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75部分

大明官商-第75部分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碎,壳外涂了黄蜡、沥青和炭末混合而成的易燃物。用时先将外壳点燃,再以抛石机或手将火球抛出,壳体燃烧的高温使壳内火药爆燃。将碎石、砖块射出,杀伤或烧伤敌军马。史载宋靖康元年正月第一次汴梁保卫战,宋军使用火球杀伤了大量攻城金军,迫敌暂退。

冯虞设计的手榴弹实际上分为杀伤、纵火两种。杀伤弹改进自火球,用生铁铸成预制破片的外壳,形如后世的可乐罐子,内装黑火药与金属碎片。壳体上留有安插引线地小孔。将引线点燃之后,火药在密闭地铁壳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将铁壳迸碎伤人。至于纵火弹,实际上是抄袭了后世举世闻名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用瓷瓶装入沥青、炭末、松明、火油调制地易燃油液,瓶口先用树脂或蜡密封,外头再包上用火油浸过的布条。用时先将布条点燃,随后掷出。瓶子遇着障碍摔破。火油流出即被点燃。

至于现时明军中所用火炮,与明初制式没什么分别。分为发射石弹的大口径臼炮,与射霰弹的小炮。这些火炮皆无瞄具。身管短,炮身重,装填速度慢,射程近。而且发射时后座力极大,一般要后座二三十步远,有时还会横着蹦,即使配了炮车地,后座也有一丈多远。量产重炮太惹眼,冯虞这回琢磨的是后世戚家军大量装备的虎蹲炮。

虎蹲炮炮身。首尾长约两尺。周身加了七道铁箍,炮口由两只铁爪支起。炮尾装有驻锄,全重不足四十斤。发射前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每次发射可装填五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百枚,上面用一个重约三斤的大铅弹或大石弹压顶,发射时大小霰弹齐飞,杀伤威力、范围大,射速快,炮身又轻,适用于防险守隘及野战机动。

以上这些都是简单易得地产品,冯虞让林工首一个月内完成试制,试验之后若无问题即行量产。此外,作为技术储备,冯虞还让林工首试制一门长身管重炮及开花弹。

后世的加农炮、榴弹炮、火箭炮冯虞是见过许多的,可惜按着现时工艺,哪样都弄不出来。冯虞只能针对此时明军火炮那些显而易见的缺点想起一样改进一样。

冯虞见着明军火炮,最嫌弃地一点就是居然没有瞄具,跟着感觉走,打到哪儿算哪儿。草图上大笔一挥,冯虞仿着后世步枪给加上准星、照门,三点一线,反正现下火炮射程有限,打不出视距外。其次,大口径臼炮射程太近,简单的办法就是加长身管。冯虞前生在厦门胡里山炮台见过一门天启年间仿制红夷铁炮,身管长,管壁厚前薄后粗。红夷炮地大名冯虞是知道的,与当时自产火炮相比,射程高、杀伤力强、精度高、不易炸膛。努尔哈赤便是死于这红夷炮之下。冯虞还给这新炮设计了火门、炮耳、炮车,配上定装药、霰弹、实心弹、链弹,想来威力是极大的。冯虞还叮嘱林工首,造出火炮之后,不同仰角、不同药量、不同炮弹必须一一试射,编出标尺射表,方便军中应用。至于开花弹,基本上就是放大版的杀伤手榴弹了。

如今三个月下来,寿山工坊已制得两类手雷各数百只,虎蹲炮六门,俱已移交亲军营,开花弹也已顺利出产。至于那新炮,三个月工夫还没造好一门。这进度令冯虞不禁大摇其头。其间也曾催问过一回,林工首回话说,按着营中诸位老匠人合计,这炮按着冯虞设计,非得是铸造不可。用铸造法,须制模、炼料、浇注、修膛、齐口、钻火门。三个月下来,这一套还没走完了。不过,只要此番制模成功,日后可就方便多了。冯虞听了也无他法,只能是等了。

三月里所说的其他几件要事,如开设万邦园分店、练兵、经营澎湖、寿山别院工程等等,冯虞已各交与朱潜、范长安等专人料理,不过冯虞放心不下,总还是要不时过问一番地。如此算下来,冯虞这三个月过得还真是连喘气的工夫都没有。正回想着这翻经历,一名吏员前来禀报:“大人,黄大人与那些匠人,属下俱已带到,正在回廊处候着,只等大人吩咐。”

“饭桌都摆好了,还候个什么呀,都请到此处来,这边凉快。对了,你顺道带个话,传菜。”

  第一百六十一章 抽奖

冯虞这回请来的除了黄道,还有**个匠头、老匠人,都是都百工使司工坊里最得力的。往日里这些位只有干活的命,偶尔开个庆功宴也就是几两酒几块肉,正经席上敬陪末座的资格都没有。今日上官要正儿八经的专请他们吃饭,这般待遇是想都不敢想的。昨日黄道传话时有几个还当自己听错了。今日一早起来,将各处活计交待下去,众人难得的小心梳洗了一回,翻出压箱底的像样衣服换上,一路兴高采烈地前来赴宴。

那吏员将众人带到后园凉亭不远处候着,自己先上前去禀报。这后园一般人等是不好进的,这些人当中也就是黄道来过几回。趁着等候传见这空当,黄道颇为得意地向众人指点起这园中景致来。

“看见前头那三层的楼阁么,整个衙门最高处便是它了。上到楼顶,整个西湖那可是近在眼前。冯大人带我上去看过一回,风景那个好看呐,唉,笨嘴笨舌的说不出来,反正是比那画上好看多了。再往前走几步便到湖边,有个凉亭直伸进水中的,待会子便在那处用饭。湖边又是一番景象,亭子周遭,除了那船坞水道,长的全是荷花,密密匝匝。这当下正是花开时节,最是好看。嘿嘿,不知待会子可有莲藕吃?若是再弄些莲子与冰糖熬了,啧啧……”

却见边上那几位,一个个听得痴痴愣愣。半张着嘴,不住四下张望着,直盼能到那三楼顶上开开眼界。转眼又开始想象今日这餐桌上能有哪些珍馐美味。有几个还小声交流起来,不过,能报出地菜名也就是鸡汤、烧肉、蒸鱼、卤货、山珍几样。

众人正想着美事呢,就见那吏员已调头回来,“几位,赶紧跟来。大人正等着呢。”

来到亭中,众工匠由黄道领着纷纷与冯虞、陈琛见礼。落座之后,转眼间各色盘菜一一上桌。这回请的匠人,因此冯虞让伙房用料不必太过奢华。量却要足。这会儿伙房上的也都是南煎干、八宝鲟饭、走油田鸡、绣球干贝、红焖猪蹄、醉糟鸡这些家常菜色,最好地便是一大坛子佛跳墙。对那些声色犬马的达官显贵来说。这一桌菜肴只怕都懒得下筷子,不过众位工匠已经是馋虫大动了。这会儿水面上一阵微风漾起,带来阵阵荷香,混着满桌菜香,众人心中不禁慨叹。还是当官好啊,看看人家这日子过得,吃食好,连吃饭的地方都讲究。

冯虞看众人有些拘束,不敢动窝,笑道:“今日我设个便宴。酬劳诸位这几个月的辛劳。此处也无外人。大家不必拘束,只管放开吃喝。不必为我省着。”说着,从桌下拎起个酒坛,一掌拍去泥封,亲自动手要给众人斟酒。黄道赶忙上来抢过酒坛,“大人记挂着我等微劳,弟兄们便是极感激了,现下哪敢再劳动大人。这等小事,我来就好。”

黄道一边给工匠们倒酒,一边对冯虞说道:“还请大人再委我个差事,任这席上监酒官。今日必要大家不醉不归才好。”

冯虞笑道:“醉不醉的,只要喝得尽兴便好。大家伙只管放开了喝,几坛子酒还喝不穷我。”众人听了一阵哄笑。笑声中,冯虞立起身来,举起酒碗。“原本这顿酒三个月前就该摆下。可黄经历说工坊初建,忙不过来,这一推便是三个月,诸位回头只管找他算账。这几个月,大家着实辛苦,短短时间,工坊格局已成,大家又研发出许多新机械来,样样都是大功。今日这庆功酒是再拖不得了。酒桌之上无尊卑,大家干了这碗酒,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今日咱们怎么痛快怎么来。=君?子?堂?首?发=干!”

两杯酒落肚,众工匠立时便放开了,大口吃喝,又时不时起身轮番向冯虞、陈琛二人敬酒。陈琛是不胜酒力,一圈下来便已是微醺境界,算是废了,再往后只能由冯虞来代。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见众人已是兴高采烈,冯虞再次起身说道:“诸位,静一静。今日不但要让大家吃个开心,另外还有个好节目。”说着,他向亭外一点手,方才那吏员一手捧个托盘,一手拎个纸箱走进凉亭。

冯虞指着那托盘说道:“里头十张纸条,叠好了,里头有号码,从一到十,各位随意拈一张。”众人依言各自取了,展开来看,纸上果然各有一个阿拉伯数字。如今在冯虞治下,各处工坊都已采用阿拉伯数字计数做账,众人自然都能看懂。只听冯虞又说:“那纸箱里也是十个号,与各位手上对应。方才说了,三个月来诸位劳苦功高,除却这一顿酒饭,另外还有赏钱。原本衙门议定是一人五两。本官临时起意,再拿出私俸一百一十两。”

众人一听这话,饭也不吃了,欢呼雀跃起来。却听冯虞说道:“今日这些个银两若是平摊,也没什么意思,咱们不妨搏个彩头。”

搏个彩头?这是何意?众人立时安静下来。

“这百两银子,本官打算分赏诸位其中五人。怎么个赏法呢?就是分作三等。头等将一人,独得纹银四十两,二等三人,得银二十两。剩下六位么,每人十两。头两等奖项,便从这纸箱中抽取号码,诸位凭手上纸条,同号的得奖。这一番话,如同往烈火中投了一把干柴,工匠们一下子来劲了。说起来,好赌恐怕也是国人天性之一,一百多两银子,平摊到每人头上也就是十几两,按着方才冯大人所说,运气不好地也有十两,最多的能拿到四十,这多来劲!一个个顿时是摩拳擦掌,双眼直勾勾盯着冯虞,看要如何行事,一边却在心中默默祷告,祈求满天神佛各路仙灵保佑自己撞大运。

却见冯虞面向黄道,“黄老爷子,你先来抽三张二等的。”

“我?”黄道一愣,随即醒悟,这可是冯大人成心替我长脸呢。当下再不推让,从纸箱上开口处伸进一支胳膊,抽出三张纸来交与冯虞。

“二号,七号,三号。”随着冯虞一一报出号数,两个工匠应声跳了起来,欢呼雀跃。第三个号数却是无人应声。冯虞看看剩下几人,一个个满面失落,奇怪了。回头却见黄道也在四下探看,询问何人中奖。冯虞心中一动,问道:“黄老爷子,你是几号?”

“我啊,我……嗨!我,我就是三号了,哈哈哈哈没想到自己摸号能摸到自家头上,方才黄道还真没去想自己手上还有个号单呢,这一下可真个是喜出望外了。在场众人见此情景大觉有趣,不禁笑作一团。

过了片刻,冯虞让众人静下来。“各位,方才没中的不必懊恼,还有个大奖没出来,都有机会。趁着本官摸号之前,诸位要求爷爷告奶奶拜神佛地赶紧了。”又是一阵哄笑。

冯虞向左右看了看,一提袍袖,伸手探入纸箱,转眼间一张叠好的纸条已在众人眼前晃悠了。冯虞将那纸条在众人面前晃了一圈,慢慢打开来看了一眼,“好数字,九号!”

话音未落,只听冯虞身旁有人怪叫一声:“妈呀!”一名匠头一蹦三尺高。冯虞冷不防吓了一跳,心中好笑,这都什么动静这是。只见这位欢叫着绕着凉亭又跑又跳,好一会儿工夫才安静下来。抬眼看见众人哂笑地神情,不觉大窘,赶忙来到冯虞面前一躬到地,“大人往日便厚待我等,今日蒙大人厚赏,小的无以为报,日后但凡大人差遣,小的……小的鞠躬尽瘁、赴汤蹈火,那个……”

“行了行了,有这心便好。”冯虞伸手将他搀起,“开宴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小人杜信。”

“嗯,杜信呐,还有诸位,都是咱们百工使司的干将柱石,这些个散碎银子也不必挂在心上,日后咱们活做得好,皇上开心了,天恩浩荡,那好处是没个完地。日后,工坊之事,便拜托诸位了!”

待众人走后,冯虞看了一眼眯缝着眼倚在一边的陈琛,笑骂道:“行了行了,人都走光了,别挺尸了。知道你酒量不好,可也没到那么差劲的份上,一顿饭全让我唱独角戏了。”

陈琛睁开一只眼,笑道:“大人那不是能者多劳嘛,这回正是大人收心的好机会,琛这几日劳累正好睡会子,跟着凑什么热闹嘛?”

“装,继续装!”冯虞恶狠狠地作势要踢,最终还是收住脚。“算了,今日且放你一马。不过如今工坊格局初成,接下来你多盯着些了。到年前,工坊要拿出几件像样东西呈贡皇上,现下研发的那些机械也要推广到各处工坊当中。我么,这一阵要着力经营澎湖那边,还有婚事要筹办,或许下旬还得往月港走一趟。福州诸事就托付你与朱潜了。”

扭过头来,冯虞又冲边上吏员说道:“给我盛碗粥来,这些菜太过肥腻,一中午就没吃多少,还真饿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中元荷灯

七月十五中元节。道家传说,七月阴间鬼门大开,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享受奉祭,即所谓“七月半,鬼乱窜”。人间为免受鬼魂骚扰,须在七月十五“中元普渡”,供奉血食冥纸以祭祀先祖,同时安抚那些无主孤魂。佛教则在这一天行“盂兰盆会”,纪念目连救母,彰扬孝道,放河灯追思先人。可说这七月中元节是佛道相溶共祭先祖的一个大节日。

冯虞已经安排妥当,本月下旬便领了军火工匠前往月港,规划经营澎湖之事。加上前一阵忙着各项公事,这个中元节,说不得要放下手中事务,好好陪家人两天了。

中元节在全国各地都是大日子。节前几日,市面上已有不少小贩贩售冥器、时鲜瓜果、油饼糕点,以及色彩斑斓的小荷灯,叫卖声不绝于耳。十五当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贴满了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各处设坛酬神、建醮做法会,还有些积善人家专雇百戏艺人当街献演。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皆用新米、荤素菜食、新鲜蔬果祭祀先祖。祭品中,西瓜是不可缺的,有些地方干脆就把中元节称作“瓜节”了。当然,若是贫困人家自然是有什么贡什么,没那么细致讲究了。

至于冯府,自然没有凑合的道理。正儿八经的一道仪程下来,行了祭礼,用过晚宴,采妍便迫不及待地提溜了个小荷灯拉着冯虞出门去了,冯母与忠叔领着一帮家丁使女跟随在后。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