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望族庶女 >

第16部分

望族庶女-第16部分

小说: 望族庶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样也好。”杜熙月淡淡回了一句。

    含巧错愕,拿着碟子的手停在半空中,半晌反应过来:“二姑娘,这是什么意思?”

    “我原本就不打算带她去,以她的脾性我怕到时稍有不妥,损了二太太的脸面。再说她现在又一门心思在三爷那,更不会对榆萌苑上心。她既然想去三爷那,我就随了她的愿,也免得我带着你出门她又眼红妒忌。”杜熙月吃了口小菜,冷冷地道出实情。

    含巧心里“咯噔”一下,她一直以为二姑娘是宠着瑞香才这样百般袒护她,原来不是,没想到二姑娘的心思藏得这样深……可在宁坤府里,藏不住的又有几个好下场?四姑娘在西院那么一闹,到现在还被二太太冷着,每天到柳姨娘那抄《女诫》,还得送到二太太那过目。

    她看着一脸平静的二姑娘,心里感到一阵悲凉,原来的热忱荡然无存……她不知道和二姑娘的关系到底是该进一步还是退一步……

    杜熙月似乎察觉出含巧的异样,她没多解释什么……前世的恨又让她如何开口向眼前这个小丫鬟讲。

    她只希望今世能平平安安活着就好。

    ……

    巳时三刻,出行的女眷在垂花门门口集合。

    每逢这种时刻,二太太哪怕不去也必定会亲自带着一行人在门口嘱咐一番,又叫周福荃把马车还有礼品再检查一遍,确定妥当了才放心。

    大奶奶来得最迟,跟二太太寒暄几句后,又把大姑娘叫了过来。

    杜熙月就见二太太的脸气得一阵红一阵青,没等她们车走,就带着婆子们回去了。

    赶车的是周福荃,大奶奶上车时没给他好脸色。周福荃也没多话,等一行人坐稳了,才驾着车缓缓移动。

    “原本我准备了步辇带你们出去,到大门口备个大点的马车载你们过去。”大奶奶往车门帘那边坐了坐,提高声音说,“不过谁叫大太太不如意,再要遇到个逢高踩低的,怕是连一个马车都叫不来。”

    这话分明是说给车外人听的……没等大家反应过来,车子急停了一下,车里人往外一冲,坐在靠里的杜熙月和大姑娘还好,要不是大奶奶眼疾手快扶住了窗框,说不准就冲到门帘上了。

    不等大奶奶发作,周福荃掀开门帘朝里面赔礼道:“大奶奶、各位姑娘,我们这马车只能走后门,这边路不太好,你们坐稳些。”

    大奶奶冷笑一声:“周管家,你是欺负姑娘们年纪小,还是欺负我不知事,宁坤府能走马车的路就没有不平坦的地方,你在二太太身边伺候多年,总不至于连这都不知道吧。”

    周福荃在外面干笑两声,没接下话。

    一行人见大奶奶脸色不好,谁也没有吭声。大姑娘白了秋棠一眼,把她往里面挤了挤。含巧怯怯地睃了眼杜熙月,见她垂了眸子,就紧抿着嘴,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车里静了下来。

    “二姑娘!二姑娘!”忽然从车外传来一阵呼喊。

    含巧脸色一惊,凑到杜熙月耳边悄声道:“二姑娘,好像是瑞香姐。”

    “要不要马车停下来?”大奶奶也听见外面的叫喊声,似笑非笑地看着杜熙月问道。

    “不用,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耽误一车人的行程。”杜熙月表情淡淡的。

    含巧嘴角微翕,想要说什么却没说出来。

    没过一会,瑞香的声音就没有了。

    含巧不放心,想探出头看了一眼,却被杜熙月紧紧地捏住了手。

    大奶奶斜睨她俩一眼,“呵呵”笑出声来:“姑姑那般跋扈的人,却生了你这样一个女儿,真是有趣。”语气里带着戏谑。

    “大表姐再说什么,我听不懂。”杜熙月不动声色。

    “你听不懂没关系,只要不聋就行。”大奶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听说冬梅给了你一坛豆豉,要你带给王姨娘?”

    杜熙月心里一紧,园子里还真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她觉得一切都悄然进行,没想到这么快就给大奶奶知道了。

    “她说表姐知道母亲也爱吃这个,所以特意送一坛过去尝尝。”

    “她是这么说的?”大奶奶问道。

    杜熙月轻点了下头。

    大奶奶冷“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出行(下)

    含巧在一旁露出惧怕的神情,低声细语叫了声:“二姑娘……”

    杜熙月轻摇下头,示意她不要说话。

    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她现在能做的只有帮冬梅保守余下的秘密。因为就算王府要人,也绝不会再收一个做过陪嫁的丫鬟进府。何况冬梅和大奶奶之间到底有什么纠葛,她不知也不能管,也管不了。

    每每想到前世的那些无奈,杜熙月便有种心长绠短的感觉。现在的她就连掌管自己的生死都尚未可知,更谈不上别人的了……

    眼下,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把瑞香打发到王姨娘身边去。

    ……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一行人就到了静国公府。

    车停在静国公府的大门口,杜熙月透过窗纱的小缝见一个守门的小厮拿了垫凳放在马车旁,然后两个华冠丽服的婆子走过来,站在垫凳旁。

    这时,周福荃家的掀开车帘,秉道:“大奶奶,到静国公府了。”

    大奶奶面无表情地点了下头,第一个出去了。

    “您慢着。”两个婆子搀扶着大奶奶下车,等大奶奶站稳了,才转过身来。

    杜熙月和大姑娘学着大奶奶的样,一个接一个从车上下来。最后下车的是秋棠和含巧,然后周福荃由一个年级稍长的仆人带路,把马车牵到东面偏院的马厩房去。

    静国公府——一块墨汁饱满,龙飞凤舞的雕金古匾,横跨门楣,两头巨大的白玉狮子,足有两人来高,洁白如玉,狮目圆瞪,点有朱漆,仿佛正瞪视向前,竟然如同真狮般骇人。

    一切如旧,此番景象,和她前世中经过的一模一样,竟无任何不同之处。

    今儿也算故地重游了……杜熙月自嘲地想,又听见一位婆子低声下气对大奶奶说:“还请各位稍等。”就见从西角门那边走出几个小厮抬着三台轿子,大奶奶由两位婆子们服侍上轿、含巧则学着秋棠的样子为二姑娘打帘子。

    杜熙月坐进轿子里,环顾了里面的装饰,红缎作帏,辅以垂缨,倒有种浓厚的闺阁气息。这样的待遇,她们在宁坤府是少有的。杜熙月想起刚才大姑娘在正门膛目结舌的滑稽模样,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大太太向来只把大姑娘丢在榆萌苑不闻不问,要带她出来,八成是大奶奶的主意。

    可大姑娘这等上不了台面,她不知道大奶奶有没有开始后悔……想到着,杜熙月觉得心里有些闷,就用手指将帏帘拨开一个极小的缝,朝外望去,只见挨着灰白石板的路面是粉得雪白的墙壁……似乎路上也没什么人走过。

    杜熙月看了会,挺直了身子又坐回原位,开始闭目养神,她脑海里关于前世静国公府的记忆也逐渐清晰起来……

    一行人又走了一小会,在垂花门前落轿。

    “二姑娘,慢点。”含巧学得有模有样,一边打着帘子,一边轻声提醒道。

    杜熙月出了轿门,抬头看了看垂花门上悬于中柱穿枋,刻有花瓣莲叶的五彩木雕,微微一笑。所谓“葬礼”不过是个噱头,静国公府根本不会为了一个庶女出生,嫁到府里还不满一年就自缢的小媳妇大操大办。二太太曾说过,大户府邸最忌讳吊死的人,更何况成为新帝登基后新派势力的静国公——他可是挤进官场名流的一支新秀。

    二太太的目的再明显不过,现在就算是生于钱塘望族的徐家也得看静国公府的脸色,至于续弦的事恐怕也不是徐家再从家中众多女儿里挑一个送上门就完事的,一切还得静国公府的说了算。

    于是社火后一连几天,静国公府门庭若市。可二太太认为二老爷为官多年,又任礼部右侍郎正三品,当初宁坤府正风光时,静国公不过是个四品的通政司副使,要不是机运好在几个皇子间押对了宝,哪有今天这样的风光。所以大奶奶闹了几天脾气拖延了去静国公府的时间,二太太也没多问。

    再等大奶奶带着杜熙月一行人去拜访的时候,静国公府的热闹劲已经过去大半。

    大姑娘下轿后还在东张西望,大奶奶就跟着两个婆子进了垂花门,杜熙月轻咳了一下,跟着大奶奶鱼贯进了门。秋棠机灵,拉了大姑娘的衣袖,提醒她赶紧跟上。

    跨过垂花门,两侧是抄手游廊,廊檐下挂着一排鎏金镂空雕花的小球,缀着缨红的苏柳,游廊尽头的台阶上坐着一个穿红着绿的丫鬟,一见她们来,便忙着笑迎上来福礼:“方才我家二奶奶还念着呢,可巧就来了。”

    大奶奶笑道:“怎么没见你家二奶奶出来迎接我们?”

    丫鬟给一旁的婆子使了个眼色,见两人退下,又笑盈盈地答道:“我家奶奶说这不是说话的地儿,她在花园亭子那边备了果子糕点等着杜大奶奶过去。”

    “你倒是在你家奶奶身边变得越来越伶俐了。”大奶奶掩面一笑。

    “承蒙杜大奶奶夸奖,还请奶奶、姑娘们这边走。”丫鬟笑着应道,站到一旁做了“请”的手势。

    看这丫鬟接物待人的习性倒和冬梅有几分相似……杜熙月在一旁抬睑飞快地睃了眼大奶奶。

    大奶奶睨了丫鬟一眼,没再说话,眼里却流露出不悦的神情。

    “杜大奶奶,我家奶奶念你好几天了。”那丫鬟边走边回头说道。

    大奶奶哂笑:“那也没见她过来看看我。”

    话音刚落,杜熙月又听见秋棠在后面小声对大姑娘说:“大姑娘,前面带路的是大房二奶奶的贴身丫鬟柏莲。”

    大姑娘哼了一声:“要你多嘴。”

    这句话声音大了些,引得大奶奶和柏莲侧目。

    大姑娘吓得赶紧低下头,秋棠则走慢一步,把脸隐没到大姑娘背后。

    这样的性格,大太太如何会喜欢……杜熙月在心里苦笑,轻摇了下头。她不知道前世她死后,大姑娘和四姑娘最后嫁得如何……可依照大姑娘现在的脾气,就算能找个不错的人家出嫁,也未必能受婆家的待见。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杜熙月不免在心里感叹,又想到被大姑娘处处刁难的秋棠,微叹口气。

    秋棠能做到现在这样,真是难得。

    -----------------------------------------------------------------------------

   

正文 第三十章 初遇(上)

    杜熙月心里想着,脚步却一刻也不敢慢下来,她跟着大奶奶穿过三、四道月拱门直到了后花园,才听见带路的柏翠开口笑道:“杜大奶奶,看我家奶奶多念着您,还没等您过去,她就到门口迎您来了。”

    她顺着大奶奶的目光抬眼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玉色底樱草纹样撒花窄袖褙子,清荷色长罗裙二十岁左右的女子娉娉婷婷地站在花丛里,脸上带着浅浅笑容,那份婉约是在场所有女眷所不及的。

    柏翠上前屈膝福礼:“二奶奶,杜大奶奶来了。”

    那女子满意地点点头,绕过花圃走过来拉着大奶奶的手笑道:“湘秦,前几日我就收到宁坤府送来的信,信上说你要来,我等了好几天,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老太太还派人送信来了?”大奶奶装作一脸不知的表情,又应和着笑道,“我家老太太、二太太对你们府里的事可是上心,见我没来,前两日还催我来着。”

    大奶奶说得自然,可细听下,有些玄妙。

    话里只提到老太太、二太太,就没说到大太太……老太太自不必说,可大房、二房相比起来,就算大太太在府里没有出力,对外也应附带上大太太的称呼才对。

    可自始自中,大奶奶连“大太太”三个字提都没提过,看来大太太在外名声果然不如二太太。

    杜熙月又暗暗观察眼前这位静国公府的二奶奶。

    “你家那位老祖宗最有心了,我婆婆都说我家老太太是没老祖宗那个福气,还没见到儿孙满堂就逝了。”二奶奶说着,眼角有些湿润,似乎对未提及大太太也并不在意。

    大奶奶忙打住话题:“你说这些作甚?我今儿来,给你带来两个妹妹认识一下。”说着,给杜熙月和大姑娘使了个眼色。

    杜熙月上前了一小步,对上二奶奶明媚的眸子,颔首微笑,一旁的大姑娘也连忙学着杜熙月的模样,低了低头。

    “两姑娘倒是越长越标致了。”二奶奶笑道。

    “这是自然。”大奶奶乐得合不拢嘴,上前挽着二奶奶的胳膊,道“老太太说了,我家姑娘还得靠婉娘你多操操心才是。”

    二奶奶掩面而笑:“她们有你这个精明能干的嫂嫂,还需我这个外人?”

    “你可别夸我,老太太在我面前可是一个劲地夸你的好,说我如何的不是,还让我多多学你呢!”大奶奶打趣道。

    “你就爱贫嘴。”二奶奶低头一笑,姿态优雅。

    “别光顾着笑,你就打算让我们一直站在这里闻香听鸟吗?”大奶奶朝脚边的苗圃看了看。

    “当然不是。”二奶奶带着大奶奶边说边往前走。

    杜熙月跟在柏翠身后,随着大奶奶一路往南。没多一会,看见一余绿茵下露出一个琉璃翠瓦的凉亭一角。

    二奶奶指着笑道:“等会我们就去那边吃果子聊天。”

    “你倒真会找地方。”大奶奶眼里多了份笑意。

    “你现在难得来一次,我还能不好好招待你一番。”二奶奶笑着引得大奶奶朝亭子走去。

    杜熙月和大姑娘刚要跟上去,就被柏翠拦住了,柏翠垂手笑道:“还请姑娘们跟我往这边走。”

    杜熙月、含巧还有秋棠停下了,只有大姑娘望着渐行渐远的大奶奶的背影,问道:“大嫂这要去哪?”

    “姑娘不必担心,我家奶奶不过是要找杜大奶奶说些体己话而已。”柏翠笑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