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东北的怪(一)窗户纸糊在外老东北的怪(一)窗户纸糊在外 中国历朝各代的窗户都一水水儿的木制格子窗,窗格本身就极具中国特色,那叫一个漂亮,各式窗格蜂巢一样,中规中矩又爽心悦目,每家每户的男人做起窗户来那是充分地发挥了聪明才智,把个窗户格子弄得是奇形怪状,透着那么古朴端庄,老讲究了。那暂没有玻璃,甭管是多好的房子,平民百姓的寒窑陋室还是王公大臣的官邸豪宅,窗户棂上一色儿搞纸糊。到后来虽说有了玻璃,一来贫苦人家买不起,二来小孩丫子淘气,一砖头敲碎还得再拾掇,加上玻璃窗敞亮归敞亮,可在屋外十几二十丈就把屋里头看个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了,老辈人觉着不方便,于是糊窗户纸就一直沿袭下来。关里人也糊窗户纸,但人家是糊在里边,把“盘长”、“同心”、“灯笼锦”等各种花式的窗格图案明明白白地露在外边儿,那意思“俺家窗户都这般光鲜,小日子那还用问?”可咱东北冷啊,屋里边全靠火炕取暖,一...
祖国的陌生人 自序是书籍引发书籍。我记得第一次阅读《骑着铁公鸡——坐火车穿越中国》时的快乐,保罗·克鲁在中国的火车上度过了一年之久,从广州到哈尔滨,从上海到新疆……他观察、呼吸、品尝、发呆、焦躁,偶尔尝试交谈。 他写作的那个中国,我是如此熟悉,以至于闭上眼睛,就能闻到夜晚马路旁排档上烤肉的香气,看到那些无所适从、有时又安然自得的眼神,那些既不传统又不现代的愚蠢的建筑和那特别的人际关系——一旦提到了共同的朋友,陌生人之间的冰冷突然转向极度的热忱。但我从未尝试过去写这活生生的现实。 耐心与观察能力的双重不足,让我经常选择用历史背景来填充现实描述的不足。其中一些旅行,像是一次次长途阅读体验,我头靠在长途大巴的玻璃窗上,翻阅一个世纪前的人们对此地的描述与想象。很多时刻,我也忍不住再度评论起来,丢掉了记录时该恪守的耐心。...
总 目一、卷 首 语 二、内容简介 三、楔 子 四、章 节 五、后 记 卷首语 孔子是个平凡的人,也是个圣人。说他是平凡的人,因为他有与我们一样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在人生理想的坚持上、追求学问的努力上、对待挫折的乐观上、反省自我的无情上……做得都比我们多一点、好一点,也就因为这一点点,他成了圣人。见贤思齐,当我们通过此书了解了他,或许能够争取在某些方面也多那么一点点,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自己更快活一些的人。简 介周王朝是中国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到公元前六世纪时,王朝的开创者原本为维护王朝安全而分封给宗族、功臣的诸侯国,为了一己的私欲,已经相互征战了多年。在几百年腥风血雨的弱肉强食中,周王朝早失去了高高在上的统治权力,己经奄奄一息;发展较慢的小国,都处于被灭或将被灭的境遇之中。孔夫子就是出生在这样历史环境中将要被灭的鲁国...
奥古斯都大帝(1)第一章:预言者 在占星家的工作室里,希腊占星家仔细端详眼前两位拾阶而上的年轻罗马军官。这两位军官年近二十,彼此似乎是亲密好友,不过二人的外形却很不相像。一位是粗壮阳刚,举止粗鲁——或许是个农家子弟吧!另一位则纤细体弱,举止带有罗马贵族的从容优雅。 占星家早已习惯于面对这些罗马士兵了,他们都是阿波罗尼亚城(Apollonia)附近军事基地的士兵,不必执勤时,他们都喜欢逛进城里来。他们是一群吵闹不休的年轻人,于此公元前四十四年冬季,在希腊的北部接受军事训练,并焦躁地等待他们的将领——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出罗马城,带领他们迎战东方好战的安息人(Parthian)。...
甜蜜而神奇的地方我的出生地是江西南丰,这是一个甜蜜而神奇的地方。 1939年春天,父亲跟随祖母逃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南丰县定居下来。第二年进入协成瓷店做工。还是干老本行,赵家几代人都是在店铺里做店员。 1947年,父亲和母亲这两位逃难到南丰的南昌人喜结良缘。按农历算,母亲比父亲小三岁,她9岁上学,14岁那年跟随父母逃难到临川,第二年因其父黄惠鑑所在的宝成布店被炸,失业后全家逃难到南丰定居。她先后在南丰东门卷烟厂和白象卷烟厂做了四年卷烟工人。结婚之后,辞去工作,怀孕在身,做点家务。 父母亲结婚时只添置了三件家具,一件是双人床,这床做工精细,三面的围栏上雕有花纹,结实耐用,一直使用了50多年。另一件是一口未装锁包角的木箱。还有一件是方桌,我未曾见到过。据说,这是一张上好的麻将桌,搬回南昌时在船上被风刮到河里去了,真可惜!在我的印象中,还有一对皮枕,称得上是好东西,颜色和床...
一看着卧室床上两条紧紧抱在一起的*身体,杨子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丝微笑,看样子昨晚又经历了一场酣战,凌晨3:45分,他们现在应该睡的很沉。慢慢走到客厅,坐在沙发上,沙发很宽大很柔软,杨子躺下松了松身体,拿起茶几上的香烟点燃一支深深的吸了一口。 这是他第三次进入这个市里最豪华的别墅小区,虽然前两次的偷盗已经引起了骚动,小区也加派了保安人手,但他还是进来的很顺利。杨子深知如今是个只认衣服不认人的社会,在外面混形象包装很重要,现在收垃圾的都打起了领带,何况他这个在高技术含量行当里混的贼。当保安看着他一身比老板还老板的打扮,在心里早已经默认了他不是一个坏人,至少不会是一个贼。他想起《天下无贼》里的那个桥段,不觉的笑了起来。“开好车的就一定是好人吗?”的确,开好车的不一定就是好人,但在保安眼里这却是他们惹不起的人。...
--这段故事是一位名叫李文汉的右派讲给我听的。他是湖北省人,高中毕业,1948年参加解放军,解放后曾经加入志愿军入朝作战。在朝鲜战场他负了伤,三根肋骨被美国人的炸弹炸断。回国治疗后留在公安部工作。他说,后来因为出身于大资本家家庭的缘故,组织部门调他到甘肃省公安厅,名义是支援大西北。可是他在省公安厅工作不久,又被下派到酒泉地区劳改分局,在生产科当一名生产干事。1957年他被定位右派,开除公职,送夹边沟劳动教养。1960年12月以后,夹边沟农场的右派全部释放回原单位去了,他却无“家”可归,因为他是被开除公职的右派。在劳改分局的招待所里住了两个月以后,领导终于想出办法来了:你到安西县的十工农场去吧,不算干部,也不是劳改犯,去当个工人吧。他到了十工农场,场领导又作难了:正式招工吧手续又不好办,哪有右派招工的道理?最后只能以刑满就业人员对待,每月发二十四元工资,在劳改队种菜。种菜到1969年,...
第一章师君不喜欢乡村,肯定。宋第谷拨弄着冬日里确切地说是阳历元月初二含含的麦苗想。乡村有什么好,冬日的中原乡村,寒冷、冷清,重要的是这里没有朋友。谁晓得他是怎么想的。也真是的,朋友这么多年了,他却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他为什么这么喜欢乡村。感情的事真是说不清,茫茫人海中我遇到了他就认为我们会成为最好的朋友并且永远是,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斑鸠,灰色,麻雀,土色,或者说是木色,狗,斑色,猫,斑色,鸡,红色居多,猪,白色,黑色猪是很常见的,野猪褐色,地摊上见的,是国家保护动物吗?不知道。他家没有牛、羊,河南适合这几种家畜,古代人早总结了。师君只能和它们作朋友了,他就喜欢这些东西,我就看不出有什么好。它们蹦来跳去的是有些生机气象,可年年月月一个样式,难道就不让人感到厌烦吗?哈,好冷,我最怕冷,手脚不争气,小时候,每年都生冻疮,穿的再厚也不顶事儿,妈对我真好,每年都给我...
老师序 通情达理(1)艾丰 萧然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年龄虽然相差很大,他总是叫我“老师”,对我很尊重,甚至很感恩,他的文章中,有几处提到我们的友情和我对他的帮助,也很推崇我的一些观点。但我总是把他看成朋友,因为彼此可以无话不说,没有什么客客气气的形式,且能够相互理解,我也从他那里受益不少。 这种“至交”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经历?由于年龄差距很大,生活经历很不相同,不是。业务?确实一起写过几篇文章,而且合作愉快,但有这样关系的人还不少,并没有达到和萧然这样的关系,也不是。脾气?我脾气比较张扬、外向,他的脾气比较柔和、内向,还不是……想来想去,从人际交往角度说,恐怕是这样一条:他很“通情达理”。这似乎是很平常的评价,但细想起来,真正做到并不是那么容易,真正做得好的人也不多。所以也是很高的评价。...
前言(1)一、破译疾病密码 上帝给了每个人以健康的权力,然而,有些人注定要折磨自己,不愿意运用自己的权力。 十多年前,我在有关著作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疾病学观点。 我提出: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是人自己制造出来的。或者说叫做“自造病相”。人之所以生病,除了其他原因,还因为生病有“好处”。人是在需要生病的时候才生病的。我还进一步提出:疾病在相当大程度上是自我暗示出来的。疾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图画。潜意识不仅制造梦,制造神经症,而且还制造各种疾病。人人都有制造疾病的功能。生病确实是有“好处”的。人用生病来解决许多矛盾。来解脱自己,战胜家人,战胜环境。疾病在相当程度上是手段,是武器。人在制造疾病时,运用现存文化提供的全部逻辑。因此,剖析疾病,就要全面剖析人类现存的文化。...
百万碎片 译者序(1)译者序 詹姆斯1969年出生于俄亥俄州,年轻时曾酗酒、吸毒、犯罪,可谓是“无恶不作”。1993年,他前往明尼苏达州的戒瘾中心接受两个多月的治疗,并成功戒酒戒毒。《百万碎片》就是他这一段曲折人生经历的叙述。 写作此书,对詹姆斯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据詹姆斯自己说,他1996年春天开始动手写作。而在此之前,他已构思了两三年。但当他坐下写作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并没能传达他想表达的那种情感。删了写,写了删,但始终没能找到感觉。 一天早晨,他冲了一杯又热又浓的咖啡,拿了一包烟,坐在电脑前,删掉了从前写的所有东西,又从头开始。这一次,他一口气写了五六天。“我没有构思,没有分析,没有挣扎,甚至没有努力。它们从我的身体里,从我的心里、脑子里直接流淌出来,流淌到纸上。”...