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女状元 >

第39部分

女状元-第39部分

小说: 女状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处地营地里。又传来了阵阵歌声,大家唱得起劲,这时,“啾啾”的几声长鸣忽然响起。“是鹰,是苍鹰!”有人叫道,“腾格里的神使啊,请为我们赐福。”有年长的人吟诵着拜倒,向远处飞过的黑色雄鹰叩首。

你是草原上的雄鹰。

她曾凝视着他,这样说着。

你要驰骋在宽广的草原上。翱翔在辽阔的天空中。……不要束缚在这里,因为你是草原之鹰。

胸膛里莫名的热起来,不同于之前地征战厮杀。这是开拓和期望的热忱。

“乌尔日娜,我决定了。漠北王室的图腾就定为鹰。”

“好。”

“回去后。就册封你和葛织为东西可敦吧。”颉利站起身“大王……”

颉利握住乌尔日娜地手。温暖宽大的手掌让乌尔日娜莫名地心安。

能呆在这个人身边就好。

“回去吧,葛织在等我们。”经几天了。先是向左帅禀报事情经过,又向朝中递交报表,等待发落——毕竟失手被俘、被困突厥,自己有责任,所幸,皇上已经废除了降兵罪,否则可能还会有杀身之祸。左帅安慰她耐心等待,朝中不会太难为地。

这天夜里,婉贞披着长袍,独自坐在院中的石桌旁,自斟了一杯塞外地烧刀子酒,慢慢地喝着。

酒,是梁振业送来的。见了婉贞回来,梁振业、马天赐、还有凌霄等人都很是欣慰。本来孟昌还要摆酒接风洗尘的,婉贞因为还在检查阶段,推辞了。如今,婉贞每日帮何尚书整理有关突厥风貌的文卷。何志也是两榜出身,性喜文华,见国中对于突厥等塞外之地的文卷少之又少,便想利用这次出使的机会收集突厥风貌的典籍,自己也可以编写。但由于时日尚短而又逢突厥王逝世、众王子夺位,动荡不安,更不要说着手编写典籍。只好遗憾而归。

而婉贞利用养病时日,抄写整理了相当一部分突厥文献,颉利又送了一些。婉贞尚不得复职,两人一拍即合,婉贞便帮助撰写文卷。何志看了写好的文章,也不禁点头称赞。

月光洒在酒杯里,婉贞又喝了几口,已然有些头晕。这酒真烈,倒真是那些男人们喝的,颉利也曾给过她突厥的奶酒,润口舒爽,比这个温和得多。

但是颉利自己并不喝,不知道他喝的是什么酒,有多烈?现在到想知道了,婉贞不禁觉得好笑。

把玩着精致的玉杯,婉贞也摇摇头。不对,这本不应用酒器,不应用这么小的酒杯禁锢住。最起码换个黑漆骨陶大碗。满满地一碗,一干而尽,那酒就像火苗一样,一路烧到脚后跟,让人全身都暖呼呼的。再豪爽些的,便直接抱起酒坛子,仰头倾泻,把全身的愤懑烦恼一股脑儿的冲掉……

“干嘛一个人喝酒?”赛燕忽然从角门转了进来,一手接过酒杯,放在唇边一抿,“呵,还是这么烈的酒!”

婉贞笑着,心里有些欢快了,这样一个人适时地闯进来正好打断了自己越来越深沉的思绪,却也不见得是坏事。

赛燕探过头,狡黠地探究眼神,“我猜猜看,是不是在想那个突厥王爷啊?”

婉贞笑意更浓,故意爽快地说道:“没错,是在想。”

“哎?”赛燕略带惊疑地摇摇头:“真没想到,原来你还有这心思!”

“我不能有吗?”

赛燕笑道:“不是不能有,只是觉得不太像。罢了,还是不说了,万一我梁大哥听到,那还不又多了一个伤心人?”

“我为什么伤心啊?”外面话音未落,梁振业从外面走进来。

赛燕吃了一惊,佯装嗔怒道:“梁大哥,你怎么在外面偷听?”

“我是光明正大地听到了。这不,听了不懂赶紧进来问。”梁振业似笑非笑地道,“快说,到底我怎么是伤心人?”

婉贞瞥了赛燕一眼,不动声色地淡淡笑道:“这丫头口没遮拦。不过,相逢总是缘分,别离难免惆怅。突厥这一次,那位颉利王不计前嫌,给了很多照顾,确是一位知己。”

梁振业半信半疑地望着婉贞,后者不在意地坐在那里,依旧饮着恰如其名的烈酒,口中还要盘算着:“下次试试梨花白,梁兄可有兴致?”

“好,一定奉陪。”

婉贞不再言语,心里想的却是那舒爽可口的奶酒。

酒无优劣,但凭兴致。青风圆月,纵使再见无期,共高山流水,千里同赏婵娟

第五十八章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  十七拍



十日后,朝廷的诏书到了:“……虽行为不慎,被掳敌营,但倾力于和谈,促成两军和约,功过相抵,暂复原位……待班师回京后再加定夺。”

婉贞放下心来,重回原位。要是在前朝,恐怕仕途就毁于一旦,身家性命也堪忧。降兵罪才废除了两年,仍不得小觑。婉贞不禁想起离京前和皇上的一番话。“对国家来说,活着的人远比死去的更加重要。朕不希望卿等不分青红皂白地去送死。”

“答应朕,好好保重自己。”

像是有先见之明一般的,婉贞耳旁又想起当日的对话。年轻帝王俊美决然的面孔浮现在脑海当中,自己在朝中向来受人非议,此次能够有惊无险,恐怕陛下暗中也有所回护吧。婉贞想到这里,下了决心,事情不能再拖。

“德云,帮我约梁将军,就说午时之后一起到郊外打猎。”婉贞吩咐身边的德云。因为左帅身体已无大碍了,德云又见婉贞拖着伤病的身体从突厥回来,便留在她身边,几天了都寸步不离。

德云皱皱眉,道:“您身体还没好全,不要急着演武。怎么想这个时候去狩猎了?”

婉贞笑道:“只是个说法而已。我找梁振业有要是商谈。”

“那就让他过来,在屋里谈呗。大老远跑出去做什么?外面又有风。”

婉贞摇头道:“傻子,隔墙还怕有耳呢。你不放心就跟着。”振业和婉贞骑着两匹马,都是一身猎装,带着弓箭。从城门出了去,没有带随从。

来到郊外,眼前是一马平川的原野。已是绿草如茵,野花遍地的景象。当日的激战似乎已经烟消云淡。不再是那黄沙扬血的景象。

梁振业停下马,道:“特意找我出来,有什么事吧?”

婉贞道:“你怎么知道?”

梁振业笑笑道:“以你地性子怎么会突然出来打猎?之前怎么叫你,你都不肯动身。想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来到外面最安全了,你看这望不到边的草原上。连个藏人地地方也没有,我们的话谁也偷听不到了。这是你地本意吧。”

婉贞笑道:“梁兄果然高明,在下一点小把戏,瞒不过你。”

梁振业道:“不,这是个高明的法子,又不怕隔墙有耳。你是可以谋大事的人。”

“不敢当。”婉贞低头想了想,从怀中取出当日颉利从祭堂里拿出来的密信,这几日她一直贴身带在身上,连德云都没告诉。但是。现在伸手递给了梁振业。

梁振业看了半响:“这是……这从何而来?”声音有些颤抖,隐隐能觉得压在其中的愤怒。

婉贞沉静道:“突厥保存地史料,我向颉利王要来的。”

“当年原来发生了这种事!”梁振业恨恨地说道。

婉贞叹了口气:“我不知该如何和你讲起。只好给你看信了。现在你我都知道了这回事,但要只凭着这几封书信就要扳倒他们。可是异想天开。便是要和你商量。要如何做,才能在最后将这些事实大白于天下。”

梁振业定定神。沉声道:“说得不错。但这恐怕只有我们两人不行,现在相州学派还有不少新用事的大小官员已经渐渐不满魏党的所作所为,要和他们连成一线,关键时候,才能拿出这些信件。”

婉贞点点头,“不错。郑氏后族也不能疏忽,魏党除与不除,郑氏只怕不会旁观。”

“我们现在么,就是要和那些乱臣分庭抗衡!”梁振业毅然说道。

婉贞嘴角一扬,笑道:“正合我意。这次回师,便是一仗了。”

“对了,孙兴二人呢?”婉贞问起了之前抓到的两个被买通给左帅下毒的军士。这二人也是重要的证人。

“你走后,我怕郑涛他们会趁机灭口,便让慕鹤安排,把他们藏到了郊外,许家的别庄里,等班师的时候再带走。当时还伪造了劫狱地样子,郑涛倒是信了,郑涌和魏雁辉还有所怀疑。”

“左帅还不知道这事?”婉贞问道。

“没有禀报。但左帅知道我在做一些事,他老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我们去做了。”好。“正说到这里,后面城里传来了鸣金声。这是要队伍集合的讯号,可能有事发生。

”想是朝廷来了诏书要宣读。算来应该是班师的诏书了。“梁振业说道。

二人立刻回马奔回城中。

梁振业没猜错。朝廷下了旨意,平西大军要准备班师回朝了大队人马开始里里外外地收拾。拔营起灶,迅速地规整起来了。

婉贞也和德云整理自己地行囊。无意中,摸到颉利临别时送的那串孔雀石项链。流彩晶莹地色泽,光滑清凉地躺在手心里,让人不忍释手。wωw奇Qìsuu書còm网

”小姐,这个好漂亮啊!“德云在一旁惊叹道。

婉贞猛地回过神来,责怪道:”这么不小心,说什么呢!“

德云吓了一跳,愧疚低头道:”看得太漂亮了,一时说顺了口,大人请恕罪。“

婉贞心中一软,见周围也的确没人,轻轻拉着德云地手,道:”罢了,记得小心点。现在不比在家里头。凡是尽量小

大军决定第二天一早开拔,婉贞向左帅告了假,趁着晚上去了许家堡。向许老将军和落雁小姐道谢告别。落雁对婉贞是十分敬佩又不舍,两人聊到半夜,颉利王的事情婉贞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落雁。落雁因为和这个突厥王爷有过一面之缘,也是很有兴趣。直到月到中天,因为要从军赶路,婉贞告辞,连夜赶回。

临别时,落雁千叮咛万嘱咐,要婉贞保重自己。许老见了,笑道:“你这般惦记,不如也学了你这个小姐妹,扮个男装一起去么。”落雁红了脸道:“我哪有这般本事,爷爷尽笑话我!”

许老又对婉贞道:“你们一走,许家堡也跟着换地方,免得总有人过来不得安宁。但俊贤他日要是有求或做客,许家堡一定打开大门欢迎。”

婉贞称谢离开。

单骑走在夜色中的原野上,婉贞不禁想起那日和颉利在草原上的情形。同样是夜色漫漫,不知道那个人是否安睡……

微风袭来,吹得心田一阵清凉舒爽。撩起前额的几缕发丝,婉贞望着那天与地之间模糊不清的交界,仰望那浩瀚之中的一点璀璨。清澈的月光下,照耀着许家堡的桃源安乐;北辰星指引的方向,漠北草原的雄鹰正要大展宏图……就要离开这片土地了,竟这里觉得如此的辽远和动人。“你是有缘人。”颉利的话响起,仿佛又听到了马头琴的天籁。婉贞明白,自己已经和这片原野产生了羁绊,再也不能漠然处之……

“婉贞,我等你。”手中抚摸着那串孔雀石项链,婉贞心中想着:

颉利,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是李宛,我能重新作回陆婉贞,我愿意再回这里,看看你的漠北是怎样的景致……

'第五十九章    十八拍兮曲虽终



大军南返,路上非止一日……

白日行军时,旌旗连绵,兵将队列井然;夜晚安营扎寨,埋坑造饭有序,虽是远征之军,归来亦未见其疲惫之态,足见将帅治军有方。

左帅又下令,不得滋扰附近州县,不进城、不受犒慰,行军从速,行程月余。

婉贞依然随军而行。去时在梁振业的先锋营,由他关照,这回大队齐发,婉贞便与何尚书、陈玉泉等人一处,行动上不免要小心谨慎。

素闻何志此人不善仕途,但文采颇高,喜研读文卷,精通经史。先帝爱其才,便命其修书治史。直到均王登基,先人凋敝,这才升至礼部尚书。这回出使突厥,又得见婉贞带回的文卷,颇有兴致。每每扎营,众人忙碌,何志便与婉贞议论如何编纂突厥史。

婉贞怀中藏着当年图门可汗的亲笔信函,有几次想拿出来,混在众多文卷当中给何志看看,会有怎么样。但终因为牵扯太大,不能贸然行事。不过,婉贞这时却又想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这日聊着,何志对婉贞的才学颇为欣赏,偶然抬头,见一队大雁北归,随口道:“吾等来时,尔等去。今日吾归,尔亦归。李俊贤,可否以此为题,赋诗一首?”

婉贞微笑道:“您这是考教晚辈,晚辈不敢不从。只是作得不好,还请勿怪。”略一沉吟,便得一律:

秋时幽州雁,汾水照旅群。

弦断惊胡琴,数点入霞云。

降至残城现,哀劳沃野闻。

南来还北去,今得随遇君。

何志听了,不做评价,只是捻着胡须点点头。良久轻声道:“终于,回师了。”

平隆五年四月,平西大军从幽州回师凯旋。是役,历时五月,大小战役共三十余次,平西军三万六千人马总和幽州民军两万余人,先夺西平郡之地利,又奇袭光复雁门关。平隆五年元月,突厥停战,旋即和谈。恰逢突厥内乱,颉利可汗不得首尾相顾,回师王都。三月,和谈使到王都,遂许和谈结盟。四月,大军返程,至京郊,帝闻之而亲迎,犒赏三军。

附:《秋时幽州雁》乃是改写自元好问的《八月并州雁》一诗

第六十章  借问谁家子



大军班师回京,朝野尽庆,成宗皇帝特意率文武众臣犒赏三军……随行主将亦得封赏,左帅请求告老,帝始不许,却准了半年探乡;副帅郑涛加封忠武将军;监军魏雁辉加封武威将军,迁御林军副统制;幕将杨中庭沉稳果断,左迁至兵部侍郎;先锋梁振业屡立战功,迁至御林军都统领、从三品御前行走;其余诸将各升一级。另外随军文臣,礼部尚书何志,加封翰林院大学士,赐紫蟒袍一件;陈玉泉迁枢密院任都同旨;唯有监察使李宛,虽有金银犒赏,却无晋升的旨意。

婉贞也不急,在犒赏结束后便返回家中。想必皇帝心中定会有个算盘。到家门前,正要叫门。只听一阵低幽婉转的笛声传来,悠扬之中带着缠绵悱恻。

婉贞怔住,手僵在半空中,这熟悉亲切的声音曲调——“莫非……”

德云又惊又喜,猛地推开门,叫道:“大公子!”

院中的月桂树正枝叶繁茂,微风袭来,细小的花朵如繁星般飘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