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社团-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每一位会员都能侃侃而谈,把我们的心得体会用语言跟每一位会员交流。我始终相信只有交流才能更深地理解书中的意义和趣味。这也是我们读书社团的宗旨:让每一位会员在品读好书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修养。我不多说,把时间交给大家。下面交流会开始,自由发言!”
“我用了三个星期读完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只是大概地知道了其中的故事梗概,对于主人公的认识也只是一些比较表面的。我认为孙少平这个角色太理想化了,现实中根本不会存在,一个年轻人能够耐住高强度的劳作已经不易,哪里还有心思和时间去钻研思想理论上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太过于理想化。”一个文静的男生站起来说道。
“我也有同感,但是我认为小说的世界本来就不是现实的世界,不需要太现实化,理想化的人物塑造反而能够激起现实中的人的反思。这是我读这本书的一点体会。”另一个女生接着说道。
“我最喜欢里面的田晓霞,开朗活泼,美丽与智慧兼得,对于爱情也是专一而浪漫,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颗博大无私的爱心,能够在他人危难时不顾自己安危。我就喜欢这样的朝气而又热血的女孩。”一个男生站起来说道。他的话引起了一片笑声。“你们笑什么?难道不是吗?当下有几个女孩子能像田晓霞一样?”男生气愤地说道。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毕竟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拟的,可以任意赋予其完美的品质,但是这本不是说现实中就没有这样的人。完美只是理想,残缺才是现实。我们只有在接受现实的残缺之后才能体会到理想的完美,就像小说中的天润叶、金波、郝红梅一样。”那男生旁边的一个女生站起来说道。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相互交流着各自的体会,把书中的人物从理想引入现实,书中的思想也从隐晦到明了。每一次听到精彩的发言都会有人大力地鼓掌。
周沈芬与刘芹一直没有发言,只是默默地听着别人的,心里其实还是想说一两句,就是口上不敢发出声音。肖敬也一直没有发言,他在认真地听别人的发言。他发现他原本想说的话都被别人说了,自己也就没有别要再说了。
时间过去一个多小时了,会员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肖敬原本已经不打算再发言了。但是周沈芬碰了碰他小声地要他发言,说是希望听他的真知灼见。
肖敬只好站起来说道:“刚才已经有许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都说的很好,我非常赞同各位的说法,不论是现实还是理想,都是我们应该在书中得到的营养。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书中关于坚持的体现,不论是孙少平三兄妹,还是田福军等老一辈,都在不同的层面诠释着‘坚持’的内涵。孙少平坚持自己的道路,孙少安坚持自己的本位,孙兰香坚持自己的懂事,田晓霞坚持自己的活力,等等,我读了之后,深深为之感动。只有坚持才能活出本真的自己,只有坚持才能不被现实淹没,只有坚持才是走向理想的捷径。‘坚持’说着简单,可是要做到却很难。谁能真正做到,谁就一定能成功。因此,这本书在我心里就是一部‘坚持’的字典和力量源泉。”
“你说的真好,坚持确实很难!”周沈芬说道,“你听这掌声都是给你。”
第二十四章 桂花园
读书社团的交流会一直到晚上8:30才结束,许多人都谈了自己的心得,书中所涉及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人谈及,而且都谈得很深入。像这样的交流会是很受大家喜欢的,尤其是对于文学有很大爱好的学生。肖敬就是其中之一。几乎每次社团的活动,他都会参加,而且都会发表一些独到的见解,常常出人意表,因此,他在社团里很受其他会员与会长的喜欢。
每次交流会结束后,他都会被一些还没有聊够的会员拉住不让走,总是要再聊个半个小时才会答应放他走。这次也一样,会长刚说结束,就有人向肖敬这边靠拢了,不多久,肖敬周边已经是围了个水泄不通。周沈芬跟刘芹都被别人挤到了外面。这些人一直听肖敬一个人说,偶尔会有一两个问一些问题。这样一直到九点才有人提议边走边聊。
肖敬跟一群人走到一楼的时候,看见周沈芬跟刘芹站在社团宫的大门旁边正小声地聊着天。肖敬看到她们俩看过来的眼神有些奇怪,不过这种念头只是在脑海里一闪而过,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象,因为他还要回答身边一群会员的问题。
肖敬刚走到大门口,就听到周沈芬叫了他一声:“肖敬,过来一下?”肖敬望了望周沈芬,只好连说抱歉地跟其他人道别。
“有什么事情?”肖敬有些奇怪。
“没什么事,那个……我们也很喜欢文学,尤其是小说,听他们说你很有这方面的心得,所以想跟你聊一聊,请教你一些问题。”刘芹很小声地说道。
“呵呵,其实,我也是半桶水,相互交流一下可以,说请教就有些折杀我了。”肖敬说道。
“没有,他们说你很强的,读了很多的书,各种各样的都看,连程龚都说佩服你,还有袁尚草也这么说。所以,其实……很早就想请教你了,但……一直没有机会。”刘芹说道。
“呵呵,我读的很杂,每本书都读得很浅,是有数量没质量,惭愧!”肖敬抓抓后脑勺说道。
“数量的累积才有质量的飞跃嘛。”周沈芬说道。
“我们还是另外找个地方聊吧,这里人来人往的太吵了,你们说话又小声,我都听不太清楚。呵呵。”肖敬说道。
“好吧,我记得离这不远有一个挂花园,那里很安静的,我们去那里吧。”周沈芬提议道。
“好啊。”肖敬答道。
于是,三个人一起来到了离社团宫不远的挂花园。这里确实很安静,环境也很优雅,尤其是可以闻着桂花的清香。再加上今晚天上还可以看见一弯洁白的月牙。肖敬看了看周围的环境,还真有点“花前月下”的感觉,可惜不是跟情人一起聊情话,而是跟朋友来聊文学,真是可惜了这好风景。肖敬心里暗想着。
“这里很安静吧。”刘芹汪汪的眼睛在长长的睫毛下明亮地闪动着,声音很小地说道,“有花,有月,有亭子,就差水了。如果还有水的话,那就是很美了,像极了古人谈文论诗的好地方。
“是的,确实很有古人风韵,可惜,我读诗读的少,要是陈觉晓在这里,他肯定会吟诗一首,以助雅兴。”肖敬坐在桂花亭旁边的一张水泥造的椅子上说道。
“我也不懂诗,不过,刘芹跟唐韵确实我们寝室的两大诗人,一个作现代诗,一个作古诗,都很棒。”周沈芬说道。
“你就不要笑话我了,我只是自娱自乐,难登大雅之堂。”刘芹说道,圆圆的脸上又显现出了一抹羞涩的红晕。
“写诗本来就是自娱自乐,你们看唐代的诗人,他们写诗从来不会像现在的诗人那样凑字数卖钱,他们写诗完全是为了表达当时的心情,是给自己和朋友看的,并不是为了发表挣钱,因此,他们写的诗歌才会那么飘逸,简约,灵动,脱俗。”肖敬说道。
“是的,你说的真有道理。但是,他们不发表的话,我们现在怎么还能读到他们的诗歌呢?”周沈芬问道。
“他们确实不是为了发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读到他们优美的诗歌,就是因为当时的一些文人喜欢聚在一起讨论诗歌,他们都喜欢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诗歌读出来,如果大家都一致认为好的话,那么写这首诗歌的人就出名了,写诗的人一出名,那他写的诗也就有人去收集和传播了,于是直到今天,我们也就能读到这些诗歌了。”肖敬说道。
“还有,当时因为纸张很贵,朋友之间写书信,如果字多了会用很多的纸,所以文人之间就用简洁而内涵丰富的诗歌来代替,于是很多诗歌就在朋友之间流传了。另外也有用来求官职的。所以,古代诗人真正能写出好诗的原因就是自娱自乐,根据实际出发产生的。现在的诗坛就不一样了,完全被利益取代了。”肖敬继续说道。
“你的说法很奇特,不过也挺有道理的。”刘芹说道。
“对了,我们那个社团的事情怎么样了?”周沈芬突然问道。
“还没有被通过。程龚已经去学生管理处很多次了,每次都被不同的理由拒绝了。我真佩服程龚的毅力,要是我的话,我早就放弃了。”肖敬说道。
“你刚才在交流会上还说要坚持,现在怎么……”刘芹抬起头第一次看着肖敬的眼睛说道。
“这个……”肖敬脸上一热,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咯咯咯”周沈芬看到肖敬窘迫的样子,不禁笑了出来。刘芹却是转过头去,抿着嘴偷笑。
“有什么好笑的,你们以为我自己打自己嘴巴了。我只是佩服程龚而已,为了凸显他的毅力,我不顾牺牲自己的名誉。哼。”肖敬打趣道。
“是,是,是,你很了不起。”周沈芬笑道。
肖敬看着周沈芬轻笑的样子,脱口而出道:“你笑起来的样子还蛮好看的,我不禁想吟一首诗。”
周沈芬听到肖敬的夸奖,脸上倏地泛出了一片红晕,连耳根都有些发热。肖敬看到这个情景,不免有些发呆。周沈芬其实长得很清秀,瓜子脸,长头发,身材很匀称,皮肤白皙柔润,尤其是嘴唇,很性感。只是因为她常常梳两个大辫子,穿得很朴素,戴着一副很大的眼镜,所以她的美丽才没有被别人发现。
此时,在月光下,相互坐得很近,肖敬才发现了周沈芬的美丽。“原来,我们身边还暗藏着这样的一个隐形美女,如果李学则在,肯定会大骂自己瞎了眼,眼珠子被狗吃了。”肖敬在心里想道。
“你不是要吟诗吗?发什么呆啊。”刘芹说道。
“哦,”肖敬如梦初醒一样答道,“我在想诗句吗,肯定要时间了。”
“那你想好没?”刘芹说这话的时候,看着的是周沈芬。
“你问他,看着我干什么?”周沈芬刚刚褪去的红晕又浮在了脸上。
刘芹没有说话,只是抿着嘴笑,汪汪的眼睛在周沈芬的脸上来回扫荡。周沈芬看着刘芹的样子,更加害羞,不自禁地扑打着刘芹。
肖敬看着这一场面,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感受。好笑?有点,害羞?谈不上,喜欢?很难说。
“现在很晚了,我们还是回去吧,以后再聊。”肖敬说道。
“你的诗还没有吟呢。”刘芹说道。
“我……好,那我就即兴创作几句。”肖敬说道。
“好啊,我最喜欢即兴创作的了,这样才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才华。”刘芹长长的睫毛很好看地闪动着说道。
“月牙悠悠桂影浓,三人趣谈花倾耳。怎么样?”肖敬笑道。
“下两句呢?”刘芹说道。
“还没想好。”肖敬说道。
“关键的两句没想好,真是的。”周沈芬说道。
“有了,笑问佳人羞何故?搓衣却头嗔秋柯。怎么样?”肖敬说道。
“很对景,尤其是后两句真是写出了某人的心声。”刘芹对着周沈芬打趣道。
“你说什么?”周沈芬站起来假装要打人,刘芹连忙跑开了。
女孩子不论在人前多么内向,一旦在熟人面前总是会表现出可爱与活泼的一面。
—————————————————————————————————————————————
小说写到这,完全背离了我一开始设定的主题,原本只是想回忆一下大学的学习生活,写一部关于学习跟社团工作的小说,但是目前却过多地写了爱情。反而对学习描写太少,社团也是。
也许是年轻的心离不开爱情的滋润,所以不知不觉就写出了一些爱情故事。
哎!爱情既然无法避免,就干脆大书特书。
第二十五章 肖敬失眠
武汉秋天的夜晚在街灯的映衬下显得迷迷蒙蒙的,天上的月光也就失去了原本清洁的光泽,表现出一幅暗淡的神色。
在武汉的某个角落,有一所宽广的大学。在这所大学的一个角落种着有成百上千的桂树。桂树上正开着无以计数的黄黄的小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甜香。在这些桂树的中间有一间八角凉亭。此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亭子里还有三个人在聊着天。男生说的很多,女生只是偶尔提一些问题,有时也会反过来,男生提问,女生说的很多。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园子里越来越安静,夜风也越来越寒冷。肖敬跟周沈芬、刘芹三人却还在东拉西扯断断续续地聊着天。他们已经聊很久了,不仅仅是文学方面,还聊了许多各自高中时期的回忆,也聊了许多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每一个话题的谈及,都让三人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相互之间也更加亲密。朋友的结识都是要经过这么一些过程的:首先是接触,知道彼此的姓名,其次是深入的交谈加深了解彼此的生活态度及方式,然后是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背景环境,最后是形成默契,彼此心灵有了一个相通的地方。不过,很少有朋友之间可以走到最后一步,因为那需要相互之间全身心地信任和开放。一旦形成了默契,那么朋友就不在是朋友,而是升华成了知己,成了生命相通的知己。
当然,肖敬跟周沈芬、刘芹还没有到生死相交的地步,只是相互之间的了解更深了而已。不过,正是因为有了这次长时间的交谈,让肖敬找到了一个可以相互倾谈的红颜知己。他来大学这么久了,也参加了很多社团,结识了很多朋友,但是没有一个人让他有一种心灵上的触动。今晚上,他的那颗敏感而又孤独的心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地方,那是另一颗害羞而坚毅的心灵。
经过那么长时间的交流,肖敬渐渐发现刘芹的一些观点跟自己很相似,同时又有一些跟自己不一样,很有新意,出人意表;周沈芬虽说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都不能触动他内心的那根情弦,只是一闪而过,只有刘芹的观点会让他思索一会。
肖敬很放松地侃侃而谈,说到忧愁处,紧锁双眉;说到欢快时,手舞足蹈;说的儒雅时,摇头晃脑;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语言之中。他好久没有说得这么舒畅了。不是因为说的话对方不感兴趣,就是因为说的内容对方理解不了,或者是因为不想说,所以一般都是三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