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与最小-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21日白天,粟裕索性命令部队在白天强行攻陷San-Cristobal堡垒上最后的碉堡,并发电让空运来一批记者,大肆宣传。粟裕故意让同一支部队,不断变换番号,出现在记者前面。然后他向记者宣称,攻打Pamplona的军队有5万人,对Pamplona市势在必得。
9月23日,粟裕接到消息,在70公里外攻打Irun的国民军终于忍不住,开始往Pamplona市回军。那支部队虽然只有2000人左右,却是富有经验的正规军。同时,旁边150公里外的Zaragoza市的国民军也开始出动,向Pamplona市运动。
战局终于进入了粟裕熟悉的野战局面。他迅速地抓住了战机,挥军西下,在一个叫Lekunberri的小镇附近,包围了从Irun逶迤而来增援的国民军,先解了Irun之围。为了引诱Pamplona方面的敌军,他叮嘱一番后,将刚刚打下来的San-Cristobal交给了共和军防守。
Emilio-Mola将军察觉到围攻Pamplona的军队战力突然变弱了。这时候,他接到了被围困的国民军的信使杀出血路带来的消息。他非常心疼,那可是一支难得的正规军部队啊。但直到现在,Emilio-Mola将军还是不清楚粟裕的军队究竟有多少实力。
Emilio-Mola将军是一个职业军人,他根本看不起是乌合之众的共和军。从战局一开始,他的注意力就在能打硬仗的粟裕的部队身上。但人多势众的共和军就好像一层烟雾,一直缭绕在那支硬朗的部队周围,让他看不清真相。
但他还是从各种迹象,反复印证,摸清楚了粟裕暴露出的兵力,并正确地判断出这些兵力大概只有1000人到2000人左右。为了谨慎起见,他首先向San-Cristobal堡垒发动了试探性的进攻。当他的部队迅速地从毫无战斗经验的共和军中,夺回了大半个堡垒后,他终于判断粟裕的真正主力已经离开了。否则粟裕没有任何理由放弃靠血战得来的San-Cristobal堡垒。
他的一切判断似乎都是正确的。根据这些正确的判断,他甚至猜测出来了粟裕的第一期战役目标,是声东击西地解Irun之围。这时,空军对粟裕在Lekunberri镇的包围圈的侦察也核实了他的判断。在对对方将领心怀敬佩的同时,他终于率领城中的另外3000正规军,他的绝对主力,带着大量的火炮,开出了仅有的数辆坦克,向Lekunberri进发,去解救被围困的国民军。
他对自己的部队很有信心,决心与粟裕的2000人部队决战。一路上,他冲出了共和军对Pamplona市的包围圈。他遇到了共和军的零星抵抗,但这些抵抗都不堪一击。他更加坚定了信心。
自然,Emilio-Mola将军还是中计了。他绝对无法想像,在开战的第一天,粟裕就一直把自己的5000人队伍,当1000人到2000人在用。
在Irun被围困的敌军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在这一点上,粟裕非常佩服随军的德国参谋组织的“软化”作战。他们巧妙地靠火力侦察,试探进攻等方式,暴露出敌方的机枪、火炮等重火力点,然后用我方炮火予以摧毁。同时,他们用穿插分割和逐步压缩的方式,将敌军牢牢地围困在几个并不适合防御的低洼地带。在运用这些战术的时候,精细的德国参谋们,似乎在做一个漂亮的外科手术。
被围困的敌军已经是瓮中之鳖,毫无救援的可能了。但人类的贪恋心理,却使得Emilio-Mola将军对这支“英勇抵抗”的军队抱有很大的幻想,开出主力救援。希望打一个像解救阿尔卡扎尔那样的漂亮战斗。Emilio-Mola将军是佛朗哥将军政治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他对西班牙的新独裁位置,还是抱有一定幻想的。
当听到Emilio-Mola将军的部队出城的消息后,粟裕立即对已经围困的敌军展开了最后的总攻。Emilio-Mola将军率队到达Lekunberri镇时,第一个歼灭战刚刚结束,粟裕以一部对Emilio-Mola将军的增援部队进行了顽强的阻击,而其他的部队则迅速在另一端打扫了战场,然后回师,穿插合围。
Emilio-Mola将军寄以高度期望的几辆坦克,稀里糊涂地败在了德国志愿军的不到20公斤的13。2毫米1918年型反坦克步枪上。这种武器可以在100米范围内对付当时正面装甲仅有15毫米的坦克。德国普通步兵还配有反坦克穿甲步枪子弹。这种用高硬度合金钨制作的子弹,能靠普通步枪发射,在100米内,穿透10毫米左右的钢板,可以用于击穿当时的坦克的侧面、背面、顶部和底部装甲。等他回过神来,他的部队已经被粟裕的部队包围了。
在这一战,粟裕打出了在原时空,他经常运用的“围城打援”和“连续运动作战”的战术。
这时,从另外一个西班牙城市Zaragoza市出发来增援的国民军在Pamplona城外,遭到了陈毅组织的共和军的最强力的阻击。经过依芭露丽的多日联络,一盘散沙的围城共和军已经找到了一定的配合默契。当陈毅向他们宣称只要挡住援军,就能取得Pamplona战役的彻底胜利的时候,他们终于在血与火的战争中成熟了,找到了顽强的战斗意志。
为了配合Pamplona作战,依芭露丽带领一小股骑兵,穿行数百里,号召在Zaragoza附近的共和军组织对Zaragoza的攻击。陈毅与依芭露丽组织的配合行动,为粟裕全歼Eimilio-Mola将军的部队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
9月27日,靠德国志愿军精细的外科手术,以很小的伤亡歼灭了Eimilio-Mola将军的部队。粟裕率队再次回到了Pamplona战线。粟裕并没有急于攻城,也没有急于打退Zaragoza的援军,相反,他大胆地再度包围了Zaragoza的援军,一边软化这只被围困的部队,一边等待补给。
依芭露丽再度回到Pamplona,这时城中已经没有正规军,只有人心惶惶的国民卫队和冲锋队。陈毅出谋划策,让依芭露丽派出细作混入城中,策反了一些部队。共和军利用策反的部队混入城中,很快地就打乱了城内的防御体系。失去斗志的国民卫队和冲锋队要么临阵脱逃,要么集体投降,少数顽固分子也被逐步分割歼灭。9月30日,Pamplona市彻底回到共和军的手中。
粟裕对Zaragoza城的那批援军围而不打。Zaragoza的守军终于上当,再度派军来救援。粟裕再次打出“时间差”,一边吃掉已经“软化”好了的第一批援军,一边包围第二批援军。陈毅进一步策划,派出部队,靠一些倒戈的俘虏混入Zaragoza防御阵线内部,同时组织起义。共和军再次从中心开花,打乱敌方防御阵线,拿下了Zaragoza城。同时,粟裕也消灭掉了被围困在山地里的Zaragoza国民军。
粟裕当初为了诱敌,先千辛万苦地打下来,后来却又主动放弃的San-Cristobal高地,也回到了共和军的手中。粟裕当初吩咐共和军在放弃这段地下碉堡群之时,破坏了它的水源。缺乏水源的国民军不得不主动往山下突击,却屡屡被打了回去。在狼狈地喝了几天尿后,士兵们终于觉得这样的日子不是人过的。他们联合起来绑架了军官,然后集体投降了。
被俘虏的Emilio-Mola将军因为用兵谨慎,获得了粟裕的尊重。后来尧明说服了他,让他反正过来,为西班牙共和军服务。尧明在对他做反正工作时,让海德里奇伪造了佛朗哥要控制和暗杀他的“证据”。尧明并没有完全说谎话。在原时空1937年6月,Emilio-Mola将军死于空难。另外一位与佛朗哥齐名的西班牙将军Sanjurjo也于1936年8月死于空难。因为缺乏直接证据,历史学家只能怀疑佛朗哥谋杀了这两位将军。后来,Emilio-Mola将军成为了西班牙共和军中,一位战绩出色的将领。他还利用在摩洛哥军团中的人望,进行了多次成功的策反。
在粟裕扬威Pamplona的同时,西班牙总统阿扎尼亚正在接见另外一个来自中国的将领。这个将领戴着眼镜,以遮掩他已经失明了的一只眼睛。同时,他的一条腿也显出了一些不方便。
尽管这位将军同时显示出了军人的坚定刚毅与谋略者的优雅睿智的气质,阿扎尼亚总统还是不由得对尧明推荐的这位将军产生了一些抵触。当时,共和军正利用佛朗哥将军的眼伤和手伤大做文章,说他是战争中,因为受伤而产生的变态。
然而,经过了简单的交谈,阿扎尼亚却被这位将军的军事理论深深折服,对他产生了巨大的信心。这位将军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当之无愧的军事理论第一人,善于根据战场形势,制定全局军事策略,被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常胜将军”刘伯承。
用兵马德里
1936年9月中,佛朗哥将军刚刚靠骑兵突袭,解了阿尔卡扎尔之围。马德里的共和军再次使用人海战术,他们组织了大批民兵,向立足未稳的佛朗哥将军的骑兵部队发起了猛攻。
然而佛朗哥将军带领的却是经过了严格训练的正规军。这支部队人数虽然少,只有5000多人,不足以用于打巷战,攻陷马德里。但对付主动扑到野外来攻击的,靠工人、农民临时拼凑的共和军却是绰绰有余。可怜的共和军新兵们,被督战队的刺刀和机关枪逼迫着,不断地往前冲锋。在阵地上被国民军的机关枪和其他火力,像收割麦子一样,一片片地扫倒。几天之内,就有上万共和军牺牲在这种盲目的冲锋途中。共和军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佛朗哥的后续部队正在不断地攻击前进,很快就将与这支突前部队会合。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危在旦夕。
中国名将刘伯承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受尧明之托,来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在原时空,刘伯承可谓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最善于打绝处逢生的“苦仗”的一人。
刘伯承常常在临危中受命,却每每靠其诡辩莫测的用兵,将危局打成胜局。红军战争时期的四渡赤水,强渡乌江等惊险万分的战例,都有他的手笔。在解放战争中,他提出了靠中央突破,扭转战局的建议,并率领队伍,挺进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打到了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之中。刘邓大军拖住了蒋介石大量的部队,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役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正因为如此,刘邓大军的牺牲是最大的。在其他兵团一边作战,一边发展的同时,第二野战军却在减员。这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刘邓大军对解放战争后期战役的参与和贡献。尽管其兵力和装备水平比其他集团军差,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后期的战绩一样可圈可点,毫不逊色。其中在两个月内,穿越2000多里,歼灭敌军近百万的大西南战役,更是打得酣畅流利。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干将铸剑,炉火纯青。
刘伯承善于治军。在红军时期,他接到的兵员,要么是收编的土匪,要么是自私的农民。刘伯承坚持进行严格的正规化训练,协助培养出了骁勇善战、纪律严明的红军。他是制定红军军规和军事训练计划的主要参与者。
刘伯承受过正规军事培训,却从不教条,反而在军事理论上富有创意。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刘伯承的贡献最大,这几乎是中国军事学家的共识。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集体智慧的一系列军事理论。
刘伯承在苏联受过训练。苏联人很善于打坚城防守。在原时空,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在苏联共产党的指挥下,守了近三年,一直守到整个西班牙内战结束。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保卫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坚城防御战。尧明期望刘伯承为马德里防御找出一条合适的途径,以便将来用于对中国大城市,如北平、天津的防御。
刘伯承来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他得到的部队与粟裕的相比,相差得实在太远了。和粟裕得到的5000精锐之师相比,他得到的是300名老弱病残的德国退役军人组成的“参谋队伍”。阿扎尼亚总统见到自身就有残疾的刘伯承,带着这样一支“残缺”队伍来见时,他忍不住流露出了失望之色。刘伯承则显得非常的坦荡和磊落。
他首先向阿扎尼亚总统转达了尧明对西班牙内战局势的分析。目前西班牙的交战势力有三方,分别为佛朗哥的国民军(反叛军),斯大林的西班牙共产党与英法两国直接出面支持的西班牙人民阵线。
由于英法两国的介入,斯大林挑起帝国主义之间大战的目的已然达到,又失去了支持进一步打下去的经济来源,他肯定会找机会撤出西班牙这个不断花钱的漩涡。即便他不愿意撤出,依芭露丽也会出面劝服西班牙共产党,脱离斯大林的所谓“国际共产主义”。
这场战争的最后胜负,将在人民阵线与佛朗哥独裁政权之间决出。人民阵线的资金来源是已经转移到国外的国库黄金储备。而佛朗哥政权的资金来自于资本家和贵族的捐献。
“人民阵线必须搞国家社会主义形式的政治经济改革,才能获得最终胜利。”,刘伯承转达道。“用合理的方式,缓和工人、农民与地主、资本家的矛盾,为双方寻找到相互共存、共同发展经济的环境,在增加我方战争经济的同时,也削弱了地主、资本家对佛朗哥政权的支持。”,刘伯承笑着说道,“这招在中国古代兵法中,叫釜底抽薪之计。”
“西班牙内战,给各个对立的党派一个在战争中融合的机会。战争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凝聚人民的力量。我们在军事指导、战争物资分配、后勤支援上,要倾向于能够为各方认同的中间派,包括中间左派和中间右派。最重要的,是要让中间派领导的军事力量,打出大大小小的胜仗,并借机宣传。当中间派的力量强大了,各方就会重新找到平衡。极端意识冲突的能量降低了,更便于推动政治经济改革,在国际上,也更容易赢得认同。”,刘伯承继续转达道。阿扎尼亚总统一直对西班牙各极端势力的对立,以及党派林立大感头疼。听完刘伯承的转述后,大点其头。
大致转达了尧明关于政治和经济层面的分析后,刘伯承就军事策略开始了全面的分析。
“西班牙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意大利也是一个山地国家,其武器适合山地作战,军队也擅长山地战。佛朗哥的国民军也很擅长本土的山地作战。”,他说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