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第1期 - 科学家轶事彼埃尔·布勒 赵坚 郭宏安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的一个晚上,罗马大学的费米教授和他的妻子等着一个从国外打来的电话,他们早晨就得到了通知。费米坐立不安地在房间里踱着步,突然停住了。“噢!罗莎,我之所以激动并不是为诺贝尔奖金的荣誉。我向你发誓,我的工作是无私的。”“我知道,你所有的朋友也都知道。”“经过多年的斗争,看到新物理学在世界上获胜该是多么让人高兴啊!我得到这个荣誉,他们该承认他们的错误了。他们该理解,该承认……”“你弄错了,费米,一关系到人的事情你总是弄错。法西斯分子什么也不理解,因为他们不愿意理解,也绝不会承认E=mc~2。阻挠人民解开身上的锁链,这对他们有利,正是这种利益决定了他们的信仰。墨索里尼越来越为希特勒效劳,越来越以德国独裁者为榜样来建立他的暴政。在德国那边,我们所有的兄弟都受到了迫害。继许多人之后,爱因斯坦自己也不得不逃亡。”...
1999 第6期 - 每期一星刘慈欣沃纳站在船头,望着大西洋平静的海面沉思着。他以往很少沉思,总是不用思考就知道该怎样做,可现在看来处境确实变得艰难了。这个被一些人称作沃纳大叔的老者,完全不是媒体所描述的那种恶魔形象,而是一副圣诞老人的样子。除了那双犀利的眼睛外,他那圆胖的脸上总是露着甜蜜而豪爽的笑容。他从不亲自带武器,只是上衣口袋中装着一把精致的小刀,他用它既削水果又杀人,干这两件事时,他的脸上都露着这种笑容。沃纳的这艘3000吨的豪华游艇上,除了他的80名手下和两个皮肤黝黑的南美女郎外,还有25吨高纯度海洛因,这是他在南美丛林中的提炼厂两年的产品。两个月前,哥伦比亚政府军包围了提炼厂,为了抢出这批货,他的弟弟和另外30名手下在枪战中身亡。他急需这批货换回的钱,他要再建一个提炼厂,这次可能仍建在南美某地,或者是亚洲金三角,以使自己苦心经营了一生的毒品帝国维持下去。但现已在海上漂...
军历2552年9月7日0002时 致远星,军情局地下设施 弗雷德循着左手石壁上古怪符号的踪迹往前走,直到它们扭曲成螺旋形的镶嵌图案。图案上的卷曲一个比一个小,最后没了踪影。这些符号是岩石的一部分,由花岗岩基质里闪光的云母成分构成。它们是一系列的正方形、三角形、横杠和圆点,类似于他看过的圣约人部队的符号——但同时这些符号显得更简单,更明了。当弗雷德凝神注视它们时,这些符号显得模糊起来,从边缘开始逐渐从他的视野中消失。 他眨眨眼,符号重新出现在那里。过去五天来,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追寻这一长串形如面包屑的符号。哈尔茜博士与斯巴达战士们已经探查过各种各样的洞穴,希望找到两样东西:一条出路,以及哈尔茜博士所说的“这个千年最重大的发现”。然而她拒绝对这个发现到底会是什么妄加揣测。“我是个科学家,”她告诉他们,“不是预言家。”...
□ 筒井康隆[日]筒井康隆赵海虹 译晨光亮得刺眼,我屣上木屐,带着信封离开家。因为第一部邮车还要过一会儿才来,我转身向公园的方向走去。这里不过是狭窄的居民区中心80平方米大小的一片区域,清晨时分没有孩子上这儿来。如今,在大都市,即使是只有十几棵树的绿荫都是非常宝贵的。我应该带些面包出来的,我想。我最喜爱的狗苗就站在公园长凳旁。它是一株亲切的狗苗,浅黄的皮毛,对于杂种狗来说,它的个头偏大。我到公园的时候,液体肥料车刚刚开走,地面潮湿,空气中有一股氯的气味。我常在这里碰见的那位老年绅士正坐在长凳上,给浅黄的狗苗喂食,喂的好像是肉饺子一类的东西。狗苗总是有很强的食欲。也许,液体肥料被深扎地下的根部吸收并传送到四肢之后,它仍然渴望着什么。...
1995 第5期 - 科幻文艺奖征文王晋康《参商号》宇宙飞船离反E星已经很近了,用肉眼已经能看到暗色天空中悬着一个蔚蓝色的星球。熬过500年枯燥的星际航行,乍一看到这种美丽的蔚蓝色,令人心旷神怡,甚至带有一种浓烈的家乡亲情。师儒对海伦说:“有一种说法,宇宙是镜面对称的,这个离地球100光年的反正星是再好不过的证明。你看它的大小,自转公转周期,地轴倾斜角度,大气层和海洋,简直就是地球的镜像。我有一个强烈的直觉,我们甚至会在这个星球上遇到哺乳动物和绿色植物,看见电脑和核能。”师儒今年35岁(生理年龄),黑发,两道浓眉,穿藏青色西服,脸部轮廓分明。他的同伴海伦小姐是三十岁的绝色女子,一头金发在身后微微飘浮——他们刚进入微重力环境。女子身上未着寸缕,显出诱人的曲线,皮肤像奶油一样细腻。海伦说:...
□ 布·阿尔迪斯[英]布·阿尔迪斯/著 冀威/译阿尔迪斯于1979年10月作为费利克斯·格林率领的英国知名人士代表团的成员来我国访问过。这里选译的《谁能代替人?》(Who Can Replace a Man?1958)是他自己认为比较好的短篇之一。故事通过丰富的想像,描写由于土地种植过度和战争的破坏,土壤十分贫瘠,引起粮食匮乏,人类死亡,各类安有电脑的机器蠢蠢欲动,竞相争夺统治权,表现了作者对五十年代英国农业问题的意见,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曾经相当流行的一种看法:机器的高度发展和应用会使人变成机器的奴隶。但阿尔迪斯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机器永远为人服务;即使是一个瘦骨嶙峋的弱者,机器也应当在他面前俯首听命。...
艾萨克·阿西莫夫 杨汝钧 译(一)马尔蒂瓦克是一台世界上最大型的计算机。它的操作事项是处理各种数据,亦即是说,它接受各种资料,并加以储存、检测并传递。计算机马尔蒂瓦克安装于华盛顿,但它可以从全世界各地接收各种信息和提问,并能够向每一个国家的各个城市和小镇递送答案。一大批工作人员日以继夜地把各种信息输送进计算机,另一批工作人员则在它的内部穿梭不停地忙碌着,并关注着它的一切。马尔蒂瓦克还有着非常特殊的工作使命,它负责收集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全部资料。每天,它得把四十亿人的情况汇总到一起,并回答着“明天将会发生何事”的问题。世界上的每一个城市能够随时收到它所在地域的情况报告,而完整的“世情报告”则全部集中到华盛顿防暴军团首领的手中。...
1997 第7期 - 人与自然唐俑一纸来自成都的邀请函动摇了我在西藏继续呆下去的意志。多年来我像游魂那样到处漂泊,行踪不定,我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相对自由。甚至喜欢由此而带来的孤独。但我不想拒绝邀请。无论这种邀请来自哪里,只要带着温暖,都是我所需要的;事实上,喜欢孤独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法而已。就像讨不到老婆的穷光蛋到处标榜他喜欢打光棍一样。最终选定动身的日子没费多大工夫,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动身却今我颇费心思。我明白,这一去很可能一去不复返.但我必须满足一个心愿。那就是再看一眼那意蕴独特的高原风光。说到底,我之所以将青藏高原作为我人生孤旅中一个很重要的驿站,很大程度上缘于它的雄浑和美丽。于是我退掉预定好的飞机票,决定走陆地回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