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小媳妇-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一天的叫卖,加上被大猫他们惊吓了下,秋菊有点筋疲力尽,没精打采的应声着,“好吧,下次再说吧,不过,你还是别带太多了,压力大,噢。”
栓子叫道,“怕什么?下回我把公社那喇叭借过来,一喊保准整条街都听的到,你们说是不是啊?还有,娟娟,下回你也得喊几嗓子了,你看你蹲在那动都不敢动,像个刚进门的小媳妇似的,哈哈。”
“你还知道刚进门的小媳妇?”秋菊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娟娟耷拉着脑袋,反正卖的钱也得交回去给娘,卖的再多也似乎跟自己没关系,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存够学费呢,她突然很羡慕栓子,不只能上学,还能挣些零花钱。
老梁有些担心的看着秋菊,“我看哪,这次回去,经栓子他娘一宣传,下次还会有人找你带孩子去卖这些东西,到时,你恐怕有得累了。”
“啊?不会吧?”秋菊惊呼了声,这可没想这么远,要真这样的话,自己还不累晕过去。
老梁抽着烟,分析道,“你想啊,你带了栓子去,东西都卖了,谁不想挣点钱啊?杏花沟满山的竹子呢,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编制些东西,以前没有去做,是因为平时只做给自己家里用,也用不上多少,一看到能卖钱了,保准都会上山砍竹子去了。”
还真是噢,怎么没想到这点呢?就算这竹子长的快,这编制的东西多了,就不好卖了,价格会降下去不说,县城就这么大,大家的需求也是有限的啊。
秋菊又陷入了幻想中,如果那个金总能出现的话,那就好办了,可以把大家的竹木制品都收起来,再卖给那位金总,说不定是条好出路,唉,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等改革开放后才能变为现实,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秋菊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像老梁说的那样,拖拉机才开到公社,便有些人围了上来,脸上满是羡慕的表情。
“哇,都卖完了,你们看,就剩下一箩筐和一把小椅子了,秋菊,下次也带带我家那冬梅吧?让她跟着你们去见见世面……”
“你说咱怎么都没想过,这竹子编制的东西也这么好卖呢?”
一个妇女压低声音说道,“那可不是这么说,以前咱哪有那本事,现在也是有秋菊啊,她,你还不知道她那事?”
秋菊苦笑了声,她体会到了老梁说的话,现在是带也不是,不带也不是,只要自己还想进城卖东西,就得帮忙带些人去,下次说不定就不只栓子一个了……
第七十三章 “凯旋归来”
刚走到家门口,婆婆便迎了出来,见秋菊跟娟娟手中只提了把椅子和一个箩筐,马上便一脸的笑容,还主动接过箩筐和椅子,笑道,“今天卖的不错啊,就剩下这么点了,卖了不少钱吧?”
秋菊走到院子舀起一勺冷水喝了起来,由于天气冷,水也冷的能割到喉咙,秋菊喝慢了些,小口小口的吞了下去,完全没顾到婆婆正眼巴巴的盯着她。
秋菊费好大劲才喝完那冷水,这大冷天的,喝冷水还真需要点功夫才能喝的下去,秋菊喝完水从裤兜里掏出了今天卖竹椅和背篓、箩筐的钱,交到婆婆手上。
婆婆接过钱,眼睛直发亮,一毛两毛的还有一分两分的,加起来差不多有八毛钱,她也不得不承认秋菊的本事了,家里有了这么个能赚钱的媳妇,还愁以后没好日子过吗?
婆婆数完钱,又往秋菊的裤兜瞧了瞧,总觉得没掏干净,好像里面还藏着大头没有拿出来。
秋菊大概明白了婆婆的意思,心里有些别扭,不满的看着那老太婆,哼,自己辛辛苦苦一整天了,嗓子都喊哑了,还差点被人给修理,费了老大劲才卖出去,还不相信我?秋菊没出声,径直走进屋里去了。
见秋菊那样,婆婆尽量忍住心里的不满,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好歹也是赚了钱回来的功臣,就让她得瑟下得了。
婆婆拉过娟娟,小声问道,“你们今天卖东西的时候,你瞅准了没?你嫂子就没扣下点钱?”
娟娟站在一旁,卖了这么多钱连一分钱也不属于她,正一肚子的委屈,“娘,你这是干什么呢?这钱我都数了无数遍了,错不了。”
“你个死妮子,尽向着外人,我白疼你了。好了,去干活吧,水缸里没水了,跟那个去挑点水回来。”婆婆拍了下娟娟的头,露出满意的笑容,眼角朝着屋里瞟了瞟。
外人?这两个字让娟娟很是反感,她自己也有些奇怪,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竟然会跟娘做对了,“娘,我很累,嫂子也很累呢,等会哥回来让他去挑水吧。”
婆婆手里拽着钱,犹豫了下,大发慈悲般的说道,“说的也是,那你们就休息会好了,下次多带点去,噢,嘿嘿,这钱挣得还真容易。”
秋菊走进房间,双手撑开直躺倒在床上,闭起眼睛,这一天累的,腰酸背痛,一点劲都没有了。
渐渐的秋菊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她回到了自己的大学生时代,手里捧着自己最喜欢看的张爱玲文集,穿着漂亮的白色连衣裙徜徉在校园的林间小路上,边走边翻开书本。突然,一阵微风吹来,裙子随风摆动,书页被轻轻吹起,凌乱的头发模糊了双眼,她开始迷茫起来,熟悉的小路竟然找不到出口了……
秋菊被梦惊醒,眼角流出几滴冰凉的泪水,天已经黑了,冷风吹着窗户纸,嗖嗖作响,到这来有段时间了吧,这种只能看到一点点煤油灯发出的光亮的黑夜,仍然让她有种莫名的孤独感。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老是做这样的梦,每次都能让自己心惊肉跳,大学时光永远都是最让人怀念的,可惜,自己现在已经到了另外一个空间,前世的一切,都该淡忘了才是。
娟娟轻手轻脚的走进房间,小声叫道,“嫂子,你睡着了吗?呆会要吃饭了,你还是先起来吧?娘都快做好饭了呢,有牛肉吃哦。”
秋菊擦了下眼角,梦醒了,还是得回到现实,只是,现在自己也分不清到底哪个是梦哪个才是现实了。
春来还在厅堂里编制着那些竹篮、背篓,这些在婆婆看起来能生财的东西,此刻在秋菊的眼中成了一座压在心头的大山,压的自己有点喘不过气来。
秋菊跟娟娟来到厨房,婆婆喜笑颜开的,摆着碗筷,“哟,你们来了,快坐下吃饭吧,你看,我炒了点牛肉,哎,这段时间太阳好,你们看,都晒成了牛肉干了。秋菊上次说喜欢吃干炒的,所以就没有先用水煮一下了。”
唉,这老太婆难道转性了?不只收起了那副凶恶的嘴脸,连说话也变的这么温柔。婆婆的话让秋菊有点难以适应,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婆婆得意的看着桌子上摆放着炒牛肉,又伸出脖子往外喊了声,“哎,春来,别干了,先吃饭吧,吃完饭才有劲干活。嘿嘿,多做点出来……”
吃饭时也是少有的平静,还夹带点温馨,这反倒是让秋菊觉得有些陌生。
正吃着,外面响起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哎,我说,大娘,秋菊,吃着饭呢?”
婆婆压低声音说道,“美云来了,不知道又有什么事呢。”
秋菊心里咯噔了下,压力增加不少,大概是又来给她家栓子预定下回进城一起去卖竹椅的事,唉,今晚这饭吃的,这牛肉压根就没吃出味道来,全让那些事给搅合了。
美云牵着栓子,手中拿了瓶老白干和一封可口饼,一进门便摆放在桌子上,满脸堆笑,“哟,伙食不错啊,这,这牛肉都晒干了,你瞧我家,我在供销社上班,上回分牛肉任是没我的份,好像我就不是这杏花沟的人一般。”
婆婆冷笑了声,说道,“嘿嘿,下回叫他们记得给你留一份,是不?”
春来忙搬来椅子,“婶子,坐吧,吃点不?”
“噢,我吃过了。”美云接着笑道,“唉,留不留的都不要紧,我今天呀在供销社带了点东西回来,特别来感谢下秋菊,让我家栓子长了不少见识,哎,春来,这老白干呀,你就打开喝点,就着这牛肉,正好,嘿嘿……”
“噢,不急,嫂子,先放着吧。”春来对酒不太兴趣,平时最多也就喝点他娘酿的米酒。
美云见没投对爱好,又转向了娟娟,“娟,这饼干啊可香了,呆会记得吃噢。婶子,你说这秋菊就是有本事啊,你看,以前大家都卖不出去的东西,经她的手一倒腾,怎么样?全卖出去了。”
婆婆皱了下眉头,对秋菊投向一丝不满的目光,“你说啥?你们家的全卖出去啦?我家的还剩把椅子跟箩筐呢……”
第七十四章 “生财之路”
美云的话让场面变的有点紧张起来,秋菊显得有些麻木了,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饭,不想再去争辩什么,反正,随你们怎么想好了。
娟娟赶紧说道,“娘,栓子带去的是鱼篓,咱没有的。”
美云真想抽自己一个嘴巴,说话竟没想着点,“噢,是是,我家的都是鱼篓。”
婆婆松了口气,似乎又看到了一条生财的道,“鱼篓?哎,春来,你这次也编点鱼篓,我怎么没想到呢,这城里人都喜欢吃鱼来着,有个鱼篓多方便哪。”
“是啊,鱼篓是方便,哼哼。”美云轻轻冷笑了声,心想,你还真会打算,看到别人做什么挣钱就想做什么,所有好处都想占一份。
气氛有点冷却了下来,秋菊没出声,这些天都在念着竹子什么的,现在只要一想起竹子这两个字就让她有点喘不过气来了。
美云接着说道,“哎,秋菊,我家栓子他爹呀今天又上山砍了些竹子,下回再让栓子跟着你去见见世面,噢,我家栓子还小,跟着你呀,我放心,是不?婶子,你看这杏花沟,我就信的过秋菊,你哪,真是有福,娶了个这么旺家的媳妇。”
婆婆倒是挺圆滑,通过这次的事,她变的谨慎起来,不是谁来都能带去的,这市场的需求就这么大,把别人带去,就等于摔自己的饭碗,“哎呀,我说美云呀,这公社的拖拉机也不是天天往城里赶哪,再说了,我家秋菊还要出工,不像你天天供销社坐着就有钱拿,下次呀,有的等勒。”
婆婆的话让美云有些尴尬,不过,她天生就是甩嘴皮子的,很快就能扭转局面,“没事,下次啊,我让栓子先到公社去问好了时间,咱再去,是不?而且呀,我跟队长讲讲,给秋菊弄个两天假,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啊,侯书记怎么说也是我家亲戚,还能不给点面子?”
亲戚?婆婆撇了下嘴巴,八竿子打不着的,也能算是亲戚,“是,你家亲戚就是多。”
“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秋菊有点坐不住了,把碗放下说了句,便走到院子中长吁了口气,这农村别的不好说,空气还是新鲜着,天上没有月光,连点星星都没有,整个杏花沟都沉浸在一片黑暗中,无比的寂静。
秋菊找了张椅子坐下,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在这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不属于自己的家,过着不属于自己的日子,到底是在为自己活着,还是在为那小媳妇活着?
美云在厨房呆了会,见话说的不是很投机,留下酒跟可口饼便带着栓子回家去了。
秋菊带着栓子进城卖竹木制品的消息很快便在杏花沟传开了,于是,那些家里有个半大小子的都希望能跟着秋菊进城去挣点钱,进而掀起一股坎竹子的风潮,大家都兴高采烈的把竹子砍回家去,编制着各种竹篮、竹椅、箩筐什么的。
等到再一次拖拉机进城时,又过了半个月了,春来这次学乖了点,特别赶制了些竹篮和鱼篓,还用竹篾编制了些蛐蛐、小鸟之类的小玩意,活灵活现的,特别可爱,可以给小孩子当玩具,城里人有钱,这些东西应该能销的出去。
秋菊跟娟娟又是赶了个大早,来到公社时,已经站了好几个邻居在那,手里都提着些竹篾制品,见到秋菊便立马围了上来,大家七嘴八舌的,看似都瞅准了这条生财之路,把秋菊淹没在吐沫中。
“秋菊,今天我家妞也跟你去,正好啊,给你家娟娟做个伴。”
“我家的石子也跟着去吧,你看,这些都是石子他爹连夜赶制出来的,让他跟着你们去涨涨见识,我也不求卖多少钱啥的,只要给他赚点零花钱就可以了。”
“还有我家的,秋菊,以前你家春来还跟我家那口子学过篾匠活呢,可以说,是半个师傅了……”
秋菊无奈的站被围在中间,任由大伙推搡着,都是邻居来的,山上的竹子又是集体的,自己卖了钱,没理由不帮衬着乡亲们,可帮一个两个的其他人肯定会有意见,这可怎么办好?
秋菊正为难着,美云带着栓子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喘着粗气叫道,“哎呀,我的妈呀,可让我赶上了,哎,你们这是干什么?都去城里呢?”
石子妈白了她一眼,心想,真是的,一点都不自觉,每次都得跟着去,哼,“可不是吗?你看你家栓子上次已经去过了,这次就把机会让给我家石子吧?”
美云也不示弱,“瞧你这话说的,这去城里又不是去招工,还得有指标啊?你说是不是啊?秋菊?”
秋菊苦笑了声,那拖拉机就这么大,别说这么多的竹篾制品,就是装下这些人也挺成问题,看来自己这次是去不成了。
侯兵跟拖拉机手正往上面装着粮食,看到这情景,不免担心起来,大声嚷叫道,“我说你们都去呀?你们看看这拖拉机能装的下不?”
美云拉着栓子冲到最前面,“哎,大兄弟,就让我家栓子去吧?他很懂事,不会要你照顾的。”
其他人也不甘落后,“我家的也可以去啊,都这么大人了,谁还要照顾?真是的。”
娟娟拉扯着秋菊的衣角,有点害怕,小声说道,“嫂子,你看,这么多人,我们还怎么去呀?”
秋菊叹了口气,在这杏花沟,人们除了上山下田,确实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每天心不在焉的集体出工,集体干活,都说人多力量大,在这样的集体制下,人多反而成了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