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感遇十二首之一五言古诗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解:1.葳(wei1)蕤(rui2):草木枝叶茂盛下垂下的样子。2.自尔:自然。3.“闻风”句:闻到了风吹送过来兰桂的香气,而生爱慕之心。赏析: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诗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他和她的故事是我所遇见的最迷人最深刻最忧伤最宽广的爱情。 他说她的人生经历了两次黑色的秋天,一次是含冤被打为“右派”,一次就是现在。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席葬礼。第一次来到被叫做殡仪馆的地方。 早晨7点,我就乘车来到了这里,这儿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小工厂,只是大门口一个阴森的“奠”字直慑人心,让我下意识地提一口气,抓紧了黑色的连衣长裙的下摆。我一步步地朝那堆有我熟悉的,也有完全没有见过的。我看到我熟悉的那些人全部穿着统一的黑色,有种古怪的感觉。 爸爸说:“我们去看一看卫生和化妆的工作做好了没有,你一个人就去陪陪他吧。”顺着他手指向的方向我看到了一个清瘦的老人失神地坐在台阶上。那是死者已经七十几岁的丈夫。我点了点头,安静地走过去,坐在他的旁边,轻轻地握住他的手。...
序 言第一卷 《童心篇》第二卷 《智慧篇》第三卷 《开心篇》第四卷 《吹牛篇》第五卷 《愚心篇》第六卷 《贪心篇》第七卷 《妻子篇》第八卷 《临终篇》译者后记阿凡提倒骑毛驴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不仅我国维吾尔族人民家喻户晓,而且全国各族人民也非常熟悉,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据有关专家研究,它最初起源于十二世纪的土耳其。由于阿凡提的笑话揭露了统治者的凶暴贪婪,嘲笑了一些人的愚昧无知,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乐观、豁达向上、富于智慧和正义感,而且它诙谐幽默、讽刺辛辣、生动别致、富于内涵、脍炙人口,因而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传遍了小亚细亚及中东、巴尔干半岛、高加索、中亚和我国新疆。如今它已被译成英文、俄文、德文、法文、日文等多种文学。有人称阿凡提是“宇宙级幽默大师”,我看这话并不过分。据说阿凡提笑话可以在世界上的四十多种语言中听到。它在流传过程中,又与各国类...
作品:聊斋志异 作者:清·蒲松龄 内容简介: 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写成此书。 作者简介: 正文 前言 二 概括说来,《聊斋志异》突出地提出了几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在蒲松龄的笔下,当时的政治是非常黑暗残暴的,转别是中下层的封建官吏以及与之相勾结而受到庇护的豪绅恶霸,他们象一群恶狼一样吞噬着弱者的生命,用蒲松龄的话说,就是“花面逢迎,世人如鬼”,“官虎而吏狼者,比比皆是也。”《席方平》一篇就集中而典型地揭露了那种吃人的社会关系和官吏制度。蒲松龄幼而聪颖,却屡试不第,他虽然长期没有破除幻想,醒悟过来,但是从他亲身的经历和对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广泛观察中,看穿了科举制度是一种坑害知识分子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反而...
内容简介 《新批判主义》中笔者所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中西文化和哲学比较的论文,涉及法制思想、伦理思想、言说方式、人生观、生死观、本体论、怀疑论、信仰和伪善等等问题,以及对牟宗三的康德研究的批评,对百年中国西方哲学东渐的十大文化错位及实用主义偏向的检讨,对儒家“亲亲互隐”的腐败倾向的抨击等等,在学术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作者简介 邓晓芒,湖南长沙人,1948年生,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湖南省江永县插队落户,1974年回城,当过临时工、搬运工,1979年考取武汉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刚从医大毕业的时候,我怀着拯救天下苍生的理想,希望所有的人都远离痛苦。工作半年后,我收了一个老年病人,他笑的时候,就像三毛说的,“脸上哗地开了好大一朵花。”医护人员大多很喜欢他,然而我心里藏着隐忧,他得的是肝癌,肝癌啊。 那是从未体验过的经历,眼睁睁地看着他的病情一天天恶化,我和其他的医生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方法。看着他努力地微笑,我几乎要掉泪了,他对我说:“别难过孩子,我知道我是真的不行了。”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我每天都被震撼着。你试过一个生命在你手中悄然远逝吗?你不是要拯救天下苍生吗?当他永远地闭上眼睛,我竟呆呆地说不出话来。生命是如此不可把握,而我的力量竟然是那样渺小,渺小得让我无法正视。...
《白色的旋律》作者:橘羽 彩虹俱乐部 彩虹俱乐部位于D市市南,它是一座三层楼的建筑。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间普通的俱乐部,内设各式娱乐项目。由于普通客人没有VIP卡,他们始终进不去第三楼的VIP专场。即使再好奇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第三楼的设施其实和第一、二层没什么特别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这里只招待同性恋者。当然,来这里的几乎都是男同性恋者。 凌嘉瑞站在彩虹俱乐部的大门前,在他们的落地镜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她很满意今天的装扮,一身宽大的衣服巧妙的遮住自己女性的特征,配上一顶鸭舌帽更是无懈可击。现在的她,怎么看都是无敌美少年。她偷偷窃喜,这张脸怎么也让人看不出自己已经是刚满二十岁的人,在别人眼中她只有十七、八岁而已。...
*《永不瞑目》海岩第1部分 一 谁都知道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的象征,可欧庆春虽然生在京城,却一直被那种鸽笼式的单元房圈到了二十多岁,从没住过一天胡同。单从这一点看,她的北京人的生活,也显得不那么正宗。她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从父亲那辈才迁进来的外地移民。 算上今天,她在这个招待所的阁楼上已呆了四天。透过这里的窗口,她第一次这样长久地,专注地凝视着一条典型的北京胡同,和在这胡同里来来往往的老北京人。和其他胡同不同的是,在鳞次栉比的传统四合院和它的破坏性变型——大杂院的夹缝中,这里居然还挤着一栋两层的老式西洋楼。那西洋楼斑驳的外观看上去像有上百年的历史,大概也是西方列强当年趾高气扬的一个物证。但现在,它以同样的陈旧,协调着周围低矮的平房那波浪般层层铺展的灰色房顶,竟使人感到一种建筑群落样式的丰富与色调的和谐。...
母亲逝世于1998年,父亲也在两年前的6月蒙主召唤。虽然很舍不得双亲离开,但我知道他们每天仍与我同在———他们对我的教诲和告诫依旧长留我心。那些叮咛至今仍持续指引我,我也愿意和即将各奔前程的你们分享这些生活教训。 你今天要出门当领袖 第一个告诫来自我母亲。她是一位浑身散发着热情的女性,给我们源源不绝的信任与母爱。母亲儿时住在犹他州立大学附近,家里出了几个有学问的人,其中一位兄弟担任大学校长,还有一位是著名医生兼医学教授,所以她对子女期望甚高,希望我们也为自己立下崇高的标准。 “小金!”每天早上我离开家时,她都会低下头来盯着我的眼睛说,“你今天是要出门去当领袖的,千万要明辨是非,可别让人家牵着鼻子走,也别忘了你是谁哟!”母亲每天都会嘱咐我,你要记得所有为你努力工作、牺牲自我、让你能过现在这种日子的人。走出家门以后,不要忘了自己的责任、家人的名誉、爸妈的期望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