子单薄,跑前跑后解锁放缆,赵羽看着叹气。等船启航,便叫过那孩子:“小弟弟几岁了?”

“十二啦。”孩子倒也不认生,露出一副老于世故的表情。

赵羽心里一酸,回头拿出一块糕点给他:“哥哥给你的。”

孩子不敢就接,转身看船老大,老人家急忙道谢:“快谢谢公子呀!”

孩子说声谢谢,拿过糕点捧到老人身边:“爷爷,你吃。”

好懂事的孩子,赵羽眼睛酸了:“老人家,这孩子真懂事,江上风大,您怎么忍心带他出来?”

“唉,没办法呀。”老人摸摸孩子的头:“好孙子,你吃吧。不瞒公子,这孩子命苦,自小没了娘,前两年江南江北打仗,孩子的父亲又……孤苦无依,只能跟着我混口热饭吃。”

赵羽被触动心事,泪流了下来,想了想,从身上拿出一小块金子:“这世道真是……唉。老人家,这样吧,我还算有点本事,这个你先拿着,送了这一趟,就歇息吧。等我从江东回来,再拿些钱给你,做点别的小生意,江上的生意太险,别带孩子在这里搏命了。”

船老大吓了一跳:“这怎么可以,我不能要公子的金子。”

赵羽笑道:“这孩子跟我身世一样,我实在是可怜他,您就不要推辞了。不为自己,也为这孩子。”

“如此,小人多谢公子了。”船老大流着泪给赵羽跪了下来。赵羽赶紧让开,急忙回到舱里,不忍再看他们那充满感激的目光。

等回到舱里,那六个商人眼光闪烁个不停。和赵羽答话的商人便上前笑问:“公子出手真大方。敢问您是做什么生意的?”

赵羽笑笑:“我没做生意,只是家中还过的去罢了。”

“哦。公子说此行是为了找人吧?”

“也算,我兄长现在曲阿。”

“那公子的兄长一定在那孙郎的手下做官吧?”

赵羽奇怪了,多了一个心眼:“没有,他在那里做茶叶生意。”

那人哦了一声,不再说话。赵羽也不去理他们了,自取茶喝了起来。

黄昏后,赵羽正在船上溜达,小孩子靠了过来,赵羽笑着摸摸他的头。孩子紧张地拉着赵羽的手,使劲掂起脚尖,赵羽很奇怪,忙伏下身子:“你想说什么?”

孩子附在赵羽耳边悄悄地说:“那几个是坏人,我偷听到他们想害死你。”

“啊?!”赵羽大吃一惊。这些家伙真不是东西,好心帮了他们,他们居然敢来害我,哼。握紧孩子的小手,赵羽笑着做了一个怪脸:“你放心,没人能害我,走,找你爷爷去。”

到了船后梢。赵羽将船老大拉过一旁将孩子的话说了一遍:“老人家,这里离岸边有多远?”

船老大也吃了一惊:“还不远。对了,江边有军营,我就驶了过去,您上岸走吧。”

赵羽乐了:“有军营正好,本想将这些人扔到岸上去,这下正可以将这些小人交给苏大人处置。”

“公子,他们人多,您不要意气用事呀!”

“不怕,这点本事我还有,老人家放心好了。”

第二十二章 江上奇遇(2)

赵羽的指挥下,船悄悄地向岸边驶去,等那几个家伙发现船行方向不对,欲来询问时,赵羽已经站在舱口,冷冷地看着他们:“你们好无耻,竟想谋财害命。哼,本公子好心帮忙,竟遇上你们这样的货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