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Xinty665 免费制作 太阳巨头家族盛衰大事记 1923年(旧历) “伊万·伊万诺夫”从谢卡上飞机(至少他自己是这样吹嘘的),揣一张假葡萄牙护照抵达香港。他个头矮小,长相精瘦,粗壮的鼻子,右边眼窝里给射进一颗子弹,成了独眼。 他会讲七国语言,但讲得都不好,连自己的母语俄语也好不到哪儿去。他将随身带着的珠宝缝进自己的羔皮帽边,还说那些珠宝是沙皇留下的。他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又常常把一只独眼扫来扫去,弄得他的论敌找不着北。身体恢复后,他找了个亚欧混血儿作情人,并将自己的名字改成情人的名字,叫伊万·科万。伊万·科万称,布尔什维克剥夺了他的帝王地位,他发誓要夺回来。...
雨果奖的首位得主——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姚海军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最初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差不多是十年前的事了。当时郭建中教授主编的一套科幻译丛收录了他的代表作《群星,我的归宿》尽管只是个缩写本,其中俯拾皆是的超越性想像仍然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倾倒了无数读者。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AlfredBester.1913~1987)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包括心理学方面均受过很好的教育。他给科幻界带来的第一份礼物是一个短篇故事,最初他把它寄给了《惊骇》。一个叫莫特·威辛格的编辑帮助他润色了这篇作品,并建议他去参加《激动人心的奇异故事》正在举行的业余作者大赛。贝斯特听从了这一建议,结果他赢得了50美元的奖金。这篇故事叫《被破坏的公理》(The Broken Axiom),发表在1939年4月号的《激动人心的奇异故事》上。...
2000 第2期 - 银河奖征文刘慈欣老师在回顾这座煤矿的历史时,说一百多年前这里被失控的地火烧毁过,那火烧了十八年才扑灭,那段时期,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草木生烟,日月无光,人民流离失所。失火的原因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一次地下武器试验造成的,也有人说与当时的绿色和平组织有关。父亲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他用尽力气呼吸,比他在井下扛起二百多斤的铁支架时用的力气大得多。他的脸惨白,双目突出,嘴唇因窒息而呈深紫色,仿佛一条无形的绞索正在脖子上慢慢绞紧,他那辛劳一生的所有淳朴的希望和梦想都已消失,现在他生命的全部渴望就是多吸进一点点空气。但父亲的肺,就像所有患三期矽肺病的矿工的肺一样,成了一块由网状纤维连在一起的黑色的灰块,再也无法把吸进的氧气输送到血液中。组成那个灰块的煤粉是父亲在二十五年中从井下一点点吸入的,是他一生采出的煤中极小极小的一部分。...
第一章 疗养院 一八九①年六月十五日,疗养院院长收到一张名片,上面只是工工整整地写着“阿蒂卡斯伯爵”这个名字,除此以外,名片上没有任何圆形或盾形的徽章。在名字下面,名片的一角上,用铅笔写着地址: ①原文不详 乘坐“爱巴”号双桅纵帆帆船,停泊于邦朴里科·索文德河河边的新伯恩城。 美国当时四十四州之一的北卡罗州的首府是瑞莱格。一座相当重要的城市,地处偏僻,位于省内约一百五十英里处。这座城市的中心地位使它成为议会的所在地,因为其他城市,诸如威明顿、查洛特、法耶特城、艾丹东、华盛顿、萨莉伯瑞、塔伯罗、哈里法克斯、新伯恩,在工商业方面都可与它匹敌,或者超过它。新伯恩是一座矗立于内兹河河口深处的城市,内兹河注入海边的辽阔无垠的邦朴里科·索文德湖,湖边堤堰环绕,岛屿棋布。...
汤姆·戈德温 于小丽 周稼骏 译从本期起,本刊开辟“科幻名著欣赏”专栏,经广大读者推荐,首篇重新发表荣获科幻大奖“雨果奖”的美国科幻作家汤姆·戈德温的《冷酷的平衡》。《冷酷的平衡》成功之处在于把大胆的幻想(飞船、星际飞行)与人情人理的故事水乳交融,虚拟的大环境和真情实感结合得天衣无缝。由于有了细节的真实,使读者觉得某次太空飞行确实发生过这样的悲剧,由于有了大胆的幻想(特定的外太空,险恶的处境)使兄妹之情——(实际上是小姑娘对生命的渴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作者所要展示的主题是:科学规律是无情的,有的甚至是冷酷的,铁定的,人的感情只能屈从于它而难以与之抗衡。小姑娘冒犯了它,遭到令人心碎的惩处。如果我们从那艘悲剧飞船把眼光移向我们身边,看看人类冒冒失失干了多少蠢事,不正象小姑娘那样遭到科学规律的惩处吗?...
I would like to thank my editor, James Frenkel. for having the integrity to settle for no less than my best effort; my British editor, Caroline Oakley, for her continuing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my friends Bonnie Moretto and Donald Schassberger MD, for their expert advice; and Keith Parkinson for the outstanding cover art.CHAPTER 1 Rachel clutched her doll tighter to her chest and stared at the dark thing watching her from the bushes. At least she thought it was watching her. It was hard
导读 杰克·威廉森和他的《反物质飞船》 姚海军 威廉森在写作上有着极强的适应性,他总是能够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与风格使之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正是他的创作力长盛不衰的秘诀),其创作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45年以前,他的创作集中在当时流行的“太空歌剧”上,被誉为“太空歌剧”的两大台柱子作家之一;1945年以后,他的创作则更加多样化,并开始关注科技发展对人物心理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威廉森第一阶段的长篇有十多部,它们大都以在杂志上连载的形式发表,包括《外星智能》(AlienIntelligence,1929)、《乌托邦要塞》(FortressofUtopia1939)等等。他在这一时期最好的作品是“航时军团”系列中的《时间军团》(TheLegionofTime,1938),它表达了作者的未来观,即任何未来都有可能存在,但实际上能够存在的未来却只有一个。威廉森通过这部作品第一次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Xinty665 免费制作 第一章 维尔农场。 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正在院子里专注地练习中国武术。他叫杰克?维尔。他一会儿踢腿,一会儿伸出双臂在半空中使出一个横劈的招数,目光锐利,嘴里还念念有声,仿佛正在和一个不怀好意的家伙过招。突然,他稚嫩而胖乎乎的小拳头划过空中之后,停住了。 “噢,爸爸!”他眼睛望向远处,无限惊喜地叫道。 院子的栅栏门口,一对中年夫妇正带着无比骄傲和幸福的微笑看着杰克。那个留着并不浓密的络腮胡子的中年男人,朝杰克竖起了大拇指。他是杰克的父亲西蒙?维尔,同时又是一位非常有才气的科学家。站在他身边的那个身材高挑,体形轻巧,有一头漂亮而又飘逸的褐色披肩长发的中年女人,是他的妻子,也就是杰克的母亲卡罗琳,她曾经在电脑公司担任要职。但自从杰克出世后,由于丈夫忙于科学研究和试验,再加上维尔农场需要人照料,卡罗琳只得辞职,一...
第01章第02章第03章第04章第05章第06章第07章第08章第0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第16章第17章第18章第19章第20章第21章第22章第23章第24章第25章第26章第27章第28章第29章第30章第31章第32章第33章第34章第35章第36章第一章 时间或许已经不能表明什么了,只是传奇的一个与一个的接续。 或许传奇本身也没什么价值,除了人们的赞颂。 当赞颂的欢歌已经沉沦,当历史只是游吟诗人的语句,一切终将归于尘埃。 星轮飙转,命运在人世中徘徊;荣与辱,辉煌与破灭,交替如大海的浪花,一切进行着变幻如不可测。终于,定位于这个时代的千百万年以后,宇宙的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